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政府

www.jieyang.gov.cn

揭阳市玉德人物陈婵芳:用爱守护亲情的孝媳妇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记者 林锐磊 发布时间:2021-10-15 10:27:18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她是惠来县仙庵镇东铺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却身体力行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用柔弱的双肩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33岁丧夫,对3个长辈始终奉亲如初,并独自将一对儿女抚养成人。她叫陈婵芳,用爱心和孝心感动了父老乡亲。近日,陈婵芳被评为第五届揭阳市玉德人物。


  丈夫离世后独撑家庭


  陈婵芳1997年与丈夫陈新光喜结良缘。她的丈夫是独子,家里除了公公婆婆外,还有一个终身未娶的叔公。


  2007年,噩运降临陈婵芳和睦的家庭。在外务工的陈新光肾脏忽然疼痛异常,经检查肾脏上长了恶性肿瘤,且已扩散。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后无果,陈新光最终离开了人世。丈夫忽然去世,对陈婵芳来说宛如晴天霹雳,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留下了孤儿寡母和三个年迈的老人。这一年,陈婵芳33岁,女儿8岁,儿子才4岁,家中的三个老人均已年过古稀。原本就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陷入困境。


  丈夫离世后,面对3个年老患病的长辈和一对尚未成年的儿女,陈婵芳强忍悲痛,立下决心,要凭一己之力撑起这个苦难的家庭。陈婵芳的公公身患脑梗多年,手脚活动不便,每月光吃药就要花去3000多元药费。2012年,陈婵芳的婆婆因跌倒导致股骨头骨折,陈婵芳悉心照料。十几年来,陈婵芳除了耕种两亩地,还时常到建筑工地上做泥杂工,在家接一些绣花之类的散活……无论多苦多累,只要有赚钱补贴家用的工作,她都不辞辛劳默默接下。


  为了亲情从不放弃


  为了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除了用心耕作家里的田地,陈婵芳还从好心的亲戚手中包下了两亩水稻田耕作。虽然陈婵芳辛勤劳作,但家中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于是,陈婵芳到本村和周边邻村的工地上打杂工。每一天,陈婵芳都是闻鸡起舞,先到田间劳作,再到工地上搬砖块、拌水泥,中午和傍晚还要买菜回家,给一家老小煮饭。如此艰辛的生活,十几年如一日,但陈婵芳从未放弃这个家庭。


  2012年,陈婵芳的婆婆因腰椎间盘突出不能活动,陈婵芳四处筹借资金为婆婆做了手术。可手术不久后,婆婆又在家中跌倒导致股骨头骨折,陈婵芳东拼西凑,筹钱给婆婆治疗。婆婆卧病在床期间,她悉心照料,为老人穿衣、洗漱、喂饭、洗衣洗床,她从不叫苦、不喊累、不嫌脏。尽管如此,婆婆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常年的高强度劳累,让陈婵芳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可她就是用这样的躯体,硬生生撑起了整个家。有心疼她的人背地里劝她改嫁,也曾有人愿意与她结为夫妻,但前提条件是要她抛下原来的家庭。陈婵芳婉拒了这些好意,坚决守护亲情。


  陈婵芳为家庭无私付出感动了很多人。多年来,她很多亲朋好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她渡过难关。东铺村村干部为陈婵芳的家庭申请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对象,仙庵镇政府也积极向县有关单位反映,确定了陈婵芳家庭为低保户和精准扶贫对象,享受相关政策的优待。


  多年来,陈婵芳辛苦劳作,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独自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苦难的家庭。她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服侍照顾长辈,无怨无悔地将一对儿女抚养长大,2020年,她被评为“惠来县第二届最美人物”。陈婵芳用“孝”和“爱”温暖和感动了身边熟悉她的每一个人,左邻右舍称她是一位贤孝皆备、淑德可风的道德典范。


■采访手记


  孝老爱亲 情暖人间


  陈婵芳是一位平凡的农家媳妇,在生活的重压下撑起了一个家。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从未放弃任何一个亲人。她的孝老爱亲精神令人动容,值得称赞。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命运给予陈婵芳巨大的打击,却没让她屈服。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媳妇、好母亲;在村里,她是一位好村民、好姐妹。陈婵芳孝老爱亲和吃苦耐劳、俭朴持家的道德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