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阳:坚持制造业当家 高质量打造产业强市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蔡泽青 发布时间:2023-05-06 10:10:53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眺望揭阳滨海新区,绿色石化、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一线活力迸发,产业链条生机勃勃。


  近年来,揭阳始终把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打造沿海经济带产业强市的根本和关键,锚定目标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底。


  2022年,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吉林石化ABS、国电投神泉二期、明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远景南方智慧能源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建成投产,绿色石化和海上风电两大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正在惠来百里海岸线上雄势崛起。


  进入2023年,揭阳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建设产业强市”,聚力抢抓重大项目进度、狠抓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深化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进一步培育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广东石化项目打通全流程,“链主”引领聚链成群


  最近一段时间,广东石化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芳烃装置、世界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聚丙烯装置、中石油加工能力最大的延迟焦化装置,以及居于行业规模前列的加氢装置、丁二烯装置、连续重整装置全部一次开车成功……


  2月12日,随着乙烯产品分析合格进入罐区,标志着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化工龙头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至此,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通全流程。


  华南地区是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对化工产品需求一直较为旺盛,市场空间较大。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自全面试生产以来,发挥装置贴近市场、规模化特点突出、产品运距竞争力强等特点,生产出多种牌号的优质化工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加工需求。截至4月16日,已累计向市场投放25个牌号的化工品近60万吨,受到福建、广东等地用户一致好评。


  作为全球唯一可全部加工劣质重油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工艺装置均采用国际先进加工工艺,预计达产后产值将超过800亿元。


  广东石化公司表示,将按照“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的原则实现物料整体优化,发挥贴近市场、规模化等特点优势满足市场需求。据介绍,依托50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8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等装置,广东石化每年可供应250万吨合成树脂产品(包括ABS),将显著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家电、电子等产业化工原料的对外依存度,提高国产化率超过10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石化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不仅使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而且能耗降低15%左右。依托广东石化这一“链主”项目,我市规划了总占地面积42.4平方公里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作为承接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平台。2020年以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通过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实施联动招商、精准招商等有效办法,突出“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大力补链、延链、强链,成功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项目入区,涵盖了石化中、下游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预计总投资488.8亿元,年产值520.57亿元,年纳税58.99亿元。


  据市战略性支柱产业专班办公室介绍,目前,我市在全力服务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的同时,也与巨正源、伊斯科等签约一批石化产业链中下游项目,其中投资65亿元的吉化ABS项目已于2月23日全面投产,巨正源、纳塔碳纤维、伊斯科等石化项目前期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今后,绿色石化产业将成为揭阳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市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支撑我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产业强市的宏伟目标。


  惠来临港产业园:


  海上风电迈向“集群时代”,“母港”支撑踏浪出征


  在惠来临港产业园,近年来大项目建设热潮持续不断。


  4月28日,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一(二期)海上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揭阳海上风电投产容量累计突破900MW;次日,国家电投粤东海洋牧场挂苗活动启动,意味着2023年国家电投惠来县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初,总投资3亿元的揭阳明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迎来投产,预计年产值5亿元以上。


  去年12月28日,国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增容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实现当年招标、当年开工、当年并网投运,预计每年发电17.43亿千瓦时、年产值7.9亿元、年纳税1亿元。


  同期,计划投资14亿元的蓝水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在惠来临港产业园也跑出了“当年签约、拿地、开工、投产、销售”的新速度,预计达产后年产钢结构产品20万吨,年产值20~30亿元,年利税超8000万元,可提供800个就业岗位。


  早在2021年入园投产的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马不停蹄生产制造业界领先的Haliade-X 12MW海上风力发电机以及核心系统模块,海外订单接连不断,预计满产后年产值达70亿元,年缴税约5000万元。


  面向辽阔的海面,在惠来临港产业园的规划中,风电装备产业区将依托1380万千瓦海上优质风能、两千亿元风电市场和专业的海上风电母港,打造千亿级产业平台和海上风电万亿级产业链。


  惠来临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陈朝泽告诉记者:“主机、塔筒等风机大部件的厂区都是依港布局、临海而建。因为一个塔筒重达几百吨,这样的大部件陆路上运输难度很大,惠来临港产业园的通用码头预计2023年下半年主体工程完工,建成启用后可让生产出来的大部件直接上船。这就是最大的‘临港优势’!”


  向海而生,因港而兴。随着国家电投、GE、远景、蓝水、亨通等海上风电顶级开发商和海上装备制造企业“抢滩”登陆,集海上风电开发、科研、总装、制造、运维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聚发展破题起势。目前,惠来临港产业园已入驻包括风电装备、LNG冷链物流、现代工业制造三大板块的企业24家、总投资1450亿元。


  揭阳是国家电投在粤东地区布局海上风电的重心。据国家电投揭阳前詹风电有限公司党委筹备组组长、执行董事刘明介绍,截至2023年4月底,该公司在揭投资达190亿元。2019~2023年,该公司接连开工并投产三个海上风电项目,神泉一项目实现集团在粤东清洁能源装机零的突破;神泉二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全容量并网目标,创下全球单机最大、5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最短施工等世界纪录;神泉一(二期)项目克服物料、电力计量难关,成为投产容量突破900MW的标志项目;靖海增容项目取得核准,连片开发趋势正加速;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项目作为“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母港”,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功能逐步完善;首创“四海模式”海洋牧场科研示范项目在揭落地……“在2023年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加快海上风电、码头、光伏项目开发进程,还将重点打造粤东海洋牧场示范项目,积极发挥技术及资源优势,与园区企业强强联合,通过以海上风电风渔养殖、浮筏养殖、深远海网箱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修复补偿等多种养殖形式,全力打造优质深远海海产供应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示范区;依托靖海增容项目拟开展漂浮式风机试点示范,力争实现揭阳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早日落地;积极探索开展海上风电制氢、海上光伏,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奋力将高质量发展‘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刘明说。


  蓝图绘就新目标,砥砺奋进创未来。2023年揭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中石油下游产业集聚、下游产品就地消化,再精准引进一批基础化工材料、高性能聚酯材料、精细化工等中下游产业链项目,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围绕风机主机生产、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新型储能等“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进远景南方智慧能源二期、蓝水深远海装备科技制造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优质项目就是抓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坚持制造业当家,揭阳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一路奋起直追,再创佳绩!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