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对揭阳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10-21 15:36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九三学社揭阳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尽快完善我市乡村地名及路名指示牌设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乡村地名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完善我市乡村地名及路名指示牌设置工作,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强乡村地名管理把乡村精准治理基础夯实起来,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市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规范地名管理工作机制

  2021年,我市依托公安部门开展“二标四实”(“二标四实”是指标准地址、标准作业图,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基础信息采集暨门(楼)牌编制安装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揭阳市推进道路(街巷)和建筑物住宅区命名工作实施方案》(揭府〔2021〕35号),严格遵循《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明确地名命名标准、工作目标及部门职责分工。其中,村镇内的街路巷名称的命名、更名,由各县(市、区)民政局审核、人民政府审批。道路(街巷)地名标志由所在地的县(市、区)政府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落实维护、更换和后续管理工作。旅游景区、标志性建筑、交通等名称标识,由各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负责相关设置、维护和更换工作。

  二、扎实推进乡村地名命名

  自2023年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启动“乡村著名行动”专项工作以来,我市以公安、民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二标四实”工作为依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织乡村群众、地名专家、地名爱好者等形成“智囊团”,对全市乡村街路巷开展地毯式摸排、清理与命名。各县(市、区)针对“有地无名”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命名方案,确保地名规范、科学、实用。在全面摸排基础上,我市以省、市级重点镇建设为示范引领,由点及面推进道路命名工作全域提升:一方面抓省级示范。棉湖镇作为省级重点镇,严格对标任务,新增道路命名1034条,新设置地名标志牌1987块,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落实市级试点。遴选榕城区砲台镇、揭东区玉滘镇、普宁市洪阳镇、揭西县大溪镇、惠来县前詹镇等5个镇作为市级重点镇,复制推广棉湖经验,形成“省级+市级”双试点联动格局,有力推动全市乡村地名建设提质增效。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乡镇乡村街路巷命名18.2万条,其中,榕城区1.67万条、揭东区4.81万条、普宁市5.18万条、揭西县2.93万条、惠来县3.61万条。

  三、有序推进地名标志建设

  自2021年联合开展“二标四实”工作以来,全市公安部门根据标准地名安装标准化“二维码”门牌共150多万块,有力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水平。我市揭西县率先发力,投入资金完成2万多条新命名道路(街巷)的标牌设置,显著改善区域内“有名无牌”现状。其他县(市、区)也已将重点镇乡村路名指示牌设置纳入工作规划,正在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确保乡村道路地名标志逐步健全完善。

  四、强化部门协同联动

  2023年4月,我市建立了由民政部门牵头,宣传、教育等17部门参与的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推进地名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持续深化我市乡村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专此答复,衷心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



揭阳市民政局

2025年9月19日

  (联系人:林木松,联系电话:8217803)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