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城市后花园”
在山道旁随意拉起帐篷,支起桌椅便成了一个“摊档”,这种现象在黄岐山上相当普遍。
黄岐山地理位置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山川秀美,游人如织,是市区难得的天然“氧吧”和休闲场所。保护和建设黄岐山,对于建设特色城市,提高城市品位,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今年 4月21日,揭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听取了《关于保护、建设黄岐山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保护、建设黄岐山的决议》,黄岐山的保护、规划与建设,再次成为市民瞩目的焦点。
各种涂鸦常清常有。
垃圾成堆与景区风貌极不协调。
旅游人数逐年大增脏乱差现象凸显
近年来,随着各项投资建设的进行,黄岐山旅游环境明显改观,每天上山休闲、锻炼、观景的游人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2001年正常日均上山游人约400人次,至2008年日均上山游人约1000人次,周末则每天达到约2000人次,而到特别节日,上山人数成倍激增,如清明节上山约3万人次;重阳节约1万人次;农历正月十六约10万人次。同时,慕名前来观光的外市游人也逐年增加,主要是汕头、潮州游客。据估算,目前黄岐山每年接待游人约60多万人次。而且,随着黄岐山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卫生管理的加强,观光游人呈现大增趋势。然而,面对着日见壮大的旅游规模,山上脏乱差的现象日益凸显,使得黄岐山的管理一直备受诟病,对黄岐山文化品位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沿着黄岐山山道拾级而上,沿途随处可见纸屑、塑料袋、吸管、奶茶罐等垃圾,而在一些大树下、石头边,特别是山腰处饮食摊档所在的围栏下面,更是垃圾成堆,还有不少人在山上随意支起围栏,圈起地来养鸡;景区内的岩石、树木、建筑外墙上,有各式各样的刻画、涂写,如“××到此一游”、“我爱××一生一世”、“××和××永结同心”的“留言”、“印记”;一些游客对林立的文明标语视若无睹,随意乱丢垃圾;山上的临时违章建筑,帐篷、黑网、遮阳布等乱拉乱搭……脏、乱、差现象屡见不鲜,与景区形象极不协调。经常到黄岐山爬山的小刘告诉记者,山上随处可看到垃圾乱扔现象,违章建筑乱搭乱建,而厕所臭味“远扬”。“黄岐山目前这种情况必须进行清理整顿,要不然长此以往黄岐山会成为垃圾山,对城市的形象是一大破坏。”市民林先生说,脏乱差现象不仅影响景区风貌,也会让登山者游兴大减。不少市民认为黄岐山作为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旅游景区,卫生状况却如此不堪,实在令人痛心。
据了解,2001年成立黄岐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以来,市政府出台《黄岐山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扩大了宣传效果,提高了各级党政和市民对保护黄岐山的共识,特别是对森林公园区域内违章建筑组织了大规模的拆除行动,聘请了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黄岐山森林公园作了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黄岐山保护、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有关部门先后查封挖土场、取石场,查处乱埋乱葬、挖山取土、乱伐林木多宗,组织大规模拆除行动,严厉惩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适时抢修山体滑坡、道路崩塌、供电线路及古塔围栏,增设避雷设施;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对于寺庙堂馆存在的安全隐患责成整改修缮;对重点保护文物,依法依规从严管理;设置固定宣传标语,提高市民爱护黄岐山的意识。同时,政府积极投入以及社会各界热心捐资,2001年至2008年6月合计投资4700多万元用于建设黄岐山。
市人大文化资源专题调研组在去年的调研中发现,由于未实施规划建设,且管理不严,原拆迁户在原地搭临时经营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影响景观。在控制区内挖山取土造地行为经常发生,比较严重的是东山区东山围村、新河村、龙石村所属范围。个别盗伐林木现象未能杜绝。山上新增摩崖石刻未规范管理,个别石刻粗制滥造,档次较低。此外,森林公园虽然界定面积11.8平方公里,但其中只有公园大门前后48.5亩为政府征用地,其余林地使用权都是各乡村所有,政府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前要实施开发利用难度较大。[Page]
加大管理力度擦亮城市名片
作为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之一,黄岐山森林公园的景区风貌,凸显的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折射出的是一个城市的公民素质。采访中市民纷纷呼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黄岐山的保护管理力度,配套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大力整治景区脏乱差现象,营造文明和谐的景区形象,擦亮美丽独特的城市名片。“一个城市要文明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引起重视,加强整治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市民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不要随便乱扔垃圾。”经常到黄岐山爬山的林先生说。“管理没跟上,单靠群众自觉维护环境是不现实的。政府要在山上多设置垃圾桶,组织一支有效的清洁队伍,对山上大排档乱丢垃圾者重罚,政府带头,市民要自觉保护,不要把黄岐山变成垃圾山。”市民卢先生说。
“黄岐山文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市区的绿色屏障,也是市民难得的休闲场所,保护和建设好黄岐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目前难以大规模投资建设,当务之急是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对于山上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要十分珍惜,加以保护。”市人大代表王潮星表示,对于黄岐山的保护管理,既要防止蓄意破坏行为,又要防止善意的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要尽快编制总体建设规划,为今后的发展建设预留足够的空间。
市人大专题调研组建议:市政府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黄岐山森林公园保护管理规定》,确保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要加大管理规定的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形成合力,确保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黄岐山森林公园总体建设进行规划,规划生效之后要向社会公布,广泛宣传,严格执行;理顺黄岐山森林公园土地管用权属问题,明确保护管理范围;同时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加强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对内重点落实定员定地段定管理目标的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制,严厉查处乱开山取土造地、采石、盗伐林木、造坟、乱搭、乱建、乱摆、乱刻等破坏生态自然景观行为。
有学者建议,可以参考其它城市的景区管理方法,实施分时段收费政策,既可促进景区环境良性循环又可解决筹集景区维护费用,降低运营成本,减轻政府负担,提高环境承受能力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管理、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维护景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为游客营造安全、文明、优质、舒适的旅游氛围。而作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各位游客更有必要加强自律,遵守文明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维护景区良好的秩序,共同为构建文明和谐新揭阳,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相关链接
黄岐山基本概况
黄岐山森林公园位于市区北郊,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森林公园范围内林地面积914.5公顷,森林覆盖率70.9%.黄岐山属花岗岩地层,多处山石隙缝都有清泉涌出,水量充足。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山川毓秀,群石嵯峨,人文荟萃。古有九庵十八岩之说,今有四大名地,十大古迹,八大胜景之称。山上还有珍稀罕见的古槐、秀丽的水库和美味的岭南佳果。黄岐山是一处融山、石、林、水及名胜古迹于一体、极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风景区,成为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也是市民们游山玩水、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黄岐山历史悠久,山上文物古迹众多,摩崖石刻奇秀。在岐山古塔与半山亭之间偏东断崖边,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先民磨制石器的地方。主峰南坡遗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现仍保存有抗日战争遗留的战壕。历史上许多文人志士纷纷在此观景览胜或长居修真,留下了历代诗人墨客吟咏唱和的诗文和佳词丽句。诗文并茂,各种书体俱全,乃文化艺术之佳品。现字迹清楚、保存完好的还有30多处,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此外,冯元飙与黄月容凄美的爱情故事,为黄岐山平添了凄婉动人的一笔。揭阳先贤郭之奇所撰写的《侣云庵记》和《月容传》使冯黄俩的爱情故事更加广为传扬。至今,侣云寺寺内大钟上铸刻的《钟铭》为一代代揭阳人民讲述冯黄俩“情与铁坚,缘从响断”的坚贞爱情,余音袅袅的钟声仿若倚着一支古曲的凄美,诠释着爱的真谛……'[Page]
(编辑: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