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2016年揭阳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反映。
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9日
2016年揭阳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广东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粤办函〔2016〕258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6年我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贯彻法律法规,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制度
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和《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广东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制定、修订地方特色食品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议,配合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强化标准制定工作与监管执法工作的衔接。(市卫生计生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负责)推动加大食品掺假造假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二、加强隐患排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建立食用农(水)产品生产者数据库。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统计调查,摸清底数。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集聚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学校食堂、大型工厂企业食堂、旅游景区以及车站码头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指导。根据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组织实施全市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计划,将日常消费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的监督抽检责任落到实处。(市教育局、卫生计生局、农业局、旅游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负责)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机制,整合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检数据。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状况综合分析和风险研判,确定重点风险隐患监管名录,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实施严格监管。(市食安办、农业局、卫生计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粮食局、揭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研究建立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制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清单,推动实施分级监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强应急工作,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建立舆情监测制度,加强舆情监测、舆情分析,强化跟踪处置和应急传播。加强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探索建立企业责任人和监管部门直报机制。(市农业局、卫生计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粮食局、揭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
三、狠抓突出问题,加大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力度
加大土壤、大气、水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修复示范,强化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市环境保护局、农业局、海洋渔业局负责)采取完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加强市场抽检等措施,依法落实食用农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坐产者主体责任,推行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建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药、兽药、生猪屠宰、残留超标、水产品药物滥用、兽用抗菌药滥用、饲料非法添加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禁药品、病死畜禽收购屠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以食用农产品优势区域和“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加强“三园两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优质品牌食用农产品。(市农业局、海洋渔业局负责)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妥善做好污染粮食收购处置工作,严防重金属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市食安办、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负责)
四、加强重点监管,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力度
开展食品、食品相关产品行政审批和监督检查事权划分研究,实施保健食品备案制度,建立健全“双随机”(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取检查人员)检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负责)落实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应对权责清单,继续加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大米、食用植物油、调味面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监管,针对水产品及面制品铝残留超标问题等进行专项整治。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检查和清理整顿,开展全市肉制品生产行业专项整治,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对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发现一起、移交一起,对虚假夸大宣传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开展进口食用植物油、养殖水产品、肉类、酒类等重点产品专项检查,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开展全面检查。(揭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大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集体食堂、旅游景区等就餐重点区域联合督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旅游局负责)全面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和互联网食品经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商务局负责)
五、强化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意见》(粤府办〔2016〕10号)和《揭阳市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揭府办〔2016〕17号),推进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全面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合治理考核范围。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无缝衔接机制。对全市各地食品安全工作开展年度考核评价。〔市食安办、综治办、农业局、卫生计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工作,推动出口食品示范区建设,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市食安办、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揭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健全各级食品安全责任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监察局负责)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培训考核、风险自查、产品召回、全过程记录、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加强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控措施。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食用植物油、酒类等重点产品全面推广追溯系统应用,继续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和量化分级管理。推动建立企业责任约谈常态化机制。(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从高风险敏感食品着手,试行进口商对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落实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揭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承诺行动,完善食品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市发展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局、保险协会负责)
六、加强联合执法,保持严惩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继续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大重点案件公开曝光力度。以查处走私冻品、利用餐厨和屠宰加工废弃物加工食用油、互联网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等案件为重点,强化部门和区域间案件移送、督办查办、联合惩处、信息发布等沟通协作。加强对投诉举报、监督抽检、日常监管、违法线索、案件信息的系统分析,及时总结共性问题,依法严打行业“潜规则”, 适时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假行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农业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揭阳海关负责)
七、完善机构设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编制揭阳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重点研究我市食品安全领域前瞻性、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确定食品安全中长期目标和重要任务、重大工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展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局、质监局、海洋渔业局、粮食局负责)加快推进市食品检验所建设,继续加强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支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和实验室改造,强化基层检验检测能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业局、卫生计生局、海洋渔业局负责)推进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尽快实现食品安全信息互联互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探索建立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员持证上岗制度。推进食品监管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岗位、有人员、有手段。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推动基层监管网格化、现场检查表格化、监管责任人公开化,强化基层监管部门对种养殖、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企业的现场检查能力。(市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海洋渔业局负责)
八、开展快检工作,全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办理
认真抓好全市21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任务的落实办理,制定工作方案,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组织各地按照工作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公布快检信息。对快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点监管。推动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管理责任和经营者主体责任的落实,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发挥市场倒逼作用,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联合执法,完善和巩固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对落实家禽生鲜上市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从整治违法从事活禽经营入手,以活禽经营限制区内肉菜市场为重点场所,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相关市场严格落实“1110”制度,重点打击违反活禽经营限制区、休市制度经营活禽,经营未经检验检疫家禽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执行相关处罚规定,规范市场家禽经营。(市商务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计生局、工商局、国资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
九、狠抓宣传教育,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鼓励广播电视、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开通食品安全专栏,运用微信、微傅、手机应用等新媒体手段,加大食品安全公益、科普宣传力度。(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科学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市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加强投诉举报体系能力建设,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开行政许可、监督抽检、行政处罚、考核评价等信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研究,筹划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平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推动食品安全教育进校园,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推动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依法生产经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充分发挥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联络员队伍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要把食品安全监督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一项内容。(市教育局、经济和信息化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负责)
十、狠抓治理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
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省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等负责)探索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技术职务体系工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负责)实施以现场检查为主、监督抽检为辅的监管方式,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动监管力量下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发挥好各级食安办牵头抓总、协调督促作用,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健全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应急处置、隐患排查、打击犯罪等工作机制。(市食安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