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率先在全市发布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三张清单”,以信用增信市场主体、赋能市场监管,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激发市场活力和提振市场信心,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9月,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447756户,同比增长5.45%。为强化正向引导,彰显严打声威,致力激浊扬清,促进守正创新,本期发布第十四批“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典型案例。
案例一:我市一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
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信用良好、拥有自主专利权或商标权的创新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进行融资。近期,揭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授信激励,指导一家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申报融资贴息后补助资金,该企业为揭阳市智能隔音铝门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件,授权发明专利8件。2025年该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专项后补助9.45万元。
案例二:揭西县一五金厂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揭西县一五金厂涉嫌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延长线插座,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立案调查。调查期间再次接到当事人涉嫌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延长线插座的线索,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线索进行并案处理。经查,当事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未取得《中国国家强制性认证证书》生产出厂销售需进行认证产品,存在违反多个法律规范的情况,且近一年内曾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受过行政处罚,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从重行政处罚,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将该五金厂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案例三:揭西县一电线电缆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近期,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转换器的线索,该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十条的规定。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线索立案调查。经查,该当事人在近一年曾因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且未经认证的产品(一年内同一性质违法行为)已受到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从重处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揭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案例四:普宁市某食品公司违反价格法案
根据监督检查线索,普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普宁市某食品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该公司收费项目除“定点屠宰加工服务费”外,另外收取“内脏加工药物残留、旋毛虫检测等”及“场地寄舱租金”等费用,明显超出《揭市发改价格〔2024〕338 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普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遂对当事人予以立案调查。经查明,当事人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多收取生猪屠宰加工服务费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普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依法依规将处罚结果公示。
案例五: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银行账户解冻
普宁市一家企业银行账户被限制了取款功能,经了解得知,因公司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无法取用资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随即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申请信用修复。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到原来该企业之前被消费者投诉,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到该公司现场进行核实情况时,发现该公司已关闭,现场未能与该公司取得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得知企业急于用到银行存款,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该公司的投诉事宜,并对企业经营登记的住所进行核查,辅导企业完成经营异常移出申请。几天后,该公司完成了信用修复,顺利移出经营异常名录,银行账户恢复正常,企业顺利提取到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