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倾情守护练江水清岸绿
——记普宁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主任陈娴
自参与练江流域生态治理攻坚战以来,普宁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主任陈娴始终扎根治污最前沿,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练江治理相关工作,为练江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贡献了坚实力量。不久前,陈娴获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为扎实做好练江流域生态治理工作,普宁市成立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指挥部,陈娴被抽调至指挥部办公室(练江办)工作,全程深度参与练江流域生态治理攻坚战。面对这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她深知,唯有深入现场才能掌握实情、找准症结。因此,无论酷暑严寒,她坚持“用脚步丈量河道”,足迹遍布练江干支流沿岸。不管是在污水处理厂、管网施工现场,还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经常能看到陈娴忙碌的身影:实地察看设施运行、水质变化、工程进度,与基层干部、技术人员、沿岸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收集一手资料,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练江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当实地走访发现问题后,陈娴主动当好“协调员”和“润滑剂”,积极奔走于职能部门、属地镇街、项目单位之间,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镇街、项目单位,有效疏通跨部门协作堵点,推动解决大批管网建设运维、农村污水治理、畜禽散养污染、肉菜市场雨污混排等问题,保障了各项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和治理措施的落地见效。
在深入一线查找污染病灶的同时,陈娴运用人大工作经验和法治思维,撰写了多份参考报告,积极推动运用法治方式破解污染瓶颈。比如,针对区域管网建设滞后、个别企业偷排漏排、面源污染控制难、部门协同效率待提升等问题,她牵头或深度参与组织了数十次专项调研,提出了26个肉菜市场治污方案、食堂和餐饮店餐厨垃圾及含油废水规范化管理建议;牵头组织技术单位出台化粪池整治方案,推动补齐普宁市区近万个化粪池建设纳管。此外,她还提出了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环保普法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在练江办工作的几年间,由于经常深入一线,下工地、进乡村、到田间,陈娴脱去了以前工作中常穿的高跟鞋,穿上了运动鞋,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是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是因为有像陈娴一样在练江治理一线兢兢业业工作的无数参与者,用坚守与付出共同推动练江实现了从“污染典型”到“治理典范”的蝶变。在陈娴看来,练江水质的根本性好转,沿岸生态的逐步恢复,群众满意度的不断提升,是这段奋斗岁月最珍贵的回报,也印证了个人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大局中的价值所在。
“我只是参与练江治理的普通一员,这份荣耀是对千千万万练江整治参与者的褒奖。”面对表彰,陈娴谦虚地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秉持这份责任与热忱,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所长,为持续巩固练江治理成果、深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