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揭阳市一级示范学校,普宁市梅峰中学近年来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将体育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自2018年获批“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以来,该校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完善保障机制、打造品牌赛事,形成了“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玩足球”的生动局面,点亮了孩子的梦想。因成绩突出,近期,该校被命名为202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软硬兼施夯基础,文化浸润育氛围
据了解,普宁市梅峰中学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基础建设与氛围营造。该校每年持续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维护高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同时,购置专业训练器材及防护装备,并为每位队员购买意外保险。作为普宁市田径项目训练点,梅峰中学严格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优良率达35%.在师资建设方面,梅峰中学成立了由校长方志鸿任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同时,该校的10名专职体育教师均承担足球教学任务,校队教练宗志付、范福伟多次参加省市级足球专项培训。该校还定期邀请退役运动员、足球专家及校友球员到校指导,持续提升训练质量。
此外,为积极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梅峰中学在全体师生中倡导 “校园足球文化”,通过“玩足球、画足球、讲足球、赛足球”等多元化活动普及足球知识。每年举办足球文化节、知识竞赛和摄影展,并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等平台宣传赛事动态,同时,邀请家长观摩比赛,进一步扩大了校园足球的社会影响力。“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踢球,更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阳光心态。”方志鸿说。
课程竞赛双驱动,绿茵场上结硕果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该校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将足球纳入课程体系,确保每班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
据介绍,课程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即低年级通过游戏学习基础技能,高年级侧重战术配合。同时,在足球课中,该校还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该校还组建了男女两支校级足球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每周四次系统训练,并构建了完善的梯队培养体系,在校队里挑选精英参加上级各级比赛,提升竞技水平。过去一年,该校还通过学校“迎新杯”班级联赛、校际友谊赛等25场赛事为学生提供了实战平台,使其竞技水平持续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积极有效的校园足球教学模式让梅峰中学取得累累硕果:2017年获得第二届普宁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五名;2018年获得第二届华美杯普宁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六名;2019年获得第三届普宁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六名;2023年获得第六届普宁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三名、高中女子组第二名。2025年获得第七届普宁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高中男子组亚军。教练宗志付、范福伟老师也多次获得优秀教练奖。2022年宗志付老师参加校园足球教学展示活动获得广东省二等奖。
“通过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我们让全校同学们了解到了更多的足球知识、掌握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提升足球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足球兴趣和技能,继续推动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点亮孩子们的梦想。”方志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