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杨俊桓副市长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3 16:04:59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贯彻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召开的。会上卓圣泰同志传达了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家在讨论中进一步分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提出了农业上新台阶的意见和措施。下面结合我分管的工作谈两点意见,最后,陈喜臣同志还要为会议作总结,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今年农业生产的回顾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和发展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生产的内部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强化社会化服务,较好地处理了农业产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加快了农业走向市场的步伐。面对9315号强台风的袭击,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迅速恢复灾后生产,农村经济仍呈好的发展势头,据测算,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78.8亿元,比增8.2%,农村人平收入1105.27元,比上年净增121.77元,比增12.4%。从总体来看,我市农业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主要表现是:

  (一)粮食生产面积减单产增总产下降,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据统计,全市春收粮食面积2.404万公顷,比减9573公顷,单产238公斤,比增73公斤,总产8.57万吨,比增0.26万吨;夏收粮食面积7.816万公顷,比减2600公顷,单产431公斤,比增11公斤,总产50.48万吨,比减0.38万吨;秋粮因遭受9315号强台风影响,减产已成定局。根据各县(市、区)上报预测,秋收粮食播种面积8.241万公顷,单产429公斤,总产53.04万吨,与去年相比,面积减少3100公顷,单产减少24公斤,总产减少5.04万吨。其中水稻面积5.897万公顷,比减2347公顷,单产433公斤,比减20公斤,总产38.3万吨,比减3.38万吨。综合三造情况,我市今年粮食收获面积18.461万公顷,比去年减少1.527万公顷,亩产405公斤,比去年增加14公斤,总产112.09万吨。虽然大面积推广良种,提高了单产,但因受灾和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今年粮食总产仍比去年减少5.17万吨,减幅为4.4%,对比全省我市粮食生产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二)“三高”农业基地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全市上下着力优化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三高”农业。全市计划“八五”期间建设十大商品基地计有:优质稻3.33万公顷,青梅6667公顷,荔枝1.33万公顷,香蕉6667公顷,龙眼2667公顷,白叶单丛茶2667公顷,竹笋2667公顷,蔬菜1333公顷,奶牛1万头,水产养殖1.33万公顷。经过努力,十大商品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榕城区、揭东县、普宁市为主的优质稻基地1.667万公顷;以普宁市为主的青梅基地5333公顷;以惠来县为主的荔枝基地1.133万公顷;以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为主的香蕉基地4667公顷;以揭东县为主的龙眼基地1000公顷;以揭西县大北山连结普宁市南阳山系的白叶单丛茶基地667公顷;以揭东县为主的竹笋基地1067公顷;以榕城区、揭东县、普宁市以及揭西县高寒山区为主的蔬菜基地1000公顷;以惠来、揭东、揭西、榕城等县区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1.133万公顷;以揭西县、普宁市、榕城区为主的奶牛基地3700头。这些基地中今年新增的有:优质稻1万公顷,青梅1000公顷,荔枝1333公顷,香蕉1333公顷,龙眼467公顷,白叶单丛茶300公顷,竹笋400公顷,蔬菜333公顷(其中反季节蔬菜133公顷),水产1333公顷,奶牛500头。在这些基地建设中各地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总结推广把水利推向市场的经验,调动社会力量办水利,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增加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度。一九九三年度,全市水利建设投资共17142.95万元,比去年增加21.6%。其中省级4073.7万元,市级678.3万元,县级3142.5万元,乡镇群众自筹9248.45万元,投入水利劳动积累工2283.1万个,占年度计划124.1%。完成土方876.3万立方米,石方48.62万立方米,混凝土2.81万立方米,分别占计划数的125.2%、147.3%、165.2%。培修江海堤围84条,230.7公里,维修加固涵闸73座,加固水库28座,整治排灌系统4376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9027公顷,新增灌溉面积26.7公顷,改造低产田131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3公顷。入秋以来,各地掀起了秋前水利建设高潮。至十一月三十日统计,全市共投入水利劳动积累工742.73万个,资金1779.17万元,比去年减少13.7%,完成土石方285.78万立方米,占一九九四年度计划38.9%。修复和加固了一批水毁工程和安全有问题的工程。

  林业生产全面完成年度生产计划。至10月底,全市造林种果作业面积1.8067万公顷,占年计划的104%。其中补植改造面积1.4427万公顷,新增封山育林面积4000公顷,中幼林抚育30万亩,义务植树721.4万株。全市森林防治病虫害5493公顷,防治率100%。揭西县已通过省绿化达标验收,全市可望全面实现绿化达标的目标。据统计测算,林业总产值可达7424万元,比一九九二年增长7%;山地每亩创产值75元,比一九九二年增加8元。

  (四)渔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

  据预测,全年水产品生产总量95483吨,渔业总产值38867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1.04%和11%,新增机动渔船66艘,1240吨位,7144匹马力,新挖鱼塘1322公顷,比增45%。同时,生产引进优质鱼种苗220多万尾,新建鱼苗孵化标粗池21.7公顷,养殖特种水产动物(鳖、牛蛙)11.93万只,面积130亩。

  (五)水果总产略有下降

  全市水果种植面积6.72万公顷,比一九九二年增加3333公顷;收获面积4.344万公顷,总产29.77万吨,比减1.09万吨,减幅为3.59%。今年水果减产原因,一是春季冷害和9315号强台风袭击,使香蕉、柑桔和正在挂果的果树大受影响;二是由于近年来生柑市场价格较低,影响了农民对柑园的投入和管理,致使全市1.074万公顷生柑(挂果9767公顷)部分质量和单产下降;三是在发展“三高”农业中,虽然优质果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单产,但改造了部分老果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在农业生产方面,除认识问题外,主要是农业生产基础仍比较薄弱,水利设施老化,设计标准偏低,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9315号强台风袭击,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5.0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5.75万公顷,经济作物9.28万公顷,牧畜死亡12284头,水产养殖损失0.084万公顷,产量3974.5吨;水利设施破坏一批,总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6.5亿多元。农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三高”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内部结构仍不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千家万户生产的需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滞后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我市农业上新台阶。

  二、当前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认真抓好冬种生产

  我市受9315号台风影响,晚造和水果不同程度减产、减收。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冬种当作一造来抓。总的指导思想是钱、粮、肥并举,争取晚造损失冬种补。首先,要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冬种面积的落实。各地要力争完成市计委、市农业局下达的(含粮食作物2.387万公顷,蔬菜2万公顷,绿肥2267公顷等)指导性计划面积4.969万公顷。小麦、绿肥面积没有完成的可以多种一点冬种菜和冬种茨,尽量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没有冬种的要争取犁冬晒白,以提高地力。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今年因灾所造成的损失。其次,要加强对冬种作物的管理和灭病除害工作,农业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着力提高单产。第三、农资部门要做好生产资料的调拨供应工作。十月份市下拨了救灾柴油1500吨、化肥6000吨,最近又下拨柴油标准2150吨,化肥指标400吨。农资部门要及时调拨供应,各地一定要用好这批肥、油,真正对冬季农业生产有所促进。

  (二)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高潮

  水利不单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9315号强台风和局部暴雨对我市水利工程的损坏是严重的,仅惠来县石榴潭灌区象湖反虹管的复建就需要500万元。因此,一九九四年度水利建设的任务对我市来说是非常繁重的。为搞好水毁工程的修复,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工程达标,省水电厅安排我市资金2936.3万元(含周转金601万元),同时下达了土方700万方,石方33万方(含浆砌石13万方砼8000方)的任务,要求秋前完成40%,明年春节前累计完成90%,春节后扫尾。为此,各地要认真贯彻水利部提出的“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把水利推向市场”的指导思想。第一,要加强领导,抓住黄金季节,广泛发动群众,掀起各春水利建设热潮,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层层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水利建设任务。第二,要全面修复水毁工程和完成春耕效益工程。特别是重点工程,要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三落实。惠来县石榴潭灌区象湖渡槽,要求三月底完工,四月初通水,确保下游8.5万亩农田的春耕用水。第三,要抓好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度汛工程。特别是普宁市的三坑水库、汤坑水库、葫芦出水水库,惠来县的石壁岭水库,榕城区的渔湖翻身闸重建工程,均要求在三月底完成;市直的横江水库等不能按期完成的工程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度汛措施。第四,对榕江南北河、练江、隆江河的整治达标加固工作,各地要按市下达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第五,认真做好农建改低和高标准整治排灌渠系工作。省农委一九九四年度补助我市技工材料费75万元,市决定配套50%,要求县(市、区)配套50%,任务由市农委下达,要求有任务的地方抓紧落实,认真组织施工。

  我们希望各级党政通过一九九四年度的努力,永利工程的抗灾能力有所提高,能逐年把我市有限的耕地建设成为保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稳产高产农田,更好地为“三高”农业服务,为我市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重视抓好“三高”农业基地建设,推动我市农业上新台阶

  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新形势下,依靠传统农业,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充分发挥我市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才能跨上新台阶,才能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把农业推向市场,加快农业与市场接轨的步伐。近几年来,各县(市、区)重视发挥各自的经济技术、人才、市场信息及地理条件等诸方面的优势,在发展“三高”农业方面,目前已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如惠来县的荔枝和水产养殖,普宁市的青梅,揭东的竹笋、龙眼和香蕉,揭西县的反季节蔬菜和珍禽、单丛茶,榕城区的香蕉和奶牛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实践来看,发展“三高”农业,不仅需要质量,而且需要大批量。因此,要下决心,花力气做好总体规划的分步实施计划,推动“三高”农业上档次、上规模,最大限度地求得规模效益,这是其一。第二是抓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种苗基地建设。是不是优良品种效益完全不一样,同种一亩优质荔枝其产值高出一般荔枝品种3至4倍。所以,各级领导应重视抓好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准项目,重点突破,抓好各种优质种苗的基地建设,为发展“三高”农业提供优质服务。第三,要注意抓好示范。各级农业部门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要想尽办法搞示范,抓好样板。要通过样板,树立典型,让广大群众从中看到发展“三高”农业的前景。这样,发展“三高”农业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会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第四,大力培育市场体系,抓好信息服务,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抓好产后农副产品的加工、流通销售服务,解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及时转化为货币。真正做到高质、高产、高收入。

  (四)巩固绿化达标成果,搞好林业的深度开发。

  继去年惠来、普宁实现绿化达标之后,今年揭西县的绿化达标已通过省绿委的检查验收,经省批准后,全市则可实现绿化达标的目标。因此,达标后首先在思想上绝不能松懈,更应加强林木的管护,抓好“一把火,一条虫,一把斧”的防护管理工作,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二是要逐步改造现有的林份。目前,我市林份结构不尽合理,针叶林多,阔叶林少;薪炭林多,经济林少。林业部门要做好规划,分期分批逐步加以改造。三是千方百计提高山地的创值率。去年全市山地创值率每1/15公顷是67.9元,最高的是普宁市每1/15公顷98元,今年预测可达75元。我市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023公顷。面对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又是逐年减少的状况,当前除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外,我市有山地面积27.73万公顷,更大的潜力在山上,希望在山上,出路也是在山上。因此,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都要当作耕地来开发来经营,绘好山水画,做好田园诗,大力种菜、种果、种药,发展林副产品的深度加工,使我市山地绿起来,林业系统活起来,富起来。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目前,我市农业的基本状况是,基础薄弱,生产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由于农业产业自身的特点,当前还无法走上自我积累、自我武装、自我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受市场机制和比较效益的牵动,对农业的投入是十分不利的。只依靠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投入是不够的,只有加上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扶持保护,才能解决农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点,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增加农业投入,主要是采取群众集资、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解决发展农业的资金问题,并逐步形成合理的、适应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农业的投入不少于同级财政总支出12%—15%的规定。我市是新建市,家底薄,但是再困难也不能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只有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加快我市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二是认真落实农业发展基金,并要真正用于发展“三高”农业以及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不得挪作他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上级扶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要及时下拨,希望不要出现“渠道长,渗漏严重”到了基层所剩无几或专款不能专用的现象。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审计监督,对克扣“军饷”的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三是抓好劳动积累工制度的落实,特别是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六)花力气抓好扶贫工作。

  我市原有贫困管理区136个,分布在揭西、惠来、普宁境内的27个乡(镇、场),总户数42898户,人口211900人。从一九八七年起经过连续七年的扶持已有35987户,177723人实现脱贫,分别占贫困户人数的83.7%和83.9%。今年贫困地区预计人均收入可达682元,比增67元,口粮196公斤,比减11公斤。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贫困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目前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是很差的。为使贫困村早日赶上全市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在新的一年里,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决定》,围绕到一九九五年全市136个贫困管理区人年均收入800元以上;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每个管区实现通电、通车、通讯的目标,扎实做好扶贫工作。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打好扶贫攻坚战,把扶贫工作当作政治和经济任务来抓。二是进一步落实省、市制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扶贫投入,帮助贫困地区搞好“三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三是扶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乡镇企业,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四是继续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搞好市、县直机关挂钩扶持和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对口扶持工作,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扶贫。

  (七)切实抓好明年农业生产计划的落实。

  明年要求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九〇年不变价),比增7%,农村人均增收150元,比增13.6%。围绕这个目标,农业总的要求是:以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谢非书记“五发展、四保护”的指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围绕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农民调富、经济调活的目标,大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努力探索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闯出一条具有揭阳特色发展农业的新路子。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发展多种经济,提高耕地产出率。要相对稳定粮食生产,明年粮食种植面积应保证17.33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1.33万公顷,早晚造各5.67万公顷,总产105万吨,比今年调减1.067万公顷和7万吨。要把指标层层分解到县(市区)、乡镇、管理区,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在此基础上,按照“三高”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对低洼、内涝地和高旱地改变生产条件难度大的,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可改挖鱼塘改种茶、果及其它经济作物,但要求规模开发,连片种植。要积极扩大优质高值适销对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林、牧、副、渔的比例。计划到一九九四年,粮经比例6.5:3.5,力争达到6:4,以利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要坚持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大搞加工转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要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拓宽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质量。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向经济大循环,结构合理化发展,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三分之一以上转向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有75%以上来自非农产业。

  同志们,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从繁忙的党务政务活动中善于抓主要矛盾,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只要各级党政都能想农业之所想,帮农业之所需,排农业之所难,真正把农业当作发展经济的首要工作来抓,就一定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就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就一定能够加快我市奔小康的进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