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 李清
(1997年3月10日)
同志们:
今天是由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第一次社会保险工作会议,主题是传达省的会议精神,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为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刚才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作了发言,大家都讲得很好。我下面综合大家的意见谈点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认识我市社会保险形势
去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在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偏紧的情况下加速发展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前年增长19.3%,物价增幅低于调控目标,改革开放迈出较大步伐。我们取得这样的建设成就并保持了社会稳定,是与社会保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分不开的,是与我们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保险这张“安全网”的保障作用分不开的。
几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全市社会保险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目前全市九个县(市、区)都成立了社会保险事业局或管理机构,去年7月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更名为社会保险管理局,赋予行政管理职能,并升格为正处级单位,这标志着我市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初步确立。二是社会保险改革逐步深化,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各项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去年底止,全市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单位达2895个,在职职工达11万余人,覆盖面由原来的国有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逐步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三资企业、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时工伤保险范围也有所扩大,去年参加工伤保险单位409个,职工2.7万人。三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得到加强,调剂功能逐步增强。这两年受经济环境偏紧影响,我市多数企业生产经营较困难,但各县区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收缴,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仍然取得较好的效果,去年全市征收的保险金4182万元,比前年增长23%,五年来平均每年递增18%。同时,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险基金的发放良好,各项基金收支基本平衡,较好地发挥了调剂功能。这两年,我们为一大批特困企业、破产、停产企业的职工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生活保障,为企业发展生产创造了必要的外部环境。
上述情况表明,社会保险工作在维护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保险整体形势是好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市社保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未能有效拓展。目前各县(市、区)部分供销单位、二轻单位和多数乡镇企业、集体企业职工未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多数三资企业职工和私营、个体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二是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率低,拖欠严重,威胁着社会保险功能的发挥。全市不少县(区)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收支出现赤字,十多年积累的养老保险基金已近耗尽。据去年底统计,全市历年拖欠的养老保险基金总额达3395万元。仅1996年就拖欠832万元,共有单位569个,拖欠的单位比例高达20%左右。三是社会保险内部管理水平低,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全市实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三年,但至今仍有揭东、东山、榕城执行老办法,一些实行了新办法的县(市、区),执行起来也走了样,难以与全省接轨。在管理体制上,还有一些县(市、区)机构名称和职能不统一,仍是隶属劳动局管理的“社会保险局”(二级局),有些县(市、区)还是劳动局属下的“社会保险公司”。这影响着政府赋予的行政职能和业务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此外,我市社会保险运作仍存在社会保险执法水平低,措施不力和人们的社会保险意识不强等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仍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我们既要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当前社会保险工作的严峻形势,这样才能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确立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才能下决心,花力气,加快我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加大力度,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
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已确定,社会保险工作要紧紧围绕“稳中求快,有效增长”的工作思路进行,稳步推进以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保险的改革,着重抓好扩大覆盖面和基金征收工作,强化内部管理和基金调剂功能,为我市改革、发展与稳定服务。根据省的精神,结合我市情况,我就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提出几点意见:
(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险工作的领导,把社会保险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改革任务,加强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把全市社会保险事业推上新的台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十分突出,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大。这是因为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分离出大批企业职工进入社会,同时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的老龄化,原有国有企业和老的集体企业职工呈现萎缩趋向。就我市来说,离退休职工人数以每年平均2-3%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社会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基数大,基础差,政府能够承担的能力十分有限,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险工作跟不上,将会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危及着社会的稳定。所以,社会保险问题不仅涉及经济生活方面,更重要的是涉及人心稳定的问题,是事关大局的问题。各级政府领导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社会保险的重要意义,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履行社会保险的重要责职。具体来说,要认真按上面要求,结合当地情况,组织制定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实施方案,把改革摆上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要根据社会保险涉及面广、部门跨度大、政策性强的特点,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社会保险改革的顺利进行。另外,分管社保工作的领导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抓住当地社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帮助社保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社会保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千家万户,任务十分艰巨,单靠保险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这二年我们将社会保险的管理职能从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集中到社会保险管理局统一负责,各部门都比较支持这一改革,虽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没有理顺,我希望各部门要加强协调,互相沟通,把工作进一步理顺。另外,目前一些县(市、区)在理顺社会保险隶属关系上步子慢了一些,要跟上来,按省和市编委的文件精神,尽快建立起由政府直接领导的“社会保险管理局”。以便于推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局的行政管理职能。
人们的社保意识淡薄是影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深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要在宣传教育方面下功夫,各新闻单位要大力支持,社保部门要深入基层。五月份可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社保宣传周活动,请市社保局制定方案,精心组织,以进一步扩大宣传声势,提高宣传效果。
(二)要抓住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大力度,逐个击破。
1、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社会保险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保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总的看来,目前我们的覆盖面仍较窄,新的领域拓展不够。国有企业好一些,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占65%,而集体、私营和个体工商户绝大多数还没有参加保险。在我们这个以多元化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地区来说,非国有经济比重占大头,如果社会保险抓不住这个大头,我们的工作就永远上不去。去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已讨论决定:“要强化推行企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有企业(包括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都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因此要下决心抓住非国有企业这个关键,加强领导,通力协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各方面工作,研究可行的措施,不断拓展这个领域的社保工作,争取今年有新的突破。同时要组织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认真执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规定,全市这么大的范围,目前工伤保险人数不到3万人,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
去年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职工失业保险暂行规定》,但这项改革进展较慢,全市国有企业职工有25万多人,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55万多人,但到去年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总数只有5万多人,这个覆盖面太窄。目前我市失业保险业务还在劳动部门,要尽快理顺关系,移交到社会保险局统一管理,要加强对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监控,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劳动力调整和社会稳定服务。
2、积极抓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
社会保险基金拖欠严重是当前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仅市直13个企业拖欠金额就达800多万元。如果保险金收不上来,老本吃光,政府那里找钱去调剂,到时离退休职工就会走上门来。所以各级领导和保险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保险金拖欠原因有多方面,有受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企业经营困难的影响,有历史欠债的原因,但也有部分企业负责人严重地存在短期行为,不顾职工权益,采取多开银行户头、瞒报和少报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等,逃避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这种行为是不能容许的,要依法查处。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职工要用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把基金收缴作为今年的首要工作来抓。要总结推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把任务分到各主管部门,分解到各单位和各岗位,实行基金收缴目标责任制,做到“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加强部门配合,就一定能提高保险基金的收缴水平。希望大家回去后,从大局出发,认真研究落实,切实抓好这个问题。
(三)抓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增强社会保险的调剂功能。管好用好各项保险基金是党和人民赋予社保部门的责任。必须按上级有关规定,把保险基金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过去我们不少地方由于法制观念不强,缺乏经验,曾出现乱用保险基金,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同志们,保险基金是人民救命钱、保命钱,管好用好保险基金“责任重手泰山”。所以社保部门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审计,确保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真做好保险待遇的发放工作。另外,目前仍有一些县(市、区)执行老的社会保险制度,应该尽快纠正过来,坚决按省83号文和市政府11号文的有关规定执行,只有统一起来,才能与省衔接,发挥保险基金的调剂功能。
三、加强社会保险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的社会保险队伍是发展我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关键。因此,各地要重视队伍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是社保部门的同志要加强学习,搞好培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二要协调好各种关系,增强服务意识。社会保险涉及面比较广,一方面,各部门要支持社保工作;另一方面,社保部门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多与有关部门互通情况,加强联系,求同存异。由于社保工作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要善于深入实际,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保险行业的新形象,给职工和企业亲切感、回归感、安全感,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发展起来。
同志们,社会保险工作责任重大,党和人民把这项关系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的工作托付给各位分管领导和各社保部门的干部职工,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进,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子孙后代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