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我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李桂莹 通讯员 吴淑标 发布时间:2025-05-27 09:38:47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原标题:我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贯通城镇与乡村的幸福路

      乡路蜿蜒处  人间烟火生


我市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改善沿线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林碧鸿 摄



  路,是出行的保障,更是发展的助力。在三江大地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连接起广阔乡村的新生活。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理清目标任务清单,落实各项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市交通运输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6705.11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络贯穿全市。2024年,我市“四好农村路”新改建农村公路54.547公里,超额完成实际年度任务里程的50.5公里;“美丽农村路”完成98.577公里。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及品质逐步提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日益完善,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提供了有力交通支撑。


  路短情长,诠释公路民生新维度


  清晨的露珠还在瓜藤上打转,惠来县前詹镇前詹村山脚下已传来黑山羊咩咩的欢唱声,新铺的柏油路泛着墨玉般的光泽,蜿蜒着穿过层层叠叠的林海,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一条被露水打湿的缎带。


  这条位于我市惠来县东南部、2024年9月升级改造的县道X827官路——前詹线,总长7.3公里,是连接惠城镇、前詹镇和惠来临港产业园的交通要道,更是我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生动注脚。


  公路民生,在于“路”,更在于“民”。3个月的时间,县道X827官路——前詹线完成“白改黑”升级改造。虽然整修一段边坡、完善一段标志的工程量不大,但细枝末节都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紧扣着“行得安全”的关键一环,是“民生答卷”中的重要一题。


  “农村公路的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促进乡村振兴。中铁二十局致力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谈到公路的施工,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惠来县项目负责人孙静讲到一个细节,就是项目方非常注重改造道路与沿线村庄、重要路口的连接处,旨在让惠民工程真正地惠民出行。


  “路一好走,客人自然就来了。去年下半年,我们基地石头羊的销量翻了一番,人流量也是暴增,接了很多团建的订单。”公路的变化给回乡创业10年的驻守者感受是最深刻的,前詹村石头羊基地负责人林炜焜展望道,希望把基地打造成集规模化养殖、产品加工、特色文旅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黑山羊特色养殖产业。


  行车缓行,县道X827线沿途的秋枫、红花风铃木、火焰木郁郁葱葱、笔直挺拔,见证着山海惠来在“公路民生”上的另一种嬗变。而在15公里外的东陇镇上,已完成大部分道路病害处理及加宽的乡道Y174(东桂线)一片繁忙景象,破损严重的路段已是过去,未来将成为东陇村、石洲村的“共富路”。


  金线穿珠,激活路衍经济新业态


  早在4年前,我市一条美丽的农村公路——坪红公路就亮相全省。空中俯瞰,延绵数公里的大叶紫薇花点缀其中,沿河而上的道路犹如彩带穿行于绿水青山、农家小舍间;慢行其上,可细赏冰臼群、莲花水库、羊石崆等自然景观,步步入画。坪红公路下涵桥至普宁交界路段路线全长3.972公里,是沿线村落对外沟通的唯一通道,当年实施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是在原有路面上铺盖沥青。


  2021年,改造后的沥青路面平整靓丽,行车噪音降低、颠簸消失,极大提升周边村民出行体验。作为连接揭西县坪上镇和邻近普宁市部分村庄的交通纽带,坪红公路不仅大大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还串联起3个农业(产业)园、2个生产基地、8个旅游景点。同年10月,揭阳市揭西县坪上镇乡道Y569(坪红线)入选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如今,依托坪红公路,当地打造了全长约12.87公里的万梅谷文化小镇精品线路,“美丽公路+乡村旅游”“美丽公路+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不断凸显,据统计,该精品线路每年共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


  “坪红公路是我们村民增收致富的大道,美丽宽敞又方便快捷,我们的特色农产品青梅、橄榄、三红蜜柚等,全部都可以用汽车直接运出去,大大缩短了出货的时间,节约了运输成本,而且公路修到了村口,现在客商也能直接上门谈生意了。”当地农户感叹道。


  每至隆冬,坪上镇石内河沿河两岸,1.5万多亩梅树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漫山遍野绵延数十里形成“雪海”,吸引各地游客、文人、摄影爱好者前来看花赏景、休闲度假、观光摄影。


  而初夏的微风一吹,就到了青梅果采摘的季节。每年,通过坪红公路运往青梅产品加工基地的青梅超过5000吨,产值约1000万元。坪红公路沿线的青梅产业已基本形成良种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带动了沿线5个村约8000人的就业。


  畅安舒美,开辟农旅融合新赛道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


  要想富,先修路。在惠来县石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少惠的工作手册中记载着乡村要发展,交通出行一定要便利。回忆起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起点,他印象深刻:石峻村的第一个“百千万工程”项目,就是全村所有村道实施“白改黑”。


  如今的石峻村,有4条村主干道:1.5公里“四好农村路”连接揭惠高速,5公里乡道Y139线到达惠来滨荷湾旅游景区,12公里乡道Y132线向西到达惠来县城,5公里乡道Y132线向东到达前詹镇区。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成为了现实写照,既畅通群众出行的“微循环”,更打通了发展的“大动脉”。


  在促进“农村公路+”上,石峻村立足实际,将乡村绿化和产业发展一体谋划,发展鸦胆子中草药种植约200亩,统筹打造石峻榕石生态公园,将绿美建设融入农旅产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共赢。作为揭西万梅谷文化小镇精品线路的首站,潭角村则立足青梅产业优势和独特的梅林景观,以精品旅游为总基调,为村民打造一个环境优美且产业繁荣的宜居家园,并将古树公园、观梅栈道、文化长廊、乡愁公园等串联成线,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建好管好一条公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翻开2025年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计划,全市农村公路新改建任务共109.1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任务共30公里。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类似惠来县道X827官路——前詹线、揭西县坪上镇乡道Y569(坪红线)一样的道路,成为我市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撬动“公路经济”的生动实践。


  当沥青路面“吻”过最后一寸黄土,当特色农产品“坐”上销路最广的货车,那些藏在褶皱里的故事,终将化作山歌,乘着车轮与风,抵达更远的远方。而我们何其有幸,正见证毛细血管般的乡路将时代的养分,输送到中国肌体的最末梢。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