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在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企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7 13:33:34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市长 唐豪

(2002年1月25日)


同志们:

  省1月16日召开了全省著名商标颁证大会,我市的“银港”、“吉荣”、“顺达”、“鹏运”、“康美”、“雷伊”、“榕江”7件商标榜上有名,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这是我市新年伊始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大事,也是我市经过去年“两大整治”之后,重树信誉、重塑形象的一件实事。对此,我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去年以来,我们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争创了7件著名商标,可以说是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此之前,也就是建市以来八年多的时间里,我市的著名商标仅仅有1件,而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就评选上7件著名商标,使全市的著名商标达到了8件,这的确很了不起,也非常来之不易。其中除了有省工商局的大力支持外,更离不开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企业家们的锐意创新。刚才,振南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绍徐同志宣读了表彰奖励决定,企业代表也发了言。大家都讲得很好。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商标工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商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水平。一个地区注册商标的多少,特别是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数量的多少,从一个侧面代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批叫得响的商标,就难以形成或带动具有经济发展优势的产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质量好的商品、没有知名度高的商标,就难以占领和开拓市场。因此,注册一批商标,创一批名优商品,可以起到兴一批企业,富一方经济的良性效应。我们今天之所以把会议的规模开得这么大,把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请来,就是希望大家明确这一点,促使各地都把商标工作重视起来,并下大力气抓上来,把我市的商标事业不断推上新台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其次,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从一个企业来说,商标是企业的“软黄金”。在现代社会中,商标和企业设备、厂房等一样,是企业全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比企业有形资产更重要的资产。美国特拉华公司的“可口可乐”商标,被估价30亿美元,占公司全部资产的75%。该公司曾经夸口说,即使其企业一夜之间被化为灰烬,也不会大伤元气,只因为该公司拥有一个世界驰名的“可口可乐”商标。这正是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商标,具有强烈的商标意识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三,商标是企业的信誉标志。商标特别是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从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了企业的信用。认定著名商标,就是对符合一定条件企业的商标信誉和产品声誉进行确认,并赋予企业著名商标权益,使之成为提升企业信用的重要手段。可见,创立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就是企业为提升信用对商标战略的有效运用,是企业提升信用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第四,商标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锐利武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竞争既是质量与价格的竞争,同时也是企业知名度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商标就是市场份额。商标被消费者接受的迟早,反映了商品占领市场的迟早;商标名气的高低,反映了商品在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商标是否著名、驰名,反映了商品竞争能力的强弱。一件相同的产品,是不是名牌商标,身价大不一样。为什么?就是因为名牌商品含有一个商标的成本在里头,这正是商标价值的体现所在。

  第五,争创商标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当前,市场经济秩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商标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那么,为什么假冒侵权行为会屡禁不止,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商标法制观念不强。试想,如果全社会的商标意识提高了,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知名商标,又何需去假冒、仿冒别人,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又何尝不能得到有效制止。

  二、抢抓入世契机,进一步实施商标战略,加快发展经济步伐

  我市的商标工作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去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整体而言,仍处在较低层次,特别是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仍然不浓,商标的总量与我市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全市的注册商标数量只有4714件,按商标数与企业数的比例计算,平均每14户企业(个体户)才拥有1件注册商标。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企业家要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争创品牌商标,促进企业发展。

  一是要把创立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作为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信用的重要途径。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要以此为新的起点,向新的目标进军,再创佳绩,争创驰名商标;开拓国际市场,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品牌。全市企业都要重视运用商标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商标成为提升企业信用、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地方经济重信用、塑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要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充分发挥商标名牌作用。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入世带来的挑战要有足够的估计。而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认真实施商标战略,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高质量,改善服务,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目前我们正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面对的是日趋激烈的、更高级、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竞争。与这种国际化的竞争相适应,我们亟需一批富有海外市场竞争经验、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市场信誉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我希望这次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和市知名商标的企业,要充分发挥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名牌作用,以商标为龙头,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使揭阳企业屹立于众多竞争对手之林、立于永兴不衰之地。

  三是要自觉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保护力度。全市企业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企业自我保护和社会保护相结合的商标专用权保护机制,不断增强商标保护力度,扩大商标保护广度,切实使我市企业“实施商标战略,争创名牌商品”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为揭阳重树信誉、重塑形象,信用立市,品牌兴市,实业强市,振兴揭阳经济而共同努力。

  三、加强扶持,优质服务,推进我市商标事业上新台阶

  商标工作涉及面广,影响效应大。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发展,还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为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继续重视支持我市的商标工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把我市的商标事业继续推向深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积极培育注册商标。原则上全市生产型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通过宣传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商标,特别是支柱行业、重点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商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我市的资源优势,对一些独具特色的青柑、青梅、荔枝等农产品,以及五金、塑胶、不锈钢、石板材等产品,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注册商标。今年,要在再次认真组织发动、评选市知名商标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荐我市的注册商标参加全省著名商标评选活动,力争全市涌现出更多的著名商标,并借此形成驰名省内外的商标群体。

  2、广泛开展宣传商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重新修订并公布实施后的第一年。各级新闻媒介和工商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宣传专栏,举办宣传讲座,广泛宣传商标有关法律法规,讲解商标基本知识、商标注册申请与审查程序、商标专用权保护等内容,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重视商标工作,为发展商标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切实保护注册商标的合法权益。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维护企业注册商标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发挥好“主渠道”作用,以保护商标专用权为核心,严厉查处各类商标侵权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一是要通过对生产、流通和商标印制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强化商标使用行为的监督管理。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商标侵权现象严重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商品,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商标侵权案件要及时立案,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介曝光,震慑经济违法分子。二是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完善注册商标保护工作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认真受理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诉。要参照其它省、市的做法,制订《揭阳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确定一批重点商标,实施重点保护,并与有关企业签订“保名牌打假冒”协议书。三是要规范商标许可使用行为,做好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工作,严格管理,堵塞漏洞。

  4、提供优质服务,做好商标管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结合实际,根据市场行情、产品特点、消费心理等情况制订商标战略,确定商标发展目标,在商标的选择、使用、管理和权利的保护等方面予以指导。要从企业登记、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方面,对有注册商标的企业,特别是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以及那些有资源优势和特色并具有市场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企业有更大的发展。要通过采取建立商标指导联系点和联络员制度等办法,加强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商标工作的新路子,以点带面推动我市商标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要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和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商标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推进我市商标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