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在全市水果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来源:揭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3 16:18:0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副市长  杨俊桓

(一九九五年七月五日)


同志们:

  为加快我市水果生产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市水果生产向“三高”的方向发展,市政府决定在惠来县召开这次全市水果生产现场会。同志们通过参观了惠来县荔枝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现场,听取了惠来县、普宁市发展荔枝、青梅生产的经验介绍以及惠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田建伟同志畅谈“发挥技术才能,敢走承包种果之路”的体会,看到了我市水果生产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惠来、普宁发展水果生产的做法和经验总结起来有五条:一是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领导;二是选准发展方向,认真搞好规划;三是财政导向,多方集资;四是部门挂钩办点,以点带面;五是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要求大家回去之后认真学习和借鉴,把我市的水果生产推向新的水平。现在我就我市水果生产有关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水果生产的现状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揭阳地处南亚热带,发展水果生产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这一特点,结合我市人多地少、宜果山坡地多的实际,始终把水果生产作为揭阳“三高”农业的重点来抓。通过几年来上下共同努力,全市水果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总产值占种植业的四成多

  全市现有水果面积102.83万亩(结果面积66.09万亩),比建市前的1991年增加6.29万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37.21万吨,比1991年增加8.44万吨,分别增长6.5%和29.3%;预计今年水果产量比去年的30.12万吨增长23.15%。目前我市已建成粤东地区最大的柑桔、荔枝、青梅、青榄、果苗、果品加工的生产基地,特别是普宁市青梅的面积和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一,最近被中国农学会授予“青梅之乡”的称号。

  (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在发展水果生产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胆调整水果的种类和品种结构,促进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近年来,各地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水果市场供求消长规律,看到柑桔逐年货多价低,而青梅、荔枝、龙眼、橄榄供不应求的趋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快青梅、荔枝、龙眼、橄榄四大水果的发展。在品种安排上坚持鲜食与加工品种结合,早、中、迟熟品种搭配。目前荔枝、橄榄、青梅已超过或接近柑桔的种植面积,荔枝种植面积已突破20万亩大关。荔枝、青梅、青榄、龙眼四大名果的产量逐年增加,其经济效益已大大超过柑桔、香蕉而引起广大果农的青睐。例如:惠来葵潭、华湖的荔枝基地,普宁大坝的青梅基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三)规模化经营,区域化生产态势逐步形成

  各地坚持立足当地生产环境,根据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做到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相对集中,连片开发。惠来、普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例如:惠来县以红山为中心的12万亩荔枝基地,普宁市以南阳山中心的近8万亩青梅基地。还有普宁市的青榄,揭东、榕城区、渔湖的香蕉,都形成万亩连片的.生产基地。荔枝、青梅、生柑、青榄、香蕉、龙眼六大水果区域化生产的格局逐步形成。

  (四)推广良种良法,科技兴果步伐加快

  良种良法的水果生产向“三高”方向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发展水果生产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兴果的方针,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普及工作,促进水果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我市在积极推广“软枝大粒”青梅、“古山二号”龙眼、“南三号”蕉柑、“冬节圆”橄榄等本地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一批良种。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我市引进各类名、优、稀、特水果共有十二类,六十多个品种,其中“妃子笑”、“水东乌叶”、“糯米糍”荔枝,“石硬”龙眼,“新加坡”杨桃,“威廉斯”香蕉等良种经示范表证,已推广到一定面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泰国柚、中华猕猴桃、芒果等部分品种在继续试验、示范、表证中。普宁市为了适应大力发展青梅需要,拟建立青梅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外青梅良种,惠来县四香场也建立了优稀水果的母本园。与此同时,我市各地还十分重视水果良法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例如:针对“糯米糍”荔枝好食无产量、十年九不收的这一课题,近年来,惠来县农艺师田建伟同志大胆探索,反复研究,在葵潭镇玄武曲石山,通过采取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环刈促花保果,花期干旱喷水增湿保果等措施,使七年生连片37亩“糯米糍”荔枝获得亩产创值超三万元的好收成。使栽培“糯米糍”荔枝的技术在我市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希望田建伟同志对“糯米糍”荔枝继续研究,争取更大的成就,在荔枝生产科研上的贡献赶上和超过叶钦海。还有我市农科人员,在橄榄矮化、密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有所突破,通过试验,成功地把橄榄的结果年限从8—10年缩短到3—4年。不仅如此,广大农科人员还不辞劳苦,上山下乡,深入到果园地头生产第一线,通过现场指导,办点示范,办班培训等形式,把先进技术推广、普及传播到千家万户。在技术推广上,坚持以矮化、密植、早结、丰产为核心,配合病虫害综合防治、控梢促花、保花保果等综合措施,为我市水果生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发展流通加工,加强产后服务

  流通是产品走向市场转化为商品的桥梁,加工是实现增值的手段。近年来,普宁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果品的流通加工,建立了洪阳、南径等一批大型的水果批发市场。普宁、揭东等地引进水果加工设备和工艺,形成有较强加工能力,能进行精深加工,延伸加工的体系。与此同时,采用股份制、联合经营、个体经营等形式,加快果品流通加工等产后服务,使水果生产既丰产又丰收,提高我市水果生产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我市水果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取得的成效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表现在水果生产缺乏强有力的宏观指导,资金投入不足;在品种上大路货多,名、优、稀、特品种少,科技人才缺乏;经营分散,规模小;管理粗放,造成结果迟和产量低,特别是良种良法的推广和流通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还很不配套。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促进我市水果生产再上新台阶

  根据揭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农业生产的特点,今后我市发展水果生产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柑桔、香蕉生产的基础上,加速荔枝、青梅、橄榄、龙眼四大水果基地的建设,形成具有揭阳特色的水果生产体系。目标是:到2000年全市水果面积达150万亩,总产量45—50万吨,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切实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首先要认识到水果生产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市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耕地少,山地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有山地面积416万亩,开发潜力大。目前,全市耕地面积仅有150万亩左右,要完成省粮食工作考评责任制下达我市面积280万亩,总产119万吨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更不可能在有限的耕地上大搞多种经营。因此,农业的开发必须在山上大做文章。我市有坡度25度以下的宜果山坡地192万亩,尚未开发利用100万亩以上,发展水果生产具有极大的潜力。希望各县(市、区)的同志务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要认识到我市发展水果生产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市地处粤东沿海,倚山面海,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岗地、台地、平原,地形多样,适于多层次立体开发和综合经营。二是地处北回归线两侧的南亚热带,光热水资源充足,十分适合亚热带和部分热带水果的生长。三是土壤类型多样,土质好,适应性广,宜果面积大。四是种果历史悠久,群众栽培管理经验丰富,形成一套独特的传统栽培管理技术。不仅为集约经营、而且为立体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五是区位优势明显。揭阳毗邻港澳,随着“水、陆、空”交通枢纽的形成,我市水果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更强竞争力。六是商贸流通和水果加工业比较发达。

  总之,揭阳发展水果生产,优势很多,关键在于认识,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地象惠来、普宁那样真抓实干,加强领导,走“三高”的路子,就能把我市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推动我市农业经济上新的台阶。

  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要把水果生产摆到“三高”农业龙头产业的重要位置上来,加强对水果生产的领导。一是要着手编制水果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水果基地的建设计划。二是要学习惠来县的做法,强化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五套班子和县(市)直部门挂钩办点,形成以点带面,星火燎原之势。三是要重视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示范要求县真办苗圃,搞主要水果“三高”生产示范点。四是要增加投入。要求县(市、区)每年在农发基金中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发展水果生产的种苗补助。五是要进一步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不断调动广大群众种果的积极性,促进我市水果生产向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

  2、合理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的特点是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相对连片,集约经营,提高效益。在这个原则下,各地在制定水果发展规划时,一是要把重点放在开发山坡地上,种果不占用耕地,做到一手抓“米袋子”,一手抓“钱袋子”;二是要发挥当地生态和地理优势,发展适宜当地种植的名、优、稀、特品种;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由于众多原因制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市水果生产还是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在具体种类布局上:惠来以荔枝、龙眼为主;普宁以柑桔、青梅、橄榄为主;揭东以龙眼、香蕉为主;揭西以橄榄、龙眼为主;榕城(包括试验区)以香蕉为主。揭西大北山、小北山,普宁大南山、南阳山的高寒山区,可1以发展柿子等温带水果。在确定水果种类的基础上,要注意早、中、迟熟品种的比例及鲜食与加工品种的搭配。在合理布局的同时,要做到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采取股份制合作、租赁、转让等各种经营形式,使土地向“大耕家”、“种果能手”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形成一县数品、一乡一品的生产格局。

  3、依靠科技,加快“三高”水果生产发展步伐

  发展“三高”水果生产,必须依靠科技。针对我市当前水果生产的实际,必须紧紧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现有果园的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目前,我市现有果园百万亩,但属于“三高”果园较少,普遍存在管理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把加强现有果园的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三高”水果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象惠来县四香场那样,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现有果园的改造、巩固上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象普宁市那样综合经营,立体种养,在果树下发展养鸡,解决肥源问题。同时对低产劣质的品种予以淘汰。要求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必须摸清现有果园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别不同情况,加以指导。指导的重点应该是新区、新园、新的水果生产专业大户、新发展的水果品种和面积比较大的商品基地、专业大户、连片种植水果生产带。

  (2)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市通过选育、引进、评定了“软枝大粒”青梅、“古山二号”龙眼、“水东乌叶”荔枝等一大批水果优良品种,为我市水果生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也应该看到,生产上存在优良品种少,大路货、常规品种偏多,推广良种进展和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不够快等问题。因此,今后要把良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作为发展“三高”水果生产的根本措施来抓。一是要加快已经鉴定评选的良种推广普及。二是要围绕名、优、稀、特,早(早结)、丰(丰产)、稳(稳产)、高(高效)的目标,继续通过选、育、引等途径,搜集良种资源,培育新的良种,加快我市水果良种化的步伐,提高果品的竞争力。三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繁育上的混乱现象,使果农真正种上良种壮苗。

  (3)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我市当前水果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水果科研机构,组织科技人员对我市重点发展的水果种类、品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攻关的重点是新引进良种的丰产稳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控梢保花保果技术。对不同品种有所侧重地推广一些新技术,如优质荔枝的促花保果技术,低产荔枝果园的改造技术,橄榄、青梅的矮化、早结、丰产技术,劣质荔枝、龙眼高接换种技术,柑桔、橄榄、荔枝的贮藏保鲜技术。

  (4)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水果栽培和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是当前我市水果生产的工作重点。各级党政要进一步健全农科推广服务体系,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上山下乡,通过办示范点,办培训班和现场辅导等多种形式,传播水果实用技术,尽快提高农民的种果技术水平。

  4、搞好流通加工,提高水果生产的经济效益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闽东南、赣西南、粤东经济协作区的中心。随着我市水、陆、空交通枢纽的逐步形成,果品流通中运输难、成本高的状况将有所改变,特别是7月1日火车货运已到揭阳,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区位明显、商贸流通业发达的优势,依靠能人的组织和引导,组织南果北运,开拓国内外市场,疏通果品的流通渠道。要尽快建成一批类似仙桥、洪阳的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尽快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解决卖果难的问题,保证广大果农既丰产又丰收。

  在搞好果品流通的同时,要着力抓好水果加工,达到就地增值。针对我市当前水果生产的实际,应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技术引进上,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包括设备)改造传统的加工业,开展深加工、精加工。在包装上重点发展精包装,特别是小包装。二是在水果加工方向上重点搞好橄榄、青梅、荔枝、龙眼等焙干、制罐,果汁饮料加工技术的引进、应用。三是在加工的组织领导上,各县(市、区)的主管部门要办好农工技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要用好省给市、县办龙头企业的政策,突出重点办好水果加工龙头企业,搞好当地大宗果品的加工工作,解决水果的产后问题,增加果品的附加值,提高水果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5、多渠道集资引资,增加对水果生产的投入

  发展水果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投入的主体是靠农民的自我积累。各地要多渠道集资引资,拓宽水果生产投入门路。一是各级每年要在财政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导向资金,引导农民发展水果生产。项目重点投放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品种、技术攻关项目上。二是利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热降温农业升温的时机,把资金引导到发展水果生产上来。为此要按照“谁开发、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依靠和发挥利益机制的作用,把农民、农业实业家、技术人员这些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采取农村股份合作制,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入股,实现资金和技术两股力量的有机统一,形成发展水果生产的合力。三是在信贷上向水果生产适当倾斜。各级农业银行、信用社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贷款用于水果生产上,扶持重点是农工技贸一体化的水果企业。四是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水果生产。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特别是山区交通条件的改善,外商到山区投资农业包括水果生产的兴趣大增。因此,要做好水果生产的外资引进工作,在广泛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当前要认真做好'95广东“三高”农业招商会招商项目的落实,把招商工作落到实处。五是做好水果生产的保险工作,为水果生产建立丰歉保收的机制。

  6、加快人才培养,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我市是新建市,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水果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市每1万亩水果中技术人员仅有1人,而上海市每1万亩水果中有技术人员6.9人,差距很大。因此,必须加强水果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是要与大中专院校联系,引进我市急需的水果人才包括栽培技术人才、加工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根据所在县(市)的需要,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农村青年进大中专院校培训,充实到水果生产第一线中去。三是要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训,更新他们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发挥现有人才鬲作用。四是要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上山下乡,开展技术有偿承包服务,允许他们收取合理的服务费和参股承包。对在技术攻关,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五是要制订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人员深入水果生产第一线工作;关心科技人员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水果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保持相对的稳定。

  同志们,这次现场会议,我们可以看到我市取得较大的成绩,特别是普宁、惠来已先走了一步,但是,困难和问题不少,开发潜力还很大。因此,要求各级党政重视,部门配合,学习先进找差距,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为到2000年如期实现我市水果总产量45万吨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