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丹娜丝”残余环流影响,10~12日我市有明显降水过程。9日,市三防办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巡查、预警、转移、抢险等工作,三防责任人要上岗到位,以更加警觉、更加主动的工作状态,扎实做好当前强降雨防御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提出,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要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风情、工情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加强滚动预报和风险研判,及时发布暴雨、山洪和地质灾害等预警预报信息,确保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达基层。要针对突发短时强降雨和夜间降雨,加强分镇短临预警、暴雨重现期预警和夜间防范提醒,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双重预警“叫应”和反馈机制,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行动、有反馈、有核实的工作闭环,确保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各级防指要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工作。林业、文广旅游体育等部门要加强旅游景区、民宿、大型商场、游乐场漂流娱乐设施、网红打卡点、非开放自然保护区、林场等重点场所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管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旅游项目要及时果断采取临时关停等应急措施。交通运输部门要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加强铁路、公路沿线特别是高边坡、高填方、急弯陡坡、临水临河路段等防范重点的巡查除险,落实涉险路段安全防护、交通分流和应急处置措施。水利部门要紧盯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灾害风险,科学调度运用水利工程,做到提前预泄和及时蓄水相结合。自然资源部门要紧盯地质灾害风险,发挥群测群防体系作用,落实监测预警、应急管控等各项措施。住建、城管、水利等部门要针对城乡易涝点、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内涝风险点位,及时清理排涝沟渠、管网等设施的排水卡口,加强泵站等排涝设施运行维护,在重点部位提前落实应急管控措施。
《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密切关注偏远山区、城乡结合部、工地营地、林场、窝棚、代耕农、小水电站、野景点等容易忽略区域和老人、幼儿、孕妇、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集中降雨前落实人员转移“三个行动”(空屋行动、净山行动、挪床行动),确保巡查到位、通知到位、转移到位。同时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解决好基本生活保障,坚决防止擅自冒险返回危险区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人员备勤值守。有关单位要提前向可能发生灾害的基层一线预置抢险救灾物资装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强化“三断”极端情况下应急通信保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