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阳12345市民热线一年接听群众来电逾6万个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4 00:00:00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从去年12月4日开通运行,到今年7月20日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行,再到本月4日微博、微信、网页、手机app等全面启动,我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不断拓宽服务接入渠道,全面开启了“互联网+”工作模式,为市民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式运行一年来,按照“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的模式运作,以提高办理质量为重点,稳步提升服务能级,着力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截至今年11月底,热线平台话务量累计62153个,其中有效来电36378个,来电内容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36378个有效来电中,直接回复30694个,回复率84.38%.在直接回复中,咨询类28073个,其中社保医保方面共6769个,占咨询类24.11%;住房公积金方面共2043个,占咨询类7.28%.对于不能及时解答的群众来电,由热线平台及时将业务单转派相关责任单位处理,并跟踪处理结果。累计分转派单5684个,已办结4877个,办结率85.8%,主要涵盖消费维权、环境保护、劳资纠纷、城市管理和土地维权五大类。


“我们现在日均接电话数量220多个,高峰期一位话务员一天接听40多个电话。”热线平台话务班长黄漫璇告诉记者,“我们现有话务员24名,采取轮休机制,确保周一至周日均有话务员上班接听电话。”


据该热线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纳入35个单位、36条热线。下一步,将结合实际运作情况和群众诉求需要,逐步把未纳入热线平台的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公用企业等热线电话整合到热线平台中来,不断扩大热线平台的服务范围,最终实现除110、119、120等报警和应急电话外,将其他所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公用企业的热线电话全部整合到12345平台,达到“一号对外”。



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话务员认真接听群众来电。郑楚藩 摄


热线那端,她们累并快乐着


今天,“12345”市民服务热线满“周岁”,这条为老百姓服务的热线已逐渐深入人心。而在这背后,有一群年轻的姑娘在为之默默奉献。据政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12345”共有话务员24人,平均年龄24岁,日均接电话数约220个,高峰期一位话务员一天接听40个电话左右。“耳朵要听,脑子要转,手要记录,三管齐下,姑娘们压力之大外人无法体会。”该负责人说。


日前,记者走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呼叫大厅,与这群年轻朝气的话务员零距离接触,听听她们讲述工作中的快乐与无奈。


有 趣 将投诉说成“段子”


早上8时30分,吴岱洵准时坐在电话机前,戴上耳机。在24岁的吴岱洵眼中,话务员每天要接听来自不同人群的电话,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正是这份工作有趣的地方。“每天可以听到不同口音的人说话,还可以听到很多方言,其实挺好玩的,这为每天的工作增添了不少乐趣。”


有时候,吴岱洵也会遇到幽默风趣的市民,“明明是在投诉,对方说话却跟讲段子似的,愣是把非常严肃的事说得风趣十足,自己想笑又不能笑,得憋住。”吴岱洵说,这样的市民会让接听电话、记录市民诉求的工作变得轻松自在,也往往让她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而随着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吴岱洵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这也让她更加喜欢这份工作,她说,刚上岗时接到市民的电话总是手忙脚乱地在知识库里搜索相关内容,回答市民问题时心里很没底儿,但是现在应对自如,对多个领域的相关知识也较熟悉,“感觉自己就是‘百科全书’。”吴岱洵打趣道。


无 奈 把热线当做“出气筒”


“有时候接到电话,我们刚开口说了一句‘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对方就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甚至用词极为不文明,纯粹就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而已,发泄完了电话就挂了。”话务员黄一敏告诉记者,一般遇到这种电话她们都会及时提醒市民文明通话,“这种无诉求,纯属为了发泄情绪的电话属于骚扰电话之一,其实就是变相违规占用公共资源,阻碍其他有诉求市民的正常来电。”她希望市民能够尊重“12345”作为政府服务市民热线电话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明使用,把有限的电话资源留给有需要的人。


据了解,对于骚扰电话的行为,经劝阻不听的,热线平台将把电话号码列入黑名单。


委 屈 莫名其妙被骂一顿


有些人认为话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接电话、打打字,十分轻松。吴岱洵说:“其实不是这样,每接一个电话,我们要发动整个身体细胞,耳朵仔细听清市民诉求,脑袋迅速归纳为文字,手指飞快记录成业务单,嘴里准确复述并补充有关信息,根本不能放松一刻。”正说着,坐在隔壁位置的话务班长黄漫璇突然爆料:“岱洵还被人‘骂’哭过呢!”


听到这句话,吴岱洵怪不好意思的,事情发生在她刚到岗的时候,“一位女士投诉说其在某店铺办了会员卡并充值,但是不久该店就倒闭了,她的钱打了‘水漂’。按照工作流程我将该投诉件转交工商部门,后经查实,该店为无证经营,没有相关登记资料,因此找不到店主。我回访时被市民误解为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直指责我不作为。”吴岱洵说当时觉得很委屈,想着为了跟踪承办部门服务征询市民意见却被“骂”,电话挂断之后她忍不住掉了眼泪。


一些市民总将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话务员当成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当诉求没有解决时,总会迁怒到话务员。对于现在已然是业务能手的吴岱洵来说,面对市民的质疑和指责,她能更从容地应对了,她说只要换位思考就能理解这些市民的心情,也就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情和状态。


快 乐 一句“谢谢”胜过万千


闲暇时间翻起话务员人手一本的培训资料,吴岱洵总会被里面“处理群众投诉就是在帮助群众”这样的话语所触动,而真正投入工作后她才更体会到“助人为乐”这四个字的意义。


“每次看到市民的难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我打从心底为她们高兴。”在吴岱洵看来,市民的一句满意和感谢,就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记得有一次一位阿姨打电话过来投诉,最后我复述她的投诉内容时,阿姨突然就夸我‘好惜’,可能是认为我有用心在听她倾诉吧,当时真的是心头一暖。”吴岱洵说着,脸上有掩盖不住的笑意。


黄一敏也坦承,遇到市民主动打回电话提出撤诉和表示感谢,还有回访时市民满意的答复,都会让她在心里小小地骄傲一把,“觉得很有成就感。”


负责排班管理的话务班长黄漫璇告诉记者,现在她们话务员的工作量日益增加,高峰期时一个话务员一天就得接40个电话,嗓子都哑了。“电话的增多就意味着越来越多人知道我们这个热线电话,也愿意通过我们来表达他们的诉求,这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黄漫璇如是说。(记者 潘彬彬)



耳听、脑转、手记的活,对话务员来说并不轻松。郑楚藩 摄


(编辑:张瑜)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