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备战2024年高考,市教育局及早部署,加强研究,深入指导。自8月份召开2024年高考备考工作会议以来,近期已分别召开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地理、英语(日语)、化学、生物、历史学科高考备考和教研工作会议,进一步抓实2024年高考备考工作,掌握高考变化趋势,精准把握高考备考方向,提高高考备考水平。
记者从市教育局教研室了解到,今年我市高考备考目标为“打造出在全省较有影响力的高分考生;各批次上线率在去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教研室提出了“加强研究,深刻反思,强化思维,革新课堂,优化管理,提高质量”的备考思路,并为各学校高考备考提出具体建议和指导。
加强研究,找准定位
要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就要加强高考研究工作。市教研室提出,各学校要研究高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从高考政策、高考方案的调整,高中课标、高中教材与新高考的对应关系,高考评价体系、考题与命题策略、命题技术的变化,考生答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加强对高考的研究。要把准高考命题的总体特征,坚持“五育”并举,突出思维品质,培育创新能力,遵循课程标准,实现“教考衔接”,有效引导教学。要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成立专门研究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各学科考情研究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学校教研室的科研优势,拓展其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其高考研究指导的作用;要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主体作用以及教研组、备课组长的带头作用。
去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进行新高考的第一年。各学校在备考过程中要总结2023年第一年新教材、新高考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本届学生存在的薄弱学科和学科的薄弱环节。公办学校要增强责任意识,坚定信念,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做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工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学校要在个性化和精细化中寻求新的增长点,要通过课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文化打造等途径,着力提高学校管理内涵,用优质教育服务来吸引学生,增强民办学校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优化管理,增强实效
“以实现高考目标为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这是我们不折不扣努力的方向。”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实现高考成绩新突破,就需要优化目标、计划、过程等方面的管理,抓规范,抓常规,抓具体。
在目标管理上,各校要研究论证年级、班级、学科组的目标,把高考目标分解到班、分解到学科、分解到人,并制订针对班级和学科的量化积分考评细则,充分发挥目标责任的引领、约束和激励作用。在计划管理方面,应合理安排三个阶段复习进度。其中,第一阶段从高三开学到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试,是考点专项复习阶段,目的在于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第二阶段从市高三教学质量测试后到2024年4月底,是专题突破阶段,主要围绕考点,突破重难点;第三阶段从2024年4月底到高考前,主要是查漏补缺及考前热身训练阶段,通过模拟高考强化训练,增强解题技能,丰富应考经验,增强应试信心。在备考过程中,还要落实常规管理,既要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做到“按时作息,令行禁止”,又要抓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研,实行全员动员,全方位管理,为高考备考保驾护航。
革新课堂,提高效率
在具体备考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课标、教材、教辅的关系。学科备考要以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课标为指导,明确备考方向、内容范围;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依托教材内容落实高考任务要求,教考有机统一;要以教辅为辅助,拓展优化备考内容。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突出优生培养,提升特控上线增长点,突出临界生转化,提升本科上线增长点,关注艺体生,提升艺体人才高考上线的增长点。要努力打造“新课堂”,追求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强化思维训练和学科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教研室还建议,各地各学校要重视互动交流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交流计划,及时交流备考经验、高考信息,组织教师教学活动展示、师资培训交流,不断拓宽交流领域与内容,实现备考工作各层面、各环节的充分交流,促进备考工作水平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我市2024年高考备考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高考涉及家庭、社会、学校,需要全员、全面、全程备考;高考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需要全心、全意、全力备考;高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诸多环节领域,更需要有序、有力、有效备考。市教育局教研室表示,将积极指导引领各地各高中学校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进一步激发师生热情,不断提升我市高考备考工作的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