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系列报道
揭阳阳美翡翠玉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弘扬与传承,一方面需要玉雕师的创新创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翡翠玉雕;另一方面,需要吸引年轻人学习翡翠玉雕,培养更多的翡翠玉雕工艺师。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玉雕师许群豪不仅创作出不少有新意的优秀翡翠玉雕作品,还创办“聚璟轩玉雕设计工作室”,将企业管理制度与传统“学徒制”结合,传授翡翠玉雕技艺。
作品:市场接受度高
许群豪的父亲许宏亮是玉雕大师,受其父影响,他从小对翡翠玉雕很感兴趣,2008年正式跟随其父学习玉雕设计与雕刻。为进一步提高玉雕创作水平以及更好地弘扬翡翠玉雕文化,2015年,许群豪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行业创新经营与发展高级研修班学习。
在翡翠玉雕的设计与雕刻上,许群豪专攻翡翠人物雕刻,擅长小件镂空花件立体雕。他在取材用料上判断准确,取舍大胆,巧色避线,注调校出水、色、种协调统一的效果,雕刻的翡翠人物细腻圆润,神态造型刻画到位,特别是观音、佛公等人物上能做到神韵生动。
许群豪的作品能融入设计新理念,玉雕作品市场接受度高,深得同行好评,屡获揭阳工艺美术“莲花奖”金奖。他本人被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2014年度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玉石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优胜选手”称号和“2014年度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岗位技术能手标兵”称号;2017年被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授予“玉雕新锐”称号。其玉雕工作室被揭阳产业园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技师级”。
创作:根植于传统
许群豪的翡翠玉雕作品有较强的个人风格特点,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同类题材的特点。“传统要继承,但不能一味守旧。同时,创新与传统不是对立的。创新也要根植于传统,它应该是传统的延伸,而不是推翻传统。”这是许群豪对于玉雕创新的看法。他秉持作品为主、创新有度的理念,在创作过程加入自己对传统玉雕题材的理解。例如,他所雕的观音少了“神味”,多了俊逸,而且故意不雕刻观音的嘴巴,用“无言”“止语”,给人以联想和思考;他雕刻的地藏菩萨取站姿,现肌肉线条,张力十足;他还雕刻九尾狐、小松鼠、蝴蝶仙子……在他的作品里,既可见到现代审美元素,又能看到传统的身影。
他认为,作为一名玉雕师,“需有文化担当和文化追求,做这一代人的工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玉雕作品”,翡翠玉雕若能更贴近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审美,便能让更多的人关注翡翠玉雕,从而传播翡翠玉雕文化。
传艺:企业管理+学徒制
许群豪虽是“90后”,但在他的玉雕工作室成员眼里,他既是师傅,也是“老板”。聚璟轩玉雕设计工作室的成员有男有女,他们来自浙江、河南、江西、深圳、汕头等省市。许群豪对成员所创作的玉雕设计提出意见,认真传授、指导翡翠玉雕技艺。
玉雕工作室保留传统的师徒授艺模式,同时与企业管理制度结合,用许群豪的话说,便是“用企业的外壳保护翡翠玉雕工艺”“用企业管理、奖惩制度激励成员提高技艺”,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翡翠玉雕技艺。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这位“90后”玉雕师也有自己的规划:继续潜心研究翡翠玉雕,为培养翡翠玉雕人才而努力。
(编辑: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