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春节以来,餐饮、美容美发、影院等服务行业暂缓开放,很多市民的“头顶大事”一时难以解决。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选择拿起剪刀,买来电推,摇身做起理发师,因此也带动了网上理发器的热销。而随着省有关复市指引的发布,部分服务行业逐步恢复秩序。目前我市部分美发店陆续开门营业,许多市民迫不及待前往解决“头顶大事”。对此,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复市后这个阶段仍是特别防护期,上理发店理发,合理的错峰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仍需引起重视。
现象
“剃头”成全民热盼 市民理发潜能被激发
宅家一个月,女士们的头发还能将就,毕竟长了可以扎起来,男士们的头发就有点“不忍直视”了。2月18日,市民陈女士终于看不下去老公的“狮子王”发型,决定当起老公的专属造型师,让老公也享受一次“Tony陈”的技术。“疫情期间,人们的潜能被最大挖掘出来,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就自己动手,不给国家添乱。”陈女士笑着说。
不仅是陈女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市民都选择在家自己理发。贺女士一向有给儿子当理发师的习惯,疫情期间,她的这门手艺也大派用场。一把剪刀,一张塑料薄膜,贺女士娴熟地给12岁的儿子剪起头发来。“从春节前剪到现在,儿子的头发都快能扎‘小辫了’,剪剪更精神,这次花了1个小时才修剪好呢。”贺女士称,疫情期间她不仅给儿子理发,老公的发型也是她给修剪的,成人的发型修剪起来有点费功夫,但因为理发店歇业也只能将就解决。
网上理发用品热销
“我在网上买了个理发器,准备自己动手理发,反正男士的短发比较容易打理。”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不仅下单购买理发器,还在网上认真观看了理发教程,准备收到货之后“大显身手”。与周先生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疫情期间,很多市民纷纷购买理发器在家理发,理发器的销量节节攀升。
2月19日,拼多多官微公布了“宅家十大商品热销榜单”,理发器高居榜首,超过了口红、瑜伽垫、打蛋器以及睡衣。公开数据显示,拼多多平台理发器搜索次数同比增长410%,包括飞科、奥克斯等品牌在内的数十款理发器销量同比上涨290%.在淘宝、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上,理发器同样热销。记者在淘宝上搜索“理发器”发现,一款100元左右的男士品牌剃发刀已有10多万人收货。
市区理发店陆续营业
随着理发店恢复营业,有些市民迫不及待想要处理好“头顶大事”,漂漂亮亮剪个好看发型。2月28日下午6时,在市区同心路附近一家发艺店内,市民张先生正戴着口罩享受着发型师的专业服务,一旁的发型师也是佩戴口罩认真剪发。“上次理发还是在1月15日,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头发都能盖住眼睛了,感觉自己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留着‘F4’同款发型,可以出演《流星花园》了。”从事服务行业的张先生笑着说道:“公司刚刚通知说3月4日复工,再不理发,我过几天就要扎着辫子去上班了。”
记者走访了解到,复市以后理发店的生意纷纷恢复,但毕竟“风头未过”,许多理发店还不敢大规模纳客。部分已经开放的理发店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都能自觉做好防疫措施,为避免扎堆,业务主要以提前预约、只限会员等方式进行,店内设施都进行了消毒处理,营业时间和相关设施也都按间隔要求进行了调整。
提醒
外出理发需选择正规理发店
2月26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广东省商业服务区复工复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下称指引),针对商场、美容美发、餐饮、商超等场所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市作出相关指引。那么,疫情期间去理发店需注意什么?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现在这个时期可以到正规的理发店去理发,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发店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保持环境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在洗手处要为顾客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
4.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一客一用(换)一消毒。
5.工作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6.疫情防控期间应建立顾客预约制度,提前电话了解顾客健康状况。
7.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8.对不佩戴口罩的顾客应进行劝阻,遇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顾客可拒绝其入店。
9.店内每个座位服务面积不宜小于2.5平方米,座椅间距不宜小于1.5米,店内应设有流动水洗发设备。
10.工作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顾客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