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马街道办事处属下的西郊村,地处榕城西大门,这一片区的住房大都年代久远,破旧不堪,而且该处是低洼地,每逢大雨遍地积水,给村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住户不得不外迁,一部分村民则将房屋租给一些外来务工人员。
这样的环境,既难以居住,又严重影响着榕城西大门的形象,同时阻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早在2007年,西马街道办事处、西郊村班子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在拓宽西关路之后,把这一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多方寻找合作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但都因对方认为没什么利润而作罢。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结束后,榕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关于“三旧”改造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岭南水城,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全面推进“三旧”改造工作,争创“三旧”改造示范区。西马街道办事处更是走在全区前面,迅速对西郊村进行规划。
西马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黄创周在一次“三旧”改造工作动员会上说:“没有改造,就没有出路。”
西马街道办事处领导对改造西郊村作出如下考虑:一是改变榕城西大门形象。因为城市发展重心东移,西部被忽视,虽然地处城市却没有城市的样子。通过改造开发,可建成30多层的商住小区,从而将破旧小村变成繁华都市,改变榕城西大门形象,提升榕城品位。二是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通过改造开发,确保已迁出的村民和现住村民住上更宽敞更舒适更高级的住房,并给予其他优惠政策让村民得到满意的补偿。三是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发建设商住小区,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士进驻小区,以此影响村民,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四是活跃商贸。通过改造,人气聚集,带动日常消费和商品流通,活跃一方经济。五是通过改造,盘活集体资产。
为了让“三旧”改造这一民心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政策被村民充分认识和理解,西马街道办事处、西郊村除召开西郊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住户代表大会外,还组织班子成员上门了解住户意见,而且在制订补偿方案中,让住户代表参与,充分体现民意。
“三旧”改造工作,我市没有任何先例可资借鉴,一切工作都要靠边实践边总结。黄创周说,西郊村的“三旧”改造,在具体实践中,真正达到了“三赢”,确保住户、投资建设方、村集体利益都不受损失。由于处处为村民着想,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合作双方便达成协议,并于2010年1月份确定补偿安置方案,日前已完成评估、确权工作85%以上。一切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并得到村民的广泛拥护。
黄创周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将全部完成拆迁任务,并着手进行建设,三年建成之后,一个崭新的西郊村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