副市长 杨俊桓
(一九九八年四月一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传达贯彻中央、省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我市去年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表彰先进,部署今年计划生育工作。下面我谈两方面的问题。
一、1997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1997年,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计生工作座谈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全市各级党政和计生部门以立足完成年度人口计划为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不变”,落实“三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破难点,抓孕前、上水平,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可以说,去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是近年来完成任务最好的一年。据统计,全市全年落实“四术”141855例,比上年增加20460例,超额16.3个百分点完成省下达的任务。人口出生90753人,出生率为18.29‰,多孩率为7.84%,计划生育率为75.49%,分别比上年下降0.61个千分点、3.28个百分点和提高1.32个百分点,比省下达的人口计划三项指标分别低0.21个千分点、1.16个百分点和高1.4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和多孩率是建市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基层普遍反映,1997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是近年来领导最重视,声势最大,措施最得力,效果最显著的一年。回顾过I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抓领导,切实落实责任。
去年初,我市被列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较重的8个地级市之一,这对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背水一战,狠下决心扭转这一被动落后局面,不仅不能保住二类地区的位置,而且可能下滑到三类地区,进入省重点管理的笼子。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一是召开了9次规格高、规模大的计生专题会议,分析严峻形势,部署工作,加温加压,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党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强化领导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去年5月,市政府在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的人口计划目标责任书中,除“三率”指标要求外,还把对计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乡镇服务所、婚育学校、计生合格村的建设量化为工作指标列入责任书的条款,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奖罚,把控制人口增长的重担压在各级、各部门的党政一把手肩上,促使他们真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三是狠抓后进地区转化。根据1996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市委、市政府对未能完成人口计划目标的大南山华侨管理区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改变后进面貌;对普宁华侨管理区给予通报批评,列为计划生育后进单位,实行重点管理。在夏、秋两季计生集中服务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又在市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工作组两次进驻后进乡镇(街道)进行挂钩帮扶,各地有关部门在当地党政领导的统一协调下,也派出工作组到后进地区开展帮扶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面对现实,化压力为动力,加大工作力度,大抓清查,狠扫遗留节育对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人口计划,摘掉了后进的帽子。普宁华侨管理区通过解剖后进,分析落后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狠抓党员干部带头,促进计生工作深入开展,改变了后进的面貌。
各级党政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级抓一级,狠抓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抓措施和责任的落实。榕城区、市试验区等在集中服务活动期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地毯式”、“拉网式”清查行动,狠抓节育对象落实。揭东县针对换届将至,干部人心浮动的思想状态,提出对各镇主要领导人实行离任计生考核,激发了各级大抓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普宁市去年提出了“六要”决策:即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要坚持实行领导责任制,哪个单位有干部职工超生的,一律要追究领导责任,要坚决执行计生证明书“一证否办”制度,要严厉处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和事,要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造浓烈的计生氛围;要毫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大抓计生工作。通过级级落实责任,有效地为我市的计生工作提供了领导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抓宣传,营过良好社会氛围。
各地在贯彻落实“三为主”方针中,坚持把宣传教育放于重要位置,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计划生育工作,从而在全市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组织了元旦春节期间计划生育宣传月和广东省7000万人口日两次大型的宣传活动,各地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计生政策法规知识咨询、彩车广播宣传以及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等各项活动。普宁、揭东在市区、县城设立大幅宣传画,在公路收费站、火车站设固定标语,各级出版宣传栏、黑板报5588期,张贴计生标语6.5万多条(幅),印发宣传资料11万多份,全面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热潮,扩大了宣传面。榕城区去年夏季计生集中服务活动期间,一手抓宣传,一手抓清查,各镇(街道)、村(居委)把宣传材料直接贴至各街巷住宅楼、单位、企业、学校,并通过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气氛十分浓烈。节育对象出于对计生工作认识的提高,摄于政策的威力,主动地落实了节育措施。许多地方还出现了节育对象争先上手术床落实节育措施的感人场面。二是开辟计划生育宣传专栏。去年上半年,市计生委与《揭阳日报》社联台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征文40余篇,刊出12篇;揭阳电视台特辟“计划生育”栏目,揭阳电台设了“优生优育、共奔小康”、“四季谈人口”专栏。通过这些专栏,充分发挥了新闻媒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舆论导向和宣传作用。三是抓好计生报刊和宣传品的订阔发行工作,提高宣传品的进村入户率。去年全市共订阅《人之初》杂志12995份,《广东人口报》696份,《中国人口报》141份。由于宣传工作抓得好,大大减少了计生工作的阻力,有力地推动了计生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抓突击,狠刹多孩生育。
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市人口出生率高、多孩率高、计划生育率低的“二高一低”被动落后局面,确保年度人口计划任务的完成,去年我们精心组织了春、夏、秋三次全市性的计生集中服务活动,特别是夏、秋两次的集中突击行动,无论从规模、声势、采取措施力度以至行动效果,都是近年来所未有的。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开展计生集中服务活动作为当时的中心工作,市、县(市、区)以至乡镇级级都成立了集中服务活动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做到领导、时间、精力“三集中”,工作“一边倒”,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集中服务活动,并动员全社会打“联防战”、“总体战”。据统计,全市夏、秋两次集中服务活动共派出工作组250多个,抽调各级干部5万多人,出动大小车辆1000多辆,投入经费1500多万元,组织医疗服务队500多支开展巡回技术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刹住多孩生育和计划外二孩生育,市政府在秋季集中服务活动中下达了3000例大月份补救措施,要求各级不管工作难度再大,困难再大,一定要坚决完成任务。为此,各级党政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在服务活动期间,都深入到基层指挥督战,亲自深入后进点解剖,并实行现场办公。在工作措施上,敢于碰硬,拔钉子,狠扫遗留。如榕城区陈泓平区长在夏季服务活动期间,亲自率领区直各部门干部日夜奋战于基层最前线,在连续突破梅云、仙桥两镇的重大月份引产和纯二女结扎的难点后,紧接着在全区开展了“八查”和“四个处理”的“地毯式”大清查大落实行动,即查干部职工、查党员、查关系户、查钉子户、查死角户、查难通户、查不管户、查困难户,落实对干部职工、党员违反计生政策的行政、组织处理,落实对未征收计划外生育费或没按政策规定标准征足款项对象的经济处理,落实对未落实节育措施对象的处理,落实对重婚纳妾和破坏计划生育工作有关人员的法待处理。由于党政领导重视,工作措施得力,全市三次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落实了“四术”近10万例,约占全年落实总量七成,为完成年度人口计划指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抓清理,整顿生育秩序。
去年,我市各级加大了清理历年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工作的力度,从严从紧整顿生育秩序。一是开展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进行清查处理。全市从上到下各级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领导。去年5月16日市直工委召开了市直11个系统党委书记会议,陈喜臣书记强调了清查的六条纪律。市直及各县(市、区)按照陈喜臣书记强调的六条纪律,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机关干部职工全面开展了三查:即查生育情况,查落实节育措施情况,查计划外怀孕情况。同时对历年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对象落实党纪、政纪的处理和征收计划外生育费。普宁市、榕城区和揭西县等地,清查工作做得比较好,既兑现了计划生育政策,又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历年遗留问题。二是加大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工作力度。各地在清理整顿机关计划生育秩序的基础上,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以清查计划外生育、扫清历史遗留问题的大行动,并以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为突破口,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威力,有效地减少了计划外生育。三是加强齐抓共管力度。去年,组织、人事、劳动、教育等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在全市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制度的通知》精神,在提拔、晋升、转干、招工、入党入团、办理各种执照以及幼儿新生入园、新生入学时统一办理《揭阳市计划生育证明书》,严格把好计划生育关。据统计,全市去年共办理计生证明书10多万份,通过办理把关,共否决了20多位干部职工的提拔、晋升、转干资格,否决评选先进个人3人,否决企业评选先进1个。
(五)抓基础,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去年,我市遵循抓基层、打基础的指导思想,针对薄弱环节,狠抓基层基础建设,使我市的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为全市计生工作实现“两个转变”(即从突击性工作向经常性工作转变,从孕后型管理向孕前型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一是把基层基础的“硬件”建设量化为工作指标,作为人口计划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党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榕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基层的队伍和阵地建设,6月中旬区委、区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在去年8月16日前全面成立计生专业队和建立计生服务所、婚育学校,同时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专抓计生工作。由于区委、区政府态度明确,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该区2镇5办已于去年8月15日前全部按要求建立了“四个一”:即计生专业队、计生办公室、婚育学校、计生服务所,并配齐电脑、B超、交通工具等,正常开展经常性工作。二是努力增加投入,改善计生工作条件。据统计,去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计生经费1389万元,人均投入2.77元,比1996年增长41%。投入最多是普宁市605.6万元,人均投入3.8元,比增51%,此外,试验区、东山区、榕城区、揭西县、大南山侨区、揭东县人均投入均比96年递增20%以上。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困难情况下,批拨100万元重点支持惠来、揭西县19个贫困乡(镇)的计生服务所配套建设,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设置固定计生标语、宣传画及计生集中服务活动经费。据统计,去年市级财政投入186万元,比上年度增加81.9万元。市级人均投入达到0.37元,比上年增加76%。由于各级党政重视,舍得投入,目前,我市的计划生育“两个阵地”已逐步完善,一个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干部培训等四项功能为一体的计生宣传、技术服务网络已在全市逐步建立起来了。三是大力开展创建计生合格村活动,逐步提高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据统计,至1997年底,全市已建成计生合格村367个,占全市村(管理区)总数的25.20%,已开办“三结合”项目285个,帮助了一大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有力地促进全市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去年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是显著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还得靠搞集中服务活动,靠行政手段为主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工作稍一放松,人口出生就可能回升,各地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平衡,部分地方的计划外生育、多孩生育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地方领导认识还未能真正到位,仍习惯于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或者强调经济工作任务重而对计划生育工作有所放松;一些地区基层干部有畏难、厌战的情绪和不思进取的思想,对纯女户计划外生育存在同情心里,不敢大胆开展二女结扎工作;计划生育政策在基层仍不很落实,一些地方虚假现象仍较严重,查处也不得力;大部分地方基层基础建设仍薄弱,队伍不稳定,素质偏低等。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花大力气抓紧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1998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今年我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及中央、省的计生与环保工作座谈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三不变”,贯彻落实“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加快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步伐,坚持分类指导,狠抓重点、难点,抓后进促平衡;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多孩率降下来,继续抓好基层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从孕后型管理向孕前型管理转变,从突击性工作向经常性工作转变的“两个转变”,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省下达给我市今年的人口计划是:人口出生率16.90‰,多孩率5.1%,计划生育率84%;“四术”任务12.80万例,其中结扎4.7万例(纯二女结扎0.7万例),补救措施3.5万例,一孩放环4.6万例。要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目标和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很繁重,还需要全市各级党政的共同努力。对今年的工作,我提几点意见:
(一)各级党政要树立大抓真抓的信心和决心。
从省下达给我市的人口计划和“四术”任务看,今年我市的人口计划控制任务十分繁重。今年省下达给我市的人口出生率为16.90‰,比去年任务低1.6个千分点,多孩率为5.1%,比去年任务低3.9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为84%,比去年任务高10个百分点。“四术”任务是12.80万例,比去年任奏增加1万例。粗看起来,“四术”任务比去年完成实绩少了1.4万例,但我认为今年任务不是轻了,而是任务更重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四术库存”的都是“硬骨头”的多,工作难度更大。对此,各级党政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树立大干真抓的信心和决心,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的人口形势,摸清底子,针对薄弱环节,组织攻坚,切不可盲目乐观或泄气松劲,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地区更要多做工作,尤其是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应付检查的思想,确立大抓真抓的劲头和决心,对计划生育工作一抓到底。我相信,只要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步伐一致,上下努力,今年的人口计划控制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要突出抓好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要狠抓二孩结扎,尤其是二女户结扎,这是解决好我市多孩率高的问题,也是计生工作根本性转变的突破口。由于许多农民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重男轻女旧观念严重,怎么也要拼命生个男孩。因此,各地对纯二女户结扎措施的落实问题要狠抓不放,态度一定要坚决,力度要大,措施要硬。今年省的人口计划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多宓生育情况仍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多孩率高的地区要追究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这一点在座的党政领导要知道。其次是重点抓二孩生育的间隔问题。今年的计划生育率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除了继续狠刹多孩生育外,还要重点抓二孩生育的间隔关。我市计划生育率低,与二孩计划外生育比重大有很大关系,这与基层一些干部过去长期存在的“管他间隔不间隔,生了二孩就结扎”的错误思想有关。我认为,间隔未抓好的地方,结扎实际上也没有抓好!当前农村的一孩上环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又一个难点,据计生部门反映,大部分农村在抓一孩上环的力度有所放松,部分偏远和落后的地方一孩上环率极低,甚至到了生一孩不用上环的地步。如此下去,今年全市的计划生育率怎能保证达到84%以上呢?去年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成员会议作出决定,在全省推行“已生一孩的育龄妇女产后42天上环,已生二孩的育龄夫妇,一方在孩子出生后3天内落实结扎”的新措施,今年省的人口计划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也将按新措施的要求考核落实节育措施的及时率。因此,各地一定要统一认识,加大新节育措施的宣传落实力度,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这一新节育措施的宣传、推广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
计划生育工作无论是“三为主”还是“三结合”,都要依靠基层去做。基层基础建设薄弱是我市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市长期以来无法摆脱依靠集中服务活动工作方式的主要根源。去年我们在抓基层打基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榕城区尤为突出,并受到省委常委、副省长欧广源的肯定。但从全市来看,这项工作发展不平衡,后进面仍相当大,这与当前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新形势发展要求仍不相称。因此,各级党政要继续在抓基层打基础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今年全市的乡镇(街道)都要建立计生服务所,并能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干部培训、药具发放四大功能作用,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98%以上的乡镇(街道)设立婚育学校,85%以上管理区(村、居委)建成计生服务室、婚育分校,配好教员和必要的设备,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此外,要重点抓各项管理规范,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制度,已婚育龄妇女季度查环查孕制度,基层人口计划、统计、档案“三位一体”规范化管理制度,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管理制度,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制度等“三为主”工作制度。在抓好各项工作制度的同时,要加快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步伐,年末全市计生合格村达到35%以上。
(四)下大力气组织好夏秋两次计生集中服务活动。
由于我市计划生育工作后进面较大,大部分地区还未能达到孕前型管理的要求,而且目前全市基层基础薄弱,人口形势严峻,人口控制任务十分繁重,节育手术量大,组织好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仍是当前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各级党政和计生部门仍要继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好夏、秋两次全市统一的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两次服务活动的声势和力度都不能比去年减弱,力度要更大,措施要更硬。要通过集中服务活动狠抓一孩上环、二孩结扎尤其是纯二女户结扎和计划外怀孕补救措施的落实,把历年的节育措施“库存”欠账全部清理完毕,确保刹住多孩生育和计划外生育。同时要规范管理程序,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注意工作方法,对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五)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我市的计划生育任务艰巨,压力大,要完成“九五”时期繁重的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必须加快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会开展宣传教育、会做群众工作、具有服务技能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今年,我市要把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干部素质上,加强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市、县(市、区)计生部门要分级组织干部培训,力争今年内将市直、县直专(兼)职人员,全市的计生办、专业队、服务所、服务室工作人员轮训一遍。此外,各级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把好进出关,保证计生队伍的稳定,选人时,要选调那些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事业心强、德才兼备、具有中专眼上文化程度的同志充实到计划生育队伍。只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担当起实现“两个转变”的重任,实现我市计生工作的根本性转变。
同志们,今天我就讲这么多,陈书记还要作指示,以陈书记的讲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