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榕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郑楚藩 摄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年伊始,榕城区迅速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姿态全力谋发展、开新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事业成于实干。让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榕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近日召开的榕城区委七届五次全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榕城区委书记林春霖向全区发出了整装出发“集结令”。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榕城区将聚焦“百业旺、城乡兴、生态美、古城活、百姓和、社会稳”的目标,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全力打造“六大高地”,不断开创榕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聚焦“百业旺”,全速打造产业振兴发展高地
去年以来,榕城区聚焦产业强区目标,大力振兴传统产业,在仙梅南部片区落地建设了占地近300亩的万洋众创城,是榕城建区以来第一个现代化集约工业园区。深化落实领导挂钩帮扶、企业服务官等制度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缓税3.3亿元,完成67家企业“小升规”培育入库。5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0.5亿元,入库招商选资23个项目投资138亿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部分指标逆势上扬、产业发展后劲稳健的良好态势。
榕城工业发展较早,至今形成了鞋业、金属制品、钢压延加工、玩具微电机、石材加工、模具制造、纺织和服装、家用电器八大传统产业。区委七届五次全会指出,榕城从制造业起家,更要让制造业当家。要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制造业发展放在首位,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招引攻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攻坚、产业园区改造建设攻坚、企业梯队培育壮大攻坚、营商环境提升优化攻坚“五大攻坚”,主攻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平台、引育大企业、营造大环境,打造有名有实的产业强区。
具体而言,今年榕城区将围绕八大传统产业分门别类研究转型升级路径,深化产学研合作,借势借力推动“榕城制造”向“榕城智造”转变。加快实施“工改工”,以万洋众创城为示范,带动榕东祠堂村等成熟村级工业聚集区改造升级。强化招商选资,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榕易办”营商品牌,为打造产业振兴发展高地锻造过硬的“软实力”。
聚焦“城乡兴”,全局打造区域协调发展高地
进贤门大桥顺利通车,粤东城际铁路和京灶大桥加快建设,渔湖路、湖心路、天福东路等一批工程打通了区内的中梗阻和“断头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今,榕城成为粤东地区唯一一个拥有空铁港综合交通枢纽的县区。
今年,榕城区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促进乡村补短板、老城增活力、新城提品位。
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发展、协同化推进,榕城区将落实好“一体五区”布局: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北部片区发展集聚现代金融、会展商务、总部经济的新业态,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中部片区围绕活力古城建设,延长古城发展中轴线,示范带动老城区连片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南部片区以万洋众创城、十里智造走廊为示范引领,加快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产城融合;新城片区加大城市开发经营力度,服务支持揭阳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打造空铁港综合交通枢纽、临空产业聚集区、高品质城市生活圈;地登炮片区加快现代农业组团,以工业思维抓实土地流转和品牌打造,培育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工农互促、产业互补、交通互联、城乡互融、区域互动,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聚焦“生态美”,全域打造绿色优先发展高地
开展“绿美榕城”行动,完成1000亩造林任务;新建污水管网106公里,启动北部、中部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地都、龙石、东湖断面水质稳定消劣……去年,榕城区聚焦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榕城,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和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日趋向好。
榕城区提出,今年要以实施“绿美榕城”行动为引领,加快建设推窗见绿、四季见花、处处是景的高品质中心城区。聚焦龙石、地都、东湖断面水质稳定提升,一体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及榕江龙石东湖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水环境治理、仙梅片区污水处理系统、北部中部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等工程建设,落细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推动劣Ⅴ类重点支流消劣;统筹抓好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聚焦“古城活”,全面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去年,榕城区扛稳活力古城建设主场主责,完成古城东入口、学宫广场改造、思贤路改造和进贤门大道、榕华大道改造提升,谋划启动滨江西湖文化创意产业带和进贤门公园建设,推动活力古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榕城区提出,要以榕城千年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为支撑,守正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致力打造文脉彰显、文旅融合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标迈进。今年重点要持续抓好古城风貌微更新、水系修复和新业态植入三项重点工作,启动中山路、环禁城路改造提升和禁城遗址公园建设,推进东风河和南北滘等水系修复,抓好玉滘溪北段4家国有集体企业原址建筑物征收,串珠成链打造独具特色的“潮汕水乡”;落实拥江发展战略,突出抓好滨江西湖文创产业带建设,加快糖果厂、造船厂、木材公司等国有集体资产盘活;将进贤门公园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与古城核心区保护建设齐头并进,形成“一动一静,以动带静”格局。大力发展古城游,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和消费新场景,适时举办美食节和展销会,让古城更有烟火气。
与此同时,榕城区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助推活力古城建设。用好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周鲁烈士旧居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健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打造具有榕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榕城故事、传播榕城声音、展示榕城形象。
聚焦“百姓和”,全力打造民生均衡发展高地
财政投入民生领域27亿元,占比达85%;在东部片区打造揭阳林超纪念中学示范性引领性中学,新建改造一批学校,新增优化公办学位4240个;基本完成区中心医院和炮台镇、渔湖街道两个中心卫生院改造建设;高质量办理“急难愁盼我来办”平台群众留言2103条;完成马牙、飞燕、榕湖三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惠及2768户居民……去年,榕城区聚焦民生福祉,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榕城区要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着力提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精准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首先,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和农村电商培训。细化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健全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其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再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共体建设,增强医疗救治能力,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短板,满足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需求。
聚焦“社会稳”,全员打造和谐稳定发展高地
平安稳定既是发展之需,又是群众之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铺开社会矛盾多元调解机制建设,打造基层治理“新品牌”;推进“雪亮工程”与综治视联网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榕城公安“破小案”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一直以来,榕城区全力深化平安建设,连续4届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并成为全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县区。
新的一年,榕城区将在平安建设上持续发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榕城。坚持依法治区,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聚焦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及提升基层执行力“三大领域”,深入抓好基层治理,打造“榕城善治”标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各项制度,全面推进“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最小应急单元,让城市运转更加畅顺高效;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紧盯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和社会矛盾专项治理,严打突出违法犯罪,强化风险管控,确保政治安全、经济安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岐山观察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阿 龙
新年伊始,榕城区委七届五次全会向全区发出了整装出发“集结令”,聚焦“百业旺、城乡兴、生态美、古城活、百姓和、社会稳”的目标,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百业旺,社会才会发展。新一年榕城区主攻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平台、引育大企业、营造大环境,打造有名有实的产业强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铆足了劲。
城乡兴,着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实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促进乡村补短板、老城增活力、新城提品位,城乡之间势将同频共振促发展。
生态美,就是人民群众安居环境的提质,更是老百姓住得更舒适、玩有好去处、吃得更安稳的期望。
古城活,全面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将让揭阳古城这张名片更加出彩更具活力。
百姓和,全力打造民生均衡发展高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这样发展的质,才更有暖度。
社会稳,是发展之需。没有稳定,谈何发展?榕城的平安建设,连续4届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并成为全省唯一蝉联“长安杯”的县区,这是每一个榕城人都值得骄傲的事。但这个发展高地,也要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只有确保政治安全、经济安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才能让群众工作、生活安心更暖心,这样的发展,就是人民群众期望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