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区:
家属一手拿点滴一手叼咽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医院,大多数医院都在显眼位置挂着禁止吸烟告示。一些医院还专门设立了吸烟区,不少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正在“吸烟区”一边休息一边吸烟。记者在一家医院的吸烟区看到,一位男性家属扶着一位女性患者坐在石椅上休息,期间男子一手帮患者拿着点滴,另一只手则从衣袋里掏出香烟抽了起来,患者看来对此也习以为常不加劝阻。更加离奇的是,记者在这里发现居然有不少患者也和家属一起吞云吐雾。
禁烟区:
有烟民仍我行我素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现象,虽然一些医院的候诊大厅、取药处、注射区、化验科等地随处可见“禁止吸烟”的标志,但仍有不少候诊的烟民依旧烟雾缭绕。
在一家医院的候诊大厅内,记者看到有老人、小孩,也有孕妇,而且大厅内的显眼位置都悬挂着禁止吸烟告示,但仍有两位候诊的烟民一边叨着烟一边聊天,丝毫没注意别人厌恶的眼光,后排座位一位抱着孩子求诊的妇女因忍受不了呛人的烟味,赶紧挪位离开。“同志,医院禁止吸烟。”直至其中一人来到挂号窗口,在挂号处医生的提醒下,男子才意识到什么,赶紧把烟头掐灭扔在地上。
同样的场景,在市区多家医院都曾出现。记者注意到,所有医院门诊大厅都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可排队挂号的烟民,对禁烟提示置若罔闻。与门诊大厅相比,诊室门口的通道也是“重灾区”。一些医院的手术室外的走廊及楼梯间里,聚集着不少焦急等待的病患者家属正“借烟消愁”,地板上散落着许多烟蒂,一些电梯口的果皮箱更是插满了烟头。
“平时有人在旁边吸烟就觉得很不舒服,在医院里面就更不用说了。”患者刘女士在医院里面也经常遇见吸烟的人,每到这时她都会躲到一边,或者用手捂住鼻子,她认为,在医院吸烟很不道德,没有尊重病人的感受。
医务人员:对“医院吸烟”说不
除了患者和家属,医务人员的禁烟情况又怎样呢?记者走访时发现,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能自觉遵守医院禁烟规定,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就诊时总习惯性地掏出香烟,医务人员总会婉言拒绝。有医生坦言:“患者和家属只不过希望通过敬上香烟关心病人的身体状况,卫生医疗机构要实现无烟目标,医院职工要起表率作用。”
针对患者家属抽烟的情况,记者采访了部分医院的工作人员。 “发现病人或其家属抽烟,我们会劝阻。可要是碰到不听劝阻的人,我们不能强制性要求不得抽烟。”他们表示,自己并不是执法部门,没有权力要求来医院的人不能抽烟,更不适合制定处罚措施。
在医院的吸烟区,家属在病人身旁吸起了烟。
医院设立的禁烟告示。
一位烟民在医院禁烟区里叼着烟。
短评
医院禁烟不能“一头热”
医院禁烟,不论是烟民还是非烟民,一致拍手叫好,这从听从劝阻上就能看出来,可实际上医院内吸烟现象却层出不穷,原因在哪里?一是没有处罚制度,二是医院禁烟卫生主管部门“一头热”。卫生局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有的领导也为此咬牙戒烟,却没有说怎样处罚吸烟者,医院也因此“岿然不动”,以不作为的方式纵容着吸烟者在医院里吞云吐雾。
没有处罚,吸烟者在医院里可以有侥幸心理,抓着我你也没办法,大不了掐灭,这就让劝导成了医院禁烟的唯一手段。可医院里有人带着红袖章劝导吗?到医院随便走一圈就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医院不作为,烟民长期养成的习惯在医院里也不会遇阻,有人管的话,烟民们就不得不为周边的人多考虑点,实在扛不住了,可以多走几步到医院外吸烟。
医院内禁烟,是一场道德战,也需要医院的一点责任心当催化剂,把一句句温和的劝导持续下去。
(编辑:林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