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来石碑山风电200MW增容改造工程赋能惠来绿色产业发展
南海之滨,海风劲吹。在惠来石碑山风电场,大型机械轰鸣声作响,一派热火朝天施工景象。这座已安全运行20年的“功勋”风电场,正通过“上大压小”改造工程,开启绿色能源发展崭新篇章。作为广东省能源集团落实“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惠来县的重点项目,惠来石碑山风电200MW增容改造工程以技术革新响应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战略,为惠来县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跨越二十年,见证风电崛起
惠来县石碑山风电场的历程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2004年,作为国家首批风电特许权项目之一,它扎根惠来;2007年全容量投产后,持续安全运行超20年,累计贡献清洁电力超26亿千瓦时,见证了中国风电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飞跃。2024年10月,项目改造方案获揭阳市发展和改革局核准批复,旨在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深度挖掘沿海优质风能资源潜力。
本次改造堪称一场“效能革命”。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将拆除原有的167台老旧风机,在原址上安装14台单机容量13.6MW和1台10MW的超大容量风电机组(单机功率较旧机组提升10倍),实现总装机容量200MW.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可达4.8亿千瓦时,足以满足约38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8万吨。同时,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释放空间约5万平方米,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真正实现了“一台新机替代十台旧机”的效率跃升,为沿海地区老旧风电场“存量挖潜”树立了技术标杆。
技术硬实力,精准落地国家战略
该改造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政策的精准实践。通过单机容量10倍的跃升和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项目成为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机组针对惠来沿海“高盐雾、多台风”的严苛环境进行了强化设计。其严格遵循最大风速57米/秒(10分钟平均)的防护标准,并搭载智能化运维系统,故障预警准确率高达95%以上。这深度契合了《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打造沿海风电技术高地”的要求,为粤东乃至全国沿海复杂环境下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提供了集“防台风、耐腐蚀、智能巡检”于一体的先进解决方案。
能源基因赋能,多维助力县域发展
广东省能源集团作为惠来县“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的重要力量,始终以能源主业为依托,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近年来,该集团在惠来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其中,2025年新增投资超20亿元),捐赠帮扶资金超3000万元(2025年新增超550万元)。通过布局“风光火储”等重大能源项目和实施系统化帮扶,集团探索出一条“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促进民生改善、民生改善反哺生态赋能”的新路径。
随着全新的200MW机组即将建成投产,这座屹立于粤东海岸的“绿色引擎”将释放更强劲的绿色动能,助力惠来县“百千万工程”实施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