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榕城区基层女干部以柔性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陈星星 见习记者 李思敏 发布时间:2025-07-10 10:12:5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榕姐姐”服务队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为古城保育活化注入“她力量”。通讯员 摄



  当下,榕城“百千万工程”战鼓正酣。在古城保育活化的第一线,在国道G206线改线的施工现场,在交通主干道风貌整治的街头巷尾,一股源自基层的“柔性力量”正悄然塑造着城乡肌理。她们是村居的“当家人”、群众的“贴心人”。榕城区广大基层女干部正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智慧,在党建引领下,将党的政策春风化雨般送入千家万户,用柔肩担起时代重任,共同书写着干群同心、共建家园的榕城新篇。


  柔肩破征拆之难,民心筑信任之基


  在榕城区推动古城保育活化的过程中,征收拆迁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西马街道新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沈洁如面对揭阳造船厂、糖果厂等近200户租户的征收任务,不仅吃透政策法规,更精准把握群众所需。当低保户谢某面临家中临街厕所被拆除,家里既无空间重建厕所,周边又无公厕可供使用的困境时,沈洁如主动联系社会力量将周边一处闲置小屋改造成带卫生间的住所,巧妙平衡了政策落实与群众需求。


  沈洁如不仅懂“法理”,更重“情理”。她逐户走访,倾听心声,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一户一策”解决方案,有效化解群众的疑虑。她的思路很实际:“没有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无法完成征拆工作。做好征拆工作,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住户需求——政策是基础,群众利益才是落脚点。”在沈洁如的努力下,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居民从“被动配合”转为“主动支持”,政策与民意共同构筑起牢固的信任基础。


  这份以心换心的智慧,在滘墘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少娜身上同样闪耀。她凭借一副始终与群众贴在一起的“热心肠”,顺利推进辖区内的征拆工作,并完成整治望江北路风貌带超2000米。


  在滘墘,精神病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始终是杨少娜心头最深的牵挂。她带着社区干部,联合揭阳福广慈善会等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体修缮房屋、清理垃圾,连年来组织各类慈善慰问活动30多场,并确保低保、贫困补助政策一户户落实。火烧地街的“暖心凉茶摊”,更是她日积月累付出的温情注脚,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杨书记是真心为大家好!”


  更关键的是,杨少娜将征拆阵痛转化为民生接力的契机。外立面修缮时帮助八旬老人争取到优惠粉刷服务,组织清淤堵塞的下水道,2023年完成绍兴路等路面硬底化,2024年更换全辖区太阳能路灯……她用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暖了人心,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巧手绣治理之图,“妇建”添乡村之美


  征拆腾挪空间只是起点,如何让旧貌换新颜,考验着治理者的匠心。东兴街道玉浦村党委书记、妇联主席黄少珍,正是这样一位精于“立”与“治”的绣花匠。


  漫步玉浦内溪,水清岸绿与田园风光交融,村民的笑脸映照着人居环境的质变。黄少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韧劲,参与推动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围绕基础设施提升、文脉活化、绿美生态等六大核心领域谋划40个重点项目,将“党建带妇建”的柔性治理注入乡村肌理。


  为盘活内溪周边闲置用地,黄少珍带着妇女群众拆违建、清垃圾、铺草皮、种果树。短短3个多月时间,脏乱角落蜕变为“网红打卡点”:茅草屋升级为亲子休憩区,荔枝、龙眼果园与菜园蔬果相映成趣。“以前路过皱眉头,现在每天都想来逛逛。”村民的感慨印证着共建的力量。同步落地的还有卫生站、文化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四小园”等,值得一提的是,筹资800多万元升级改造的玉浦中心小学,改造完成后将从根本上缓解教学用房和师生活动场地紧张的局面,解决村民孩子舍近求远、异地求学的问题。玉浦村“玉带八景九区”规划更牵引文旅IP发展,显著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何唤醒乡村治理的“沉睡力量”?黄少珍的答案是:让妇女成为变革的核心推力。作为玉浦村“领头雁”,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新推出全市首个“绿美积分超市”,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志愿服务、庭院美化等指标被量化,带动村民参与绿化管护和环境整治,扭转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老党员阿姐依托积分建起“党员示范花圃”;外来务工家庭将积分卡视作“新玉浦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超市揭牌当日,50多户家庭便自发投入到环境整治中。


  黄少珍更以文化浸润凝聚乡魂。组建巾帼潮乐社,让潮剧唱腔传递“家和万事兴”的治理智慧;依托妇女之家开设茶艺课堂等,惠及千余人次;打造“美丽庭院”示范街巷,评选11户星级庭院,推动陶香茶舍等庭院经济项目,助力乡村从“脏乱差”变身“绿美净”。她还化身“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境儿童,长期帮扶其学业生活;设立“榕姐姐暖心驿站”,组织妇女志愿者关怀孤寡老人、开展节日慰问,将温暖送上门;同时配备应急物资,为环卫工、宝妈等群体提供即时帮助,传递贴心关怀。


  黄少珍以“磨嘴皮”的耐心、“磨手茧”的实干、“磨感情”的真诚,用精细治理织就党群同心的实干图景,使村民从“旁观者”蜕变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根系深扎乡土间,芳华绘就振兴卷


  如果说乡村振兴如树参天,那么女性力量则如榕树发达的根系,深植乡野沃土,于无声处撑起蓬勃生机。炮台镇石牌村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蔡泽华和渔湖街道长美村党委委员、村委委员、妇联主席、龙美党支部书记袁丽专,正是这股韧性能量的代表。


  蔡泽华刚柔并济的身影,活跃在城际轻轨、国道G206线改线的征拆一线。她牵头负责“灰窑”路风貌提升,面对部分群众对拆除破旧棚舍、清理房前屋后、统一规划建设存在的疑虑和不理解,蔡泽华深知“思想通则百事通”,“户户走”倾听心声,找准症结,将群众诉求当作必办之事。其中有一户村民,蔡泽华30多次入户沟通,耐心倾听、记录诉求、研讨方案,最终以真诚赢得信任,工作难题迎刃而解,推进过程中更创下了“拆迁款未到,村民主动配合”的信任佳话。这份担当不仅支撑她完成阶段性征拆,更推动了影响长远的“美丽庭院”建设落地。她发挥“榕姐姐”工作队“排头兵”作用,将房前屋后“门前三包”责任制,一步步转化为连点成片的风景线。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积极参与,一批市级、区级“美丽庭院”在乡村涌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蔡泽华同样聚焦乡村困难群体。她化身“爱心妈妈”,摸底排查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动态信息库,链接教育、妇联、民政等多方资源,为孤儿争取补助,还为困难学生筹集助学金,构建起全面的关爱服务网络。


  在长美村,袁丽专十余载的足迹则诠释着另一种坚守。这位获评2021年“最美妇联执委”的女干部,始终以“娘家人”的担当,把妇联工作做得扎实鲜活、充满温度。思想引领上,妇女之家灯火常亮,她组织学习交流,于畅谈中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共识;亲子阅读角书声琅琅,家庭故事分享会传递着文明新风;普法课堂则是她为姐妹织就的“法治”铠甲。服务实践中,巾帼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巷深处,这些清洁河道、扮靓庭院的背影,连缀成美丽乡村的风景线。对困境妇女儿童,她经常带着妇联干部入户探访,自掏腰包备慰问品,更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帮扶合力,让困难家庭重见曙光。


  不仅如此,她还创新思路,以巧思善策助力“她经济”扎根。她助力“子曰素时”素食馆发展,主动协调经营难题,推荐参评“美丽庭院”,让小店成了村里庭院经济的名片。“能为乡亲做实事,就是幸福。”秉持这份朴素信念,她将党务深耕成沃土,用“绣花功夫”做好每件小事。妇女之家的灯光、困境儿童的微笑、老厝飘散的素菜香,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正是这步履间的坚守,才绣出了乡村的鲜活模样,让乡村振兴的力量在寻常日子里慢慢生长、愈发坚韧。


  以黄少珍、沈洁如等为代表的基层女性干部,她们以女性干部特有的担当,靠柔劲化解矛盾、以真情凝聚人心、用智慧提升效能。在“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这股源自基层的“她力量”,于刚柔相济中破解难题,在点滴实干中积蓄力量,既温暖了巷陌间的人间烟火,更成为托举城乡蝶变、绘就振兴新篇的坚实臂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动能”正源源不断地为榕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希望。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