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来源:本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07 11:22:02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地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便民、高效、阳光、温馨”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标准化、信息化、扁平化、透明化、均等化的政务服务体系,为推动我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关情况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实体办事大厅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制订方案,防控疫情。印发了《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指导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以及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揭阳市政务服务中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优化办事流程工作方案》,切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二是推动税务全职能厅进驻。市政务中心办税服务窗口是全市受理业务范围最广、业务量最多的全职能办税服务大厅,共设置16个服务窗口,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三是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要求,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承接省政府下放、委托的335项政务服务事项,取消和重心转移、改由市县就近实施的993项政务服务事项。五是提升政务服务均等化水平。制定实施了《揭阳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政务服务工作指引》,优化乡镇街道审批服务。

    2.加强政务服务智能化建设,提升网上办事便捷度。一是通过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建设,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和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应用,形成省、市、县、镇、村“一网通”全覆盖。至5月底,市政务服务网进驻单位46个。市政务服务网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6585宗,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零次跑动比率66%,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77%。二是配合省做好电子证照工作的推广和应用。至6月中旬,我市已完成239个部门(市级51个、区县级188个)进驻登记及实施工作,已开通231种证照目录(市级85种,区县级146种),累计签发电子证照22,149,410张,已启用用证事项4408项(市级955项,区县级3463项)。三是启动“免证办”工作。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试点,通过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接入省公安厅“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为各服务窗口开通电子身份凭证扫码认证功能。

     3.加强热线平台建设,提高纾解民忧民困能力。一是市政务热线坚持以“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为原则,不断加强热线的建设和管理,大幅度提升热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自2014年12月运行以来,热线平台话务量共853168个,其中有效来电564904个,回拨电话195193个;有效来电中即时回复414626个,即时解答率73.40%;转办业务单150278个,办结139566个,按时办结率92.87%,收到市民满意类业务单 67192个,办结满意率48.14%;逾期未办结业务单3476个。3月份,市政务热线被市妇联评为“市三八红旗集体”。二是助力抗疫,充分发挥第一阵地作用。开通夜间人工接听服务应急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类业务的受理、转派、回访等工作,确保市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响应、及时办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优质服务。截止6月30日,热线平台共受理疫情防控类业务共5275件,形成电子业务单转派承办单位办理共2037件,办结1854件,办结率为91.02%。

     4.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共享联动。一是利用“数字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截止6月28日,我市粤康码登记人数为12.4万,登记人次为23.7万,亮码人数为55.7万,亮码次数为721.8万。紧急上线“省内通行登记(揭阳入界)”服务,提供全市46个检疫卡口扫码通行登记服务,以提高检疫通行效率,减轻检疫人员工作压力。利用“粤商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目前,揭阳市已在“粤商通”上线107项服务。二是做好全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顶层规划。制定并以市府办名义印发了《揭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统一部署全市今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汇总编制了《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申报表(揭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相关)》,共计29个项目,预算30亿元。三是协助推广政务微信。截止6月28日,我市政务微信账号已开通1.62万,已激活1.54万,激活率达95%,全省排名第四。四是完善“粤省事”揭阳版功能并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上半年,我市新上线了养老保险缴费状态、养老保险待遇明细等20个省统214事项和统计调查指标查询、偿还购房贷款本息(仅限纯公积金贷款)在线提取等3个地方特色事项,进一步充实了“粤省事”揭阳版内容。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向全社会宣传推广“粤省事”揭阳版,上半年我市“粤省事”注册用户从116.5万增长至220.5万。

    5.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务外网建设。一是加强电子政务云网管理。对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IPv6改造,实现门户网站的IPv6支持。顺利完成市2019年度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实现“政务外网市、县、镇覆盖率100%”。向各县(市、区)分配49152个政务外网IP,支持县区政务外网的规范建设和拓展应用。二是加强信息系统维护和网络机房管理。上半年共受理各类业务71次,处理故障150次,登记管理机房访客77人次,保障电视电话会议线路62次。

    6.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打造健康政务平台。一是持续开展省集约化平台功能优化,组织全市网站对迁移问题进行搜集反馈和落实整改。目前,全市政府网站依托省平台实现资源优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的工作目标,网站建设和管理已迈入新阶段。二是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测。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全省日常监测和季度抽查中,我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合格率达100%。三是做好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1月22日至6月29日,通过揭阳市政府门户网站新闻栏目、微信公众号“揭阳市政府网”、工作专栏“抗击新冠肺炎 揭阳在行动”及科普专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知识”累计发布各类信息5538条。

    7.加强指导监督,实现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资源交易规范透明。一是及时受理投诉件。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投诉38件,现场协调解决3件,给予了及时处理和回复,群众普遍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运行机制。制定了《揭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试行)》,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系统上线对接,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衔接。上半年共收到差评工单9件,均及时处理并转派。三是推进阳光交易,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1至6月份,全市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08宗,交易总金额40.47亿元,节约资金4394.02万元,项目增值5.41亿元;其中:政府采购25宗,成交金额1.3亿元,节约资金337.04万元;建设工程54宗,中标总金额8.21亿元,节约资金4056.98万元。土地和矿业交易出转让24宗,成交价30.97亿元,溢价5.41亿元;产权交易5宗,成交价14.02万元,溢价0万元。网上中介超市总共完成交易量50宗。

    8.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2月9日成立了一支由机关第一党支部、机关第二党支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揭东分中心党支部8名队员组成的党员志愿队,到曲溪街道揭东开发区中心市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分发相关宣传资料。2月28日,局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开展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截至3月2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机关党委下属7个党支部,自愿捐款党员98人,累计捐款数额10880元。3 月5日,局有关领导及健豪村驻村干部到桂岭镇健豪村检查指导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等工作,并向尚豪纺织厂、汇信食品厂捐赠了一批口罩等防控物资。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做好党建文章。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五个一”系列活动。6月28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组织到揭西县鲤鱼沟村、山湖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二)存在问题。

     1.服务意识不强。一些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没有适应“放管服”形势,未能将审批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 “乙方思维”意识不足。

     2.线上线下融合不足。我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使用效果不够理想。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尽管技术上具备“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条件,但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3.“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压力大。一是我市信息化系统建设仍较分散。大部分单位信息化系统仍采取传统的自建模式,系统相互分散孤立,集约化程度低,整合难度大。二是数据孤岛现象突出。由于揭阳大数据中心节点尚未启动建设,省统一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运维期限已过,处于半瘫痪状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顺,数据治理工作难以开展,政务数据资源分散在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无法实现共享共用,未能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三是我市统一OA系统尚未建设,未能与省统一建设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政务信息整合形成协同办公平台,政府内部未能有效协同办公,行政效率仍然较低。

    4.市政务热线负重前行。一是热线话务人员严重不足。受话务人员不足影响,服务热线每天都超负荷爆线,经常出现群众来电排队现象,热线的畅通得不到保障。二是热线话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低。劳动付出与待遇水平严重失衡,导致话务人员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三是承办单位办件质量不高,个别承办单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工作态度不端正,办件不规范,效果不理想。

    5.数据治理工作滞后。一方面,目前我市数据治理中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数据的归集、共享、运用仍没实质性成果,未能充分发挥数据治理、共享平台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务服务一体机覆盖面低,未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红利。

    6.党建工作还需加强。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党建工作队伍素质偏弱,党务工作能力欠缺,业务不够熟悉。党建工作创新和深入不够。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对标南沙自贸区先进经验,着力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效能,创建揭阳营商环境新优势,组织到南沙自贸区考察学习,结合我市实际对标追赶。

   (二)增强“乙方思维”,提升服务效能。消除以权力为中心的审批思维,增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思维,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标准衡量政务服务质量。要强化“机器信任”,通过信息化手段消灭权力、改进服务、提高效率,逐步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扁平化、透明化、均等化、无人化。要强化监督管理,推动政务服务理念、机制、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真正把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导向落到实处。

   (三)走“简约”之道,推进线下政务服务。一是优化窗口设置。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结合各部门业务复杂程度、业务关联性和业务量情况,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分类设置“大一门”综合服务区和市场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税务、公安出入境、公积金、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服务区,服务区的每个窗口均可受理本服务区的所有业务。推进“全城通办”,涉及办税、供电和公安出入境、身份证办理等事项,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可办理。全面清理梳理市发改、工信、商务、科技、税务、农业农村、财政等涉企优惠扶持政策,建设涉企政策兑现管理信息系统,设立涉企政策兑现窗口,对涉企优惠扶持政策兑现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跟踪、监督。二是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核层次,推行“受理-审批”制。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高频、热点服务事项,开展“一件事”主题式集成服务。组建代办团队,为企业投资、人才入户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办事制度,力促服务更加优质。推行“扁平化”管理,进驻单位对纳入“一窗通办”的事项,在不改变法定职责的基础上,直接授予“小一门”服务区窗口或者通过委托方式委托“大一门”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对能即时办结的事项授权(委托)服务窗口全程办理。三是缩短办结时限。参照南沙区的标准,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办结期限在原来“双减半”的基础上再行压减,其中,企业开办(照、章、税)时间由全省统一的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120个工作压缩为7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交易一般登记由4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由2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市商务局出具国际商事证明书由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四是开展特色创新服务。推行“全预审”办税和非接触式电子化办税模式,引导企业和群众在线办税缴费。推行“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在市区范围内所有银行设置不动产登记服务网点,实现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四)加快系统对接整合,推进线上“一网通办”。以实体大厅为载体,以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助化、办事移动化为重点,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一是抓好政务服务网建设。以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大力推进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实现审批过程全程可溯、统一监督。继续推进各业务系统与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与省统一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物流平台等系统对接应用。二是强力推动电子证照系统应用。通过“粤省事”居民身份电子凭证等方式,推动行政相对人在办事过程中免带、免交纸质证照,实现部分事项“免证办”。三是改善线上服务配套设施。改造叫号系统,对接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揭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的预约服务,实现线上预约、线下优先。配置商务一体机,实现企业自助办理证照“秒批”。创新网上服务事项进入渠道,将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揭阳版、“粤省事”“粤商通”“好差评”和投诉举报等网上政务板块的二维码归集起来,方便群众选择网上服务功能。四是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五是向基层延伸智能服务。依托县(市、区)、镇(街道)政务服务平台和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六是升级改造政务热线。对市政务热线平台进行智能化改造,完善政务热线三级平台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服务新机制。深化广东省“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揭阳节点应用。拓展“粤省事”应用深度和广度,推动更多特色事项接入“粤省事”。大力宣传推广“粤商通”APP,让更多企业享受“数字政府”改革成果。启动省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揭阳节点建设,确保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实时汇集、共享、应用。启动我市统一OA办公系统建设,提高政府内部协同办公能力。

    (六)提升政务服务均等化水平,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基层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按照《揭阳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政务服务工作指引》,指导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优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揭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0年7月20日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