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东品牌调解室:调出基层治理和谐音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黄卓奇 通讯员 王银鹄 发布时间:2023-08-22 09:59:5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村民家长里短,磕磕碰碰时,都习惯到“红色调解室”倾诉;遇到意外事故,当事人剑拔弩张时,“吴小雁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化干戈为玉帛;夫妻之间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时,“家和调解室”调解员及时介入,让充满“火药味”的家庭重新传来笑声……


  近年来,揭东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以品牌调解室为依托,着力打造潭王村“红色调解室”、曲溪街道“吴小雁调解工作室”和路篦社区“家和调解室”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调解室,筑牢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


  “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是枫桥创造的基层治理经验。揭东区的品牌调解室如何发挥本土调解资源优势和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记者近日走进揭东区进行探访。


  “红色调解室”:


  以红色文化熏陶人,筑牢基层稳定防线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潮揭丰边区重要的前沿据点,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徜徉在潭王村,红色主题公园、红色党史宣传展板、红色墙绘等红色元素随处可见,让人仿佛触摸到潭王村往昔那段峥嵘岁月,心生敬仰。


  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留给潭王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借助红色文化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成了潭王村重点探索的一项工作。   2019年5月,潭王村立足“党建引领,红色传承,共建共享”这一主线,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路线,创新成立“红色调解室”,被市司法局确定为全市学习和创新“枫桥经验”示范点。


  潭王村红色调解室坐落于潭王村蓝康中心学校旧址旁,这个有着“革命摇篮”美誉的学校,曾经为革命队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红色调解室紧挨着这一红色革命遗址,凸显了其设立的意义以及“红色”的格调。


  红色调解室虽然只是一间10多平方米的平房,但其屋顶“红色调解室”字样和窗口大大的“和”字,让其显得特别醒目。就是在这间布置简约的平房里,近年来,潭王村调委会共调解矛盾纠纷案件83件,调解成功率达100%.“红色是潭王村的底色,在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我们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用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潭王村红色调解室调解员王林加介绍。王林加父亲及叔父均为当年参加革命的烈士,他们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深刻影响着他,近年来,他多次参与本村复杂的纠纷调解工作,对利用红色文化化解村民矛盾纠纷深有感触。


  村民王大生(化名)在潭王村开办了一个五金加工厂,村民王飞腾(化名)则是他的客户。2020年4月,王飞腾向王大生购进一批五金材料,共计人民币约5万元。由于王飞腾认为向王大生购进的五金产品存在瑕疵,便迟迟没有将货款还给王大生,双方因为此事引发纠纷,遂向潭王村红色调解室申请调解。


  “当时我们两个吵得很厉害,但是调解员王林加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俩,我们生长在革命老区村,一定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坦坦荡荡做人,尤其是在做生意方面更要守信誉、不能弄虚作假。”在王林加的耐心调解下,王大生与王飞腾的纠纷最终得以化解,两人握手言和。


  “红色调解室有效解决了困扰村民的身边事、烦心事,促进邻里和睦,实现‘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潭王村党委副书记王楚武告诉记者,红色调解室设立以来,村民的矛盾纠纷都能及时得到化解,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明显提升。


  “吴小雁调解工作室”:


  坚持服务民生,实现矛盾不上交


  记者来到位于揭东区曲溪街道办事处的“吴小雁调解工作室”采访时,工作室负责人吴小雁正在接待两位调解当事人,并对此前的调解事项进行回访。


  “吴小雁调解工作室”是曲溪司法所去年挂牌成立的。工作室负责人吴小雁现为曲溪司法所所长,2008年便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吴小雁亲切的笑容,让每一位来访群众焦躁的情绪都变得平稳下来,大家都习惯地称呼她为“雁姐”。


  人民调解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抓手,发挥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吴小雁调解工作室”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服务民生,实现矛盾不上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吴小雁带领的调解团队参与及指导解决矛盾纠纷超过24宗,其中独立调处重大矛盾纠纷2宗,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一方平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吴先生与林女士是曲溪街道一新建住宅小区楼上楼下的邻居。装修工人在为吴先生家装修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将楼下林女士家的地板戳破,导致林女士的房子出现渗水现象,双方对受损楼板修缮事宜多次协商未果。“碰到这件事后心情变得十分郁闷。”林女士告诉记者,她与吴先生前前后后协商了近3个月,但对修缮赔偿事宜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林女士既气愤又无奈。


  就在林女士一筹莫展的时候,朋友向她推荐可以找“吴小雁调解工作室”帮忙。林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联系到吴小雁,讲述了事情经过,请求进行调解,吴小雁表示一定会尽力帮她调解。随后,吴小雁多次通过电话、微信及当面会谈的方式,与另一当事人吴先生沟通,并结合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从情理的角度,向他讲明事情利弊。在吴小雁的不懈努力下,吴先生最终同意落实修缮和赔偿事宜,调解工作取得圆满结果。


  困扰了林女士3个月的烦心事终于得到解决,她激动万分地说:“想不到吴所长在一周之内就帮我们化解了矛盾,优质贴心的服务和高超的调解能力水平值得点赞!”


  “过去群众遇到此类问题,找东家跑西家,不知到哪儿说事。”吴小雁告诉记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小雁调解工作室”的成立,为群众搭建了一个有效解决纠纷的平台,让进门时满腹怨气的群众,出门时怨气尽消。


  “家和调解室”:


  家庭“小和谐”,筑牢社会“大平安”


  家庭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家庭平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揭东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曲溪街道路篦社区创新设立“家和调解室”,引导帮助当事人修复婚姻家庭关系,以家庭“小和谐”筑牢社会“大平安”。如今,在路篦社区,当夫妻双方因琐事争吵不休或者出现感情纠纷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建议他们到家和调解室找吴冬容主任帮忙调解。


  位于路篦社区宝嘉广场附近的家和调解室,布置简洁而又温馨,雪白的墙壁上“家和万事兴”五个红色大字体现了调解室设立的宗旨。“你让一点,我让一点,舒心的笑容多一点”的标语,则是调解室向调解人传递的浅显道理。多方采访证实,路篦家和调解室在调解群众家庭矛盾纠纷方面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两年来,路篦家和调解室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案件 21件,其中,调解婚姻家庭案件10件。


  “家庭是爱的港湾,夫妻之间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希望你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沟通。”在调解室里,路篦社区妇联主席、“家和调解室”主任吴冬容一边将泡好的工夫茶递到前来找她调解的当事人小吴和小江面前,一边耐心地开导他们。


  小吴和小江夫妻俩常为一些家庭琐事争吵,或因为子女教育问题,或因为家务分担问题,从一开始的拌嘴发展到最后两个人闹着要离婚。眼看着婚姻亮起了红灯,妻子小江找到了吴冬容,寻求她的帮助。吴冬容将夫妻俩叫到了调解室,向他们讲明了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用女性温婉的语言解开了他们两人的心结,让他们最终意识到之前的行为是不理智的。


  “礼之用,和为贵”,“家和调解室”的成功创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家和万事兴”的和谐基因。在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实践中,“家和调解室”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婚姻家庭辅导需求为目标,有效促进了群众家庭幸福和睦,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揭东区在擦亮以上三个调解品牌的基础上,接下来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百千万工程”,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郑大进精神调解室等特色品牌调解室建设,探索具有揭东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赋能揭东基层治理。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