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凤江镇有近百年的凉果加工历史,镇内凉果加工厂(作坊)众多,凉果加工业是该镇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凉果加工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却让榕江水资源保护承受巨大的压力,对榕江水源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污染。如何在巩固提升传统凉果加工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有效治理,成为凤江镇必须彻底解决的重大难题。
环保工作持续加温,为凉果行业治污提供契机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和环保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一困扰凤江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难题,终于有了破题之机:借全市环保工作持续加温之东风,揭西全力推动凤江凉果行业专项整治。
揭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凉果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去年5月以来,该县专门成立工作组,组织环保、工商、食药监、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沟通协作,多次开展联合执法,对凉果行业进行全面整治。
对凉果加工业实施专项整治,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当自身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之时,经营者的反应各不相同:有观望者,也有试探者,甚至有抵制者。对此,揭西县、凤江镇及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坚决采取强硬措施,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凉果加工企业偷排、漏排等涉水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在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凤江镇凉果加工行业的经营者,从一开始的不满甚至抵制,慢慢转化为理解、接受,到最终,绝大多数的经营者都自觉地支持整治工作并主动落实整改措施。行业主体的态度与立场转变,为凤江镇乃至揭西全县的凉果加工业成功破解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与加强环境保护之间寻求结合点难题,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用实招办实事,促凉果行业治污出实效
凤江镇多数凉果企业由于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短时间内难以对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凉果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且呈零散分布的实际,经反复调研论证,揭西县决定以分散处理的方式,解决凤江镇凉果行业水污染难题:一方面,由县财政投入资金购置21辆槽罐车,将凉果企业产生的废水转运后统一处理;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站,对废水进行就地处理。
在该镇东丰村下洋片区,邻近7家凉果企业联合投资建设了下洋污水处理站,日污水处理能力160吨,经揭西县环保部门监测,处理后的废水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目前我村已经建成这种小型污水处理站15个,除了服务本村凉果企业外,还接收毗邻乡村7家企业的废水。多年来困扰村民的污染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东丰村党支部书记林焕文说。
据凤江镇镇长林培福介绍,凤江镇目前已经建成84个污水处理站,全镇130家排水凉果企业产生的废水全部就地处理,而其余27家未能落实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的凉果企业已被依法关停取缔,另有5家已改为包装企业。“每个污水处理站建设费用约为30~50万元,总投资3000多万元,资金均为企业投入;同时,日常运营费用也由受益企业负担。在地方财政不用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就初步解决了凉果行业的污染问题。”林培福说。据了解,目前84个处理站已全部建成,其中近50个已投入使用,其余30多个正在进行调试,将于2017年3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
走治本之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在省、市的高度重视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县着力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凉果行业污染问题,在凤江镇规划建设凤江污水处理厂;同时,全力推进阳夏片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项目,确保揭西凉果行业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揭西县环保局副局长张勤辉介绍说。
据了解,凤江污水处理厂项目已与湖南首创集团达成协议,采用ppp形式,计划投资1.2亿元,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目前,项目已完成选址、用地规划调整报批等前期工作,计划近期开工建设。阳夏片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1450万元,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3000吨。该项目于今年6月下旬动工,预计2017年3月底前完成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目前已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完成截污渠等工程,污水池等主体结构正在加紧施工。
(编辑:林勇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