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试点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18 16:58:3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试点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与市气象局联系。
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0月19日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试点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与我省合作备忘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2〕76号),进一步加快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强化建设、提升科技,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关键,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揭阳特色的气象现代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建设“幸福新揭阳”的理念融入到气象服务,融入到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实践,大力发展惠民气象,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
2.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气候资源,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固本强基与开拓创新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并重、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兼顾,促进城市与农村、山区与海洋的气象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通过放开领域、拓宽渠道等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气象事业,形成社会各方面协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宜、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准确率达到90%以上,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推进惠来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建设。依托“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重点考虑揭阳海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的需要,与省气象局共同规划和推进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加快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海洋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二)加强山区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依托“平安山区”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在山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加强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开发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推进乡镇农村气象服务站建设,提高基层群众对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推进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借“全省农村应急信息广播系统”工程建设,推进揭阳“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升级改造,推动广东应急气象频道落地传输和开路播出,应急气象频道落地到县进村入户。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入户。
(四)推进“气象影视制作发布系统”建设。依托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和先进的气象业务系统,采用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计算机视音频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建设揭阳新型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和广东应急气象频道插播系统,各县(市、区)建设节目终端系统。
(五)推进气象科普工程建设。推进揭阳气象科普工程建设,建设国内先进的气象科普馆,提高人民群众气象安全意识和气象资源意识。把气象科普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指导。建立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的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统筹落实各项重要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各地要参照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本地气象现代化建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做好有关重点工程的项目立项和建设工作。气象部门对重点工程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尽早建成投入使用,发挥效益。
(二)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气象现代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公共财政对气象业务的运行保障,并结合各地实际,把气象部门所需地方性补贴、职工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基本支出按规定纳入地方同级部门预算。
(三)健全气象服务体系。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健全市、县(市、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防雷减灾管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地方气象服务体系,充实各级气象单位人员力量,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使各级气象单位的地方人员数量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
(四)完善气象法制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法治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把气象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统一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支撑机制。科技和人才管理部门要在气象科技研发立项、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积极支持气象工作,大力引进创新型气象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气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专家队伍。
(六)强化督促考评工作。根据《广东省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发挥气象现代化指标的目标导向、检测诊断和考核评价功能,定期考核通报目标完成情况,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