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府〔1997〕8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揭阳市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揭阳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揭阳市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预案
“做好减灾工作,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是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市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尤以热带气旋(旧称台风)、洪涝灾害发生最多。做好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是全市人民极其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认真做好防汛的思想、组织(队伍)、物料、责任和措施五落实,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确保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根据省防总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揭阳市地理位置、防灾抗灾设施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5°36'20"至116°37'39",北纬22°53'00"至23°46'27"。现辖榕城区和揭东、惠来、揭西县,代管普宁市(县级),总面积5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6万公顷,人口491.94万人。揭阳境内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榕江、练江、龙江和雷岭河、鳌江、西石湖、铭湖7条。榕江发源于陆丰凤凰山,自西南向东南横贯揭阳境内,至牛田洋注入南海,流域面积4408平方公里,主流长度175公里,其中揭阳市境内流程133.7公里,集水面积2800.87平方公里。榕江一级支流有上砂水、横江水、龙潭水、石肚水、经富水、洪阳河、北河7条。二级支流有灰寨水、新西河、枫江3条。三级支流有车田水1条。其一级支流北河为榕江最大支流,发源于丰顺县桐梓洋,自丰顺龟头村入揭阳境内,至揭东炮台双溪嘴汇入榕江,流域面积162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92公里,其中揭阳境内流程50公里,集水面积647平方公里。练江发源于普宁市寒妈径,过普宁境内经潮阳海门注入南海,流域面积1353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2公里,其中本市境内流程31公里,集水面积500.43平方公里。龙江发源于普宁南水凹,经惠来南海哨所注入南海,流域面积1164平方公里,河流长度82公里。海岸线长82公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兴建了一大批防洪基础设施,共有山塘水库1539座,总库容11.5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龙颈(市管)、石榴潭(惠来县管)]和中型水库18座(揭东2座、惠来7座、普宁5座、揭西1座、市直3座),小(一)型水库92座,小(二)型及以下水库山塘1427座,江海堤围154条,总长度902公里,捍卫耕地面积5.32万公顷,人口158.05万人;其中捍卫万亩以上江海堤围24条,长370公里;水闸424座,其中大中型水闸35座。全市这批防灾基础设施的建成,为抗御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出现超标准的暴雨洪水和受热带气旋袭击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防灾抗灾的任务也将越来越重;而我市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运行时间长,标准低,险工隐患多等问题。提高我市水利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需通过制定防热带气旋防特大洪水预案,落实防灾抗灾各项措施,尽最大努力把热带气旋、洪水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我市热带气旋、洪涝灾害发生情况及其预测风险图表
据汕头水利志记载,新中国后至1985年36年间,潮汕地区几乎年年都有洪涝(1967、1971两年例外),大小共发生75次,其中热带气旋引起的29次,平均每年2.1次,属全区性40次。1954年至1984年在潮汕地区登陆的热带气旋共14次。平均每2年1次,加上受附近登陆的热带气旋影响,每年通常出现2至6次,热带气旋登陆前后一般随带强度很大的暴雨,如遇大潮,还会造成海潮上涌。1969年7月28日在潮阳至惠来之间登陆的强台风,中心风力12级以上(最大风速达53米/秒),造成全市性的特大风潮水灾害,损失十分严重。1970年9月14日在惠来至海丰登陆的强台风,带来特大暴雨,造成榕江特大洪水,横江水库垮坝,受灾惨重。1986年7月11日在惠来神泉港登陆的8607号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市长达33小时,并带来特大暴雨(龙颈水库龙岭站11日24小时降雨量689毫米),榕江南河各站普遍超过警戒水位(东园站12日超过警戒水位3.15米),造成河堤多处决口,损失惨重。1993年9月10日在惠来靖海登陆的台风,袭击本市时间长达9小时,强度强,破坏力大,并伴降暴雨到特大暴雨,全市一市三县一区全部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2.6亿元。
根据本市历史发生的热带气旋、洪水灾害情况,风灾分别按8至9级、10至11级和12级及以上风力三个等级;洪水分别按20%(五年一遇)、5%(二十年一遇)和2%(五十年一遇)三个频率预测造成灾害的范围、损失程度,用表、图例表示。详见附表一:揭阳市热带气旋洪水灾情预测表,揭阳市受热带气旋影响区域图。
三、大中型水库出险时人员安全转移计划
当水库一旦出险时,将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做好水库下游人员安全转移计划。
(一)龙颈上、下水库:上库总库容16645万立方米、下库总库容2953万立方米,水库出险时下游必须转移人数97762人。其中:五经富镇20000人,转移地点,建中管区向大宁转移,经富一村至六村向虎尾栋转移,经富七村野八村向五村山宁转移,中和管区向庵背山及九岭转移,联和管区向三坷、溪山、径埔山转移;京溪园镇16036人,转移地点:元墩管区向柑场、大坪埔山转移,美德管区向窑山背转移,上陇管区向山头塘山、学校园山转移,新联管区向石湖山、佛子岭转移,中联管区向沙坝港山、蛇头山转移,京溪园墟向镇政府转移;塔头镇20585人,转移地点:潭溪管区向轴承厂转移,塔头管区、塔头墟、新光管区向麻袋厂转移,阔园管区向蟹地山转移;东园镇15522人,转移地点;桃围管区向伯公山、金交椅转移,东园管区向东园中学转移,赤岩管区向赤岩山转移,古福管区向园山顶转移,四联管区向后港山转移;棉湖镇8950人,转移地点:甲埔管区向糖厂转移,下浦管区向里沟后山转移,境潭管区向糖厂、粮仓转移;凤江镇16669人,转移地点:凤北管区向双山转移,赤新管区向虎山转移,鸿西、洪湖、鸿江、鸿新、莪萃管区向飞鹅转移。
(二)石榴潭水库:总库容11080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80757人,其中:隆江镇81138人,溪西镇36724人,南海乡10353人,东埔场7474人,东陇镇45068人。转移地点:岗前狮山、溪西雨山、南海、东埔文字亭山、东陇鸡笼山。
(三)大北山水库:总库容4913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76457人,其中:南山镇8144人,转移地点:双喜岽、大溜岽、且塘山、大排山、分坷督、屠牛岽、后径山、关西岭、南山寨、大埔垠、纪念亭、下科山;灰寨镇28869人,转移地点:斜黄山、老径油库、老宫林寨、灰龙老寨后、上坝下岩后、后洋村后、河边村后;大溪镇12800人,转移地点:渔梁、井美、大东、溪新附近山坡;钱坑镇23000人,转移地点:尖尾山、东路头山、月地岭山、钱西瓦厂、石龙庵、山虻地、庵坑、塔尾埔;金和镇20500人,转移地点:老爷山、石牛埔山、飞鹅山、西山、大寨后山、新堂山、李山、搏地山;凤江镇59500人,转移地点:阳西大浮山、阳西双山、赤新虎山、飞鹅山;棉湖镇23644人,转移地点:糖厂后、东坑场、上浦山、厚埔山、贡山。
(四)横江水库:总库容7043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53328人,其中:河婆镇转移地点:山子角、蚁埔科、老糖寨、长排山、乌石榴、铜厂山岭、下春、后山、伯公龙、后埔岗、大岗山、岭丰山、三孚岗山、暗井唇、舒山下、庙山下、陶厂、新寮山头、瓷厂、河婆中学、溪西山、客潭山、党校、庙山下;坪上镇转移地点:岭下初、岭子园、马鞭山、径子排、背岭、赤岭、九斗岭、后文台。
(五)新西河水库:总库容5958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60000人,转移地点:新亨镇范围内的群众向罗山转移;锡场镇范围内的群众往206国道以北的高地转移;月城镇的群众往罗山及就近的高地转移;桂岭镇范围内的群众往大头岭转移;霖磐镇范围内的群众往南塘山转移。
(六)翁内水库:总库容1288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50000人,转移地点:向附近山地转移。
(七)镇北水库:总库容1260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5350人,转移地点:网地埔、虎头山、寨仔山。
(八)顶溪水库:总库容2725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6000人,转移地点:镇中学山顶、东铺村后山顶、下清村前沙龙顶、四石村后高山顶、新建村社水轮泵堤顶。
(九)蜈蚣岭水库:总库容2976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20000人,转移地点:榕石山、赤山院、寨仔山。
(十)船桥水库:总库容1591.1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6850人,转移地点:龙鞍山、后背山、村侧山、村后山、风筝山。
(十一)尖官陂水库:总库容2525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0200人,转移地点:头寮地龙顶、尾寮山顶、黄光山、马烧塔山、邦山地龙顶斜尾岭。
(十二)葫芦潭水库:总库容为1906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3820人,转移地点:关门山车站后、西畔岭、镇政府后。
(十三)古杭中水库:总库容1850万立方米,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8000人,转移地点:石路隙、风吹山、仕刀村后。
(十四)白沙溪、汤坑水库:白沙溪水库总库容1145万立方米、汤坑水库总库容3339万立方米。水库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85000人,转移地点:塔龙山、西埠寨后山、双峰、下架山、大长陇山、笔架山、石港山、小北山、洋尾山、旧地山。
(十五)三坑上水库、下三坑水库:三坑上水库总库容1646万立方米,下三坑水库总库容1765万立方米。水库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105000人,转移地点:平头岭、无头山、打铁寨山、龟山、流沙及三层以上楼房。
(十六)金山洞水库:总库容1021万立方米,水库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3000人,转移地点:下游大池农场、里湖镇及揭西县钱坑镇各管区可按实际各自向附近的山头转移。
(十七)河峯水库:总库容1674万立方米,水库出险时必须转移人数8000人。转移地点:河水村后山、炉下村后山、三级电站后山、良田乡政府后山地。
四、防洪调度方案
(一)主要江河水库联合防洪调度方案
1、榕江流域库河联合防洪调度方案
榕江南河是榕江的主流,流域面积2903平方公里,流域内设有大水坑、富口、河婆、东桥园4个水文(位)站,东桥园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2016平方公里,是榕江南河库河联合防洪调度的中心站。流域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23座,总库容29964万立方米,集水面积600.7平方公里,占东桥园水文站上游集水面积的29.8%。水库的蓄泄,直接关系到榕江南河的防洪调度,关系较大的有龙颈、横江两座水库,榕江南河东桥园水文站安全过水流量3000秒立方米,支流五经富水安全过水流量1500秒立方米,横江水安全过水流量800秒立方米,库河联合防洪调度河道安全过水流量以此控制,按P=2%、P=5%、P=10%考虑,调度原则是:水库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常遇洪水尽量减少下泄量,排放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设法与区间洪峰进行错峰,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调度程序为:龙颈水库、横江水库、河婆水位站、东桥园水文站负责单站预报(包括最高洪水位、洪峰流量和供水过程线预报),提出单站的防洪调度方案,上报市三防指挥部,由市三防指挥部综合后进行库河联合调度指挥,具体调度方案详见附表二:榕江南河库河联合防洪调度表,附表三:榕江南河主要测站H6、H12、H24、H72小时降雨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2、龙江流域库河防洪联合调度
龙江流域地处粤东沿海,北倚大南山,南临南海,地跨惠来、普宁、陆丰三县(市),流域集水面积1164平方公里,设在中上游的磁窑水文站,上游集水面积82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高埔水和崩坎水,高埔水设有青湖雨量站,崩坎水设有南阳、大水坑、崩坎三个雨量站。流域内有大型水库1座(陆丰龙潭)、小(一)型水库9座,控制面积232.9平方公里,占磁窑水文站控制面积的28.4%,总库容20424万立方米,水库的蓄泄直接影响龙江河的过水,关系最大的是龙潭、巷口两座水库。龙潭水库集水面积156平方公里,总库容13100万立方米;巷口水库集水面积59.2平方公里,总库容215.2万立方米。两座水库集水面积占龙江流域集水面积的18.5%,在龙江流域库河联合调度中起主导作用。而龙江目前安全过水流量为2500秒立方米、龙江流域库河防洪联合调度以此考虑。具体调度方案为:在保证龙潭、巷口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水库的蓄洪、限泄、错峰作用,在龙江堤防未全部达标之前,10年一遇洪水,龙潭、巷口两库总泄量控制在200秒立方米以下,超过10年一遇以上洪水,采取错峰和控泄。龙江堤防加固达标后,10年一遇洪水,两库总泄量控制在900秒立方米以下,超过20年一遇洪水、两库总泄量超过600秒立方米,采取错峰。具体防洪调度方案详见附表四:龙江流域库河联合防洪调度表。
(二)大型水库防洪调度方案
龙颈上库和石榴潭水库是我市两座大型水库、其防洪调度方案详见附表五:龙颈上库、石榴潭水库调洪演算成果表。
(三)中型水库汛期拉制运用计划
全市现有中型水库18座,防洪调度方案详见附表六:揭阳市大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表。
五、防热带气旋洪水组织机构设置及责任制
(一)市防热带气旋防洪组织机构设置及责任制
市设立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指挥部设指挥1名,副指挥5名,成员若干名。指挥由市长担任,副指挥分别由分管农口副市长、军分区司令员、协助分管农口副秘书长、农委主任、水利局长担任。成员分别由计委、经委、建委、财办、无线电管理处、宣传部、气象局、民政局、财政局、交委、邮电局、电力工业局、公安局、农业局、海洋与水产局、卫生局、保险公司、驻揭53504部队、53507部队、武警支队各1位负责人参加。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市三防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全市防热带气旋、防洪、抢险工作。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了解、掌握和分析气象、雨情、水情、风情、险情、灾情及其变化情况,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并下达指挥部的决策和指令。办公室下设16个组,各组的设置及职责是:
1、气象组:由气象部门组成,气象局长任组长;负责做好天气预报,及时提供降雨、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有关信息;
2、水文组:由水利、水文部门组成,水利局1名副局长任组长;负责提供雨情、水情、风暴潮水位的预报和实况;
3、通讯组:由市无线电管理处和邮电部门组成,市无线电管理处主任任组长;负责确保三防通讯系统畅通和电报、电汛的及时传递;负责排除对三防无线电通讯的一切干扰源;
4、治安交警组:由公安、武警组成,公安局长任组长;负责在防灾、抗灾、救灾期间的治安安全和交通畅通;
5、物资、粮食供应组:由商业、粮食、供销、石油、物资等部门组成,财办主任任组长;负责在防灾、抗灾、救灾期间所需的物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6、卫生救护组:由卫生部门组成,卫生局长任组长;负责救灾医疗队伍的组织和灾区的防疫、治疗工作;
7、电力供应组:由电力部门组成,电力工业局长任组长;负责防灾、抗灾、救灾的用电和各级三防指挥部办事机构的用电。
8、水利工程组:由水利部门组成,水利局1名副局长任组长;负责水利工程的安全检查与抢险技术指导;
9、城乡房建组:由建设、教育部门组成,建委主任任组长;负责城乡房屋、校舍、厂房和在建工程的安全检查,组织危房人员的安全转移和排除在建工程的不安全因素;
10、交通运输组:由交通部门组成,交委主任任组长;负责抢险救灾车船调度和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组织抢修水毁道路;
11、抢险救灾组:由人民解放军驻揭部队、武警部队、预备役部队、基干民兵、抢险突击队组成,由军分区参谋长任组长,负责组织驻揭部队、武警、预备役部队、民兵及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人员抢险救灾;
12、宣传组:由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单位蛆成,宣传部长任组长;负责报道防灾抗灾的工作;
13、民政组:由民政部门组成,民政局长任组长;负责及时掌握灾情,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14、海洋与水产组:由海洋与水产部门组成,海洋与水产局长任组长;负责组织渔船回港避风和水产抢护工作;
15、农业组:由农业、林业部门组成,农委主任任组长;负责农、林、果等农作物的防护、抢收和复产工作;
16、综合组:由政府办、三防办、民政等单位组成,政府办主任任组长;负责气象、水文、灾情的收集、综合、整理和上报工作。
(二)各县(市、区)设立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由各县(市、区)的县长(市长、区长)任指挥,其他领导成员由各县(市、区)自定。在市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辖区内的防热带气旋防洪指挥工作。
(三)大型水库(龙颈上库、石榴潭水库)设立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所,尤颈水库由分管农口的副市长任指挥;石榴潭水库由惠来县分管农口的副县长任指挥。在工程上一级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本工程的防热带气旋防洪指挥工作。
六、防预、抗击热带气旋洪水行动措施
(一)预计热带气旋二至三天内在福建南部至汕尾一带登陆,对本市有影响时:
1、由市气象部门发布热带气旋报告;
2、市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向市三防指挥部领导报告,向各县(市、区)、市直各职能部门发出作好防预热带气旋的准备工作;
3、由市农业、林业部门负责动员、组织群众抢收成熟的农作物和做好未成熟农作物的防护工作;
4、由市海洋与水产部门通知出海船只回港或往就近港口避风;
5、由市水利部门组织检查水利设施:加强巡查,抢修安全有问题的防洪工程,落实在建水利工程的防护措施;
6、由市建设、教育、工业等部门组织对危房、厂房、校舍及在建工程的检查、采取防御措施。
(二)预计热带气旋一至二天内在福建南部至汕尾一带登陆,并对我市有较大影响时:
1、由市气象部门发布热带气旋警报。
2、市三防指挥部向市主要领导报告,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抓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部署防预、抗击的具体工作;
3、由市海洋与水产部门督促尚未归港船只迅速归港,检查归港船只防护情况;
4、由市农业、林业部门组织群众突击抢收已成熟的水稻及其他农作物,来不及抢收和未成熟的,采取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损失;
5、由市建设、教育、工业等部门做好危房及危险区域的安全转移的具体部署;
6、由市水利部门做好水库山塘、堤围涵闸、电动排灌站等防洪排涝准备工作。
(三)预计热带气旋24小时内对我市有严重影响时:
1、由市气象部门发布热带气旋紧急警报;
2、各级领导立即亲临第一线,指挥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
3、防热带气旋防洪抢险队伍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做好抢险准备;
4、市广播、电视、报社等宣传单位及时报道热带气旋、暴雨、暴潮情况和防范措施;
5、市电讯机务人员严守岗位,优先保证各级三防指挥部门通话。邮电、供电、交通等部门加强对线路、道路的防护,保持线路、道路畅通;
6、市卫生、民政部门组织好救护队伍,做好对受灾群众救护的准备工作;
7、市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库山塘、堤围涵闸的巡查防守,落实防洪排涝措施;
(四)预计热带气旋在12小时内将正面袭击我市时:
1、由市气象部门发布热带气旋特急警报;
2、把抗击热带气旋工作作为全市首要任务来抓,动员组织全市人民投入抗击热带气旋战斗,防热带气旋防洪抢险队伍到位,随时准备投入抢险;
3、对将受热带气旋正面袭击的中心区域,做好重要物资和人畜的安全转移及救护准备,学校暂停上课;
4、市邮电、供电、交通等部门组织好突击抢修队伍,随时出动抢修受破坏的线路、道路;
5、如遇水库山塘、堤围涵闸等防洪设施出现险情造成对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严重威胁时,迅速动员群众做好转移准备,并做好疏散路线、地点的安排。当险情不能排除时,组织群众撤离险区。
七、防热带气旋解除警报及救灾复产
(一)发布解除消息
当热带气旋减弱成低气压,江河水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时,由市气象部门发布解除消息,市三防指挥部通知各县(市、区)三防指挥部、市直单位解除防热带气旋、防洪工作并转入救灾复产。
(二)救灾复产
1、各级领导赶赴灾区组织救灾复产,安定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
2、由各级指挥部迅速核实、统计、综合上报灾情;
3、各级民政、卫生等部门组织抢救伤病员,优抚死难者,加强灾区防疫工作、预防病疫流行;
4、各级职能部门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毁防洪工程,修复被破坏的电讯线路、供电线路、公路、桥梁和民房、校舍、厂房等;
5、发动群众采取措施,排渍除咸,洗苗追肥,扶正培土,加强农作物管理;
6、组织各行各业支援灾区恢复和发展生产;
7、总结经验教训,对在防热带气旋、防洪斗争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表彰。
附表一 揭阳市热带气旋、洪水灾情预测表
灾情 名称 |
热带气旋灾情 |
洪水灾情 |
附表二 榕江南河库河联合防洪调度表
河 道 安 全 泄 量 (秒立米) |
主流东桥园水文站3000秒立米;支流五经富水1500秒立米;支流横江水800秒立米。 |
说明:东桥园水文站洪峰流量不包括龙颈、横江两水库的排洪流量在内
附表三 榕江南河主要测站H6、H12、H24、H72小时降雨量频率计算成果表 单位:毫米
附表四 龙 江 库 河 联 合 防 洪 调 度 表
堤围 状况 | 中下游道 安全泄量 (秒立米) |
现 状 | 2500 |
计划加固 完成后 | 3160 |
附表五 龙颈上库、石榴潭水库调洪演算成果表
调洪原则 |
P = 20%、P= 10%、P = 5%均采用控泄方式,控制泄量以调洪后最高洪水位不超过设计洪水位为原则。 |
自 由 泄 洪 |
附表六 揭阳市大中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