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打通无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的落户安置渠道,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自3月份起,市公安局户政管理支队到普宁、揭西等地救助管理站,与当地民政部门、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和派出所驻站民警进行座谈,理顺相关工作流程问题。
在座谈中,市公安局户政管理支队详细了解救助管理站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理清救助机构对受助、救助人员身份核查工作程序,梳理笔录询问、材料申报、人像比对、身份调查以及DNA采集等具体环节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在救助机构长期滞留的无户口流浪人员落户工作流程问题,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此前,为解决长期滞留在救助机构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户口问题,市民政局、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解决救助管理机构长期滞留的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问题的通知》。落户人员中大多属于患有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或是身体残疾的特殊人群,救助管理站及驻站警务室民警前期要经过身份查询、网络寻亲、媒体发布等工作,先确认受助人员身份信息。但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户政部门在人员身份核查及落户程序上都发现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这些特殊群体的兜底民生保障将得不到落实。目前,全市已掌握滞留在救助机构的人员有80多人。在经身份核查确定无户籍信息后将办理户口登记,取得合法身份证件,切实享受政府救助。
据介绍,阶段来,市公安局户政管理支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在巩固全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基础上再创新、再推优。该支队将继续聚焦涉及公安业务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户口政策,细化落实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际成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