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
今年以来,揭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办理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通知》(粤常办明电〔2023〕1号)要求,现就我市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交由我市办理的代表建议共12件,按照内容划分:财经类9件(第1035、1090、1104、1105、1159、1240、1257、1382、1582号);社会建设类1件(第1116号);农业农村类1件(第1209号);城建环资类1件(第1226号)。其中2件为主办件(第1159、1240号),我市均已按时将会办意见报送主办单位,并按时完成主办意见的答复,同时录入广东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系统。由我市承办的12件建议中,没有省领导领办建议、省人大重点建议、
省政府办公厅重点督办建议和代表连续多年就同一内容提出建议的情况。
二、主要做法
在建议的办理过程中,我市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分管领导专抓,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督办,增强办理实效,确保建议办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领导重视,部署统筹有力。市政府始终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严格按照《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省人大代表建议和省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一把手”责任制的工作制度》要求,认真落实主要领导领办代表建议制度,两件主办件(第1159、1240号)均由支光南市长领办、分管副市长具体抓落实。要求主办单位草拟工作方案,细化各单位责任分工、具体办理步骤和措施要求,并将工作方案按程序报领办、分管市领导审定后印发实施。
(二)联系密切,沟通协调有力。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坚持把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作为提升办理实效的重要环节,通过电话联系等手段,加深与代表的互动交流,有效增强了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办件承办单位积极主动开展走访活动,陪同省人大代表开展调研,主动交流,积极沟通,深入了解代表真实意图。
(三)扎实提升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接到《关于办理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通知》后,我市市政府办公室立即对建议内容开展研究,联系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了解建议内容涉及有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存在困难等。经认真研究,按照各单位职责,将12个省人大建议分解下去,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要求主会办单位提高政治站位,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水平,在总结往年办理情况的基础上,规范人大建议办理程序和办文格式,提升办理人大建议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办理实例
(一)《关于促进揭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建议》(第1257号)
1、基本情况
2022年我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6笔,质押金额4.85亿元,同比增长30.88%,增长率达到2022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加分项的要求。但是,从全省来看,我市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仅占全省970.24亿元的0.5%,全省排名19位,排名靠后。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中高价值高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少,企业申请的专利集中在技术水平偏低的外观设计专利上,企业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偏低、质押金额偏少。
2、推进措施
接下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推动实施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的工作部署,服务中小微企业利用专利权、商标权等进行质押,力争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到省市场监管局下达的50亿元指标任务要求。
一是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围绕揭阳市重点培育发展“8+3”战略性产业集群,开展专利导航,强化专利导航成果运用,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在重点领域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推进专利融入企业研发全链条,培育产出高价值专利。
二是扩大政银合作覆盖面。4月19日,在揭阳市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政银行、民生银行、南粤银行、农商银行签订《揭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扩大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金服务范围。目前,累计签约银行共9家。
三是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红利。进一步落实《揭阳市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精准推送”,切实发挥政策红利。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提升企业、银行业务人员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业务和操作流程的参与度。
3、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省银保监局支持金融机构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制度,推动省级金融机构落实各地市金融机构开展质押融贷款业务任务要求,省、市合力推进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助推全省创新型科技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融资。二是建议省市场监管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扩大专利优先审查范围,缩短发明专利授权周期,提升中小微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创造和储备。三是建议省市场监管局加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支持揭阳市建立更多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提升中小微企业专利制度综合运用能力,夯实高价值专利基础;支持揭阳高新区创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发挥示范园区引领带动作用。
(二)《关于将揭阳市“一核双区”主平台列入省重点支持主平台》(第1582号)
当前,揭阳正集中资源和力量,以“一核双区”的模式(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核心+惠来临港产业园、揭阳高新区)高质量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着力构建揭阳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一是主平台产业特色鲜明。主平台计划重点承接发展绿色石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规划区域内重要“链主”项目——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50亿元)于2022年10月顺利建成投产,吉林石化ABS、国电投神泉二期、明阳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广物巨正源、伊斯科、广东纳塔等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预计至2023年底,主平台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超60%,税收增速超80%;至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速超50%;税收超180亿元,年均增速超30%。二是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地理轴线中心,是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东翼主战场,拥有空港、海港、河港、高铁、高速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快递物流量全国第四。三是投资软实力强。揭阳是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拥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外出乡贤近700万人,具备深厚的侨乡资源,为主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投资支撑。四是拓展空间充裕。主平台规划面积49.58平方公里,其中待开发产业用地约3.3万亩,同时提供约1万亩工业用地支撑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为产业承接提供广阔空间和腹地资源。五是机制支撑有力。制定出台了《揭阳市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等系列政策。采取“领导小组+主平台开发公司+园区管委会”的运营模式,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投控集团作为主平台开发公司,初步确定成立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的揭阳市产业发展基金作为省产业转移子基金用于投资经审批核准的产业有序转移落地项目,实现“深度捆绑、利益共享”。
接下来,恳请省有关部门争取将主平台转移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并在能耗指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我市大力支持。
2023年,我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按时完成省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但与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代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办理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今年财经类建议共有9件,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我市省人大代表建议质效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使得建议内容涉及的项目建设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需要省委省政府以及省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创新建议办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办理质量和水平,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为人民办实事、求实效、抓落实作为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办理每一件代表建议,扎实推动建议落实,推动我市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专此报告。
附件:揭阳市人民政府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统计表
揭阳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7日
(联系人:彭晨聪,联系电话:0663—8768697)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
附件
揭阳市人民政府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统计表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