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戏下乡。
校园展演。
送教上门。本文图片均由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提供
一曲戏乐起,乡愁动人心。潮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潮汕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今年来,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送戏进农村”“戏曲进校园”艺术展演,潮剧“送教上门”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送戏下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欢歌笑语庆盛世,潮音潮韵颂党恩。7月10日至11日,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2周年”戏曲进农村惠民演出,走进榕城区炮台镇新市村,连续两晚为村民献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大餐。喜庆铿锵的潮州大锣鼓拉开了演出的序幕,随后,《江姐》选段《革命重担我承担》、《沙家滨》选段《智斗》、《红灯记》选段《听罢祖母红灯》等红色经典选段以及《四郎探险母》选段《母子对枪》、《粉妆楼》选段《万里晴空还我朝阳》、《包公赔情》等传统潮剧精彩剧目轮番上演。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广大群众忆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形成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
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村民谢阿姨看得喜笑颜开,兴起时也随着乐曲哼唱起来,她说:“这样的送戏下乡活动太好了,丰富了农村的娱乐生活,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啊!”“把这么好看的戏送到我们家门口,乡亲邻里坐到一起看戏聊天,心情很好,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办!”村民谢老伯也乐呵呵地说道。
今年来,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先后赴仙桥街道槎桥村柯厝围合作社、登岗镇西淇村港上经联社、地都镇钱后村、炮台镇下陇村、地都镇蛟龙村、中山街道东门社区、地都镇枫美村、南溪镇下尾张村、锡场镇锡西村等地,开展“送戏下乡”展演活动20场次,把高品质的潮剧节目送到基层群众中,让文化惠民可感可触、实实在在。
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经典剧目,可以领略专家及新生代演员的精彩技艺,不时还能发现潮剧名角的熟悉身影。在乡村的舞台上,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以“送戏下乡”为契机,结合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等宣传,用精心精彩的演出,传递正气、润物无声,努力扩大潮剧艺术的影响,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
校园展演 促进非遗薪火相传
今年来,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按照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工作要求,分别在揭阳岐山中学、榕城区凤林学校、揭阳市实验中学、揭东区磐东街道河中小学、揭东区磐东街道沟美小学等学校,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的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活动演出剧目包括红色经典潮剧《江姐》选段《革命重担我承担》、《海港》选段《立足海港为国争光》、传统潮剧《穆桂英》选段《你我皆是忠良后》、《还官记》选段《同心同德渡难关》等。
同时,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先后到揭阳邱金元纪念中学、榕城区椟松小学、揭阳岐山学校,分别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戏曲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演出剧目有传统潮剧《飞龙女》选段《执法如山》、《韩文公冻雪》选段《大义凛然效家国》、《桂枝告状》选段《心惊肉跳大烦恼》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努力使普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社会蔚然成风。
“我们希望通过戏曲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近距离感受到来自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并喜欢上潮剧艺术。”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蔡锭炎介绍,该中心对每一场演出都进行精心策划,演出的剧目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廉政教育、普法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等内容,每一段戏都讲了一个故事,每一场演出都是一节德育课,以传统潮剧的表现形式演绎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送教上门 提升票友艺术水平
“潮剧名家把课送到家门口,专业老师手把手指导我们的动作,‘送教上门’活动非常好!”7月26日晚,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派出的潮剧传承队伍来到普宁市下尾张村,开展“送教上门”(公益)潮剧培训,受到当地潮剧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给活动“点赞”。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建设,繁荣潮剧事业,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制定了“培育农村戏曲团队,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计划,组织潮剧传承人、专家及艺术骨干组成潮剧传承队伍,到各县(市、区)开展“送教上门”(公益)潮剧培训活动。期间,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林柔佳讲授潮剧理论知识,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国家二级演奏员蔡锭炎主讲乐理知识,其他年轻演员则辅导潮剧“正字”读音、潮剧唱腔、潮剧基本表演动作等。每到一个地方,他们还针对实际,选择潮剧唱段与当地潮剧爱好者交流学习,对重点人员进行培训提升。
“我们深入到各个县(市、区)的农村‘送教上门’,每个地方不少于5次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普及潮剧文化,传承潮剧艺术,培育农村戏剧团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蔡锭炎告诉记者,今年全年计划开展44场次“送教上门”潮剧培训活动,至今他们已到榕城区东升街道新河村、东阳街道东山村,揭东区云路镇古湖村,普宁市南溪镇下尾张村共举办19场次潮剧培训活动,接下来还将到普宁、揭西、惠来等地的乡村,继续开展“送教上门”潮剧培训活动。
据了解,“送教上门”潮剧培训活动以普及培训为主,兼顾重点提高。培训内容既有潮剧理论,又有艺术实践,除了普及潮剧艺术知识、乐理知识、潮剧唱功技巧等理论知识,又结合唱腔实例现场分析剧情、指导唱腔、提升技巧。市潮剧传承保护中心所到之处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教学水平和质量也赢得了当地潮剧票友和音乐人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