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 穗 信 息 2025年第1期
揭阳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编 2025年3月31日
目 录
1、浙江省杭州市 助力创新主体“领跑”发展
2、江苏省南京市 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3、江苏省苏州市 14条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4、广州市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
浙江省杭州市 助力创新主体“领跑”发展
一、厚植营商环境新优势。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改进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扩大住所申报承诺制适用范围,探索数据知识产权注册资本出资方式。推进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试点城市建设。企业市内跨区迁移实现“一次申请、内部流转、即时办结”。以“增信·用信”为目标导向,汇集多源信用信息,为企业提供信用提升的具体路径,构建一个全面、客观的企业信用综合评价体系,拓展企业信用资产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增信机制完善。依托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推进经营主体高价值数据 政府、协会、银行三方共享,推动银行金融机构采信,提供“宜业贷”“杭个贷”“云个贷”等专项贷款产品。
二、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高能级平台,面向科技型创新创业主体开展“育苗护苗”专项服务行动,全链条提供综合服务。推进专利侵权纠纷“简案快办”“纠纷快处”等试点项目,建立浙江省首个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技术调查官资源共享机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设立海外公益服务网点,落地海外知识产权被侵权责任险,在浙江省率先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对外转让试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
三、提升标准引领新质效。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引导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线上解读等方式,帮扶指导初创型科技企业加强标准提升。把“标准化+”融入产业发展,锚定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制(修)订和标准化试点。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类脑智能等新兴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牵头成立杭州市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发布《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签订支持杭州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仿生技术委员会(ISO/TC266)仿生智能体国际标准研究组(SG),以标准引领助推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四、完善“企呼我应”新机制。构建“市监智脑”中台,建立全生命周期智链企业库,推进跨部门数据一库归集、经营主体一图定位、全景画像一码通展。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大力推行穿透式、非现场监管。推行免罚减罚清单,运用行政指导、教育提醒等柔性手段,彰显执法温度。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拓展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开展“三进三问三解”助企开门红活动,走访企业、研发中心、平台项目,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江苏省南京市 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一是丰富文化娱乐消费内涵方面,提出加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拓展文博消费,支持发展网络文学关联产业,持续举办南京艺术节等品牌活动,高水平打造“演艺之城”,支持微短剧发展,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新型文化业态。
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消费能级方面,用足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计丰富多样的入境旅游线路,强化文旅产业招商,提振夜间旅游消费,推出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旅游产品,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不断改善国际国内旅游适游环境。
三是增强体育服务消费活力方面,规划建设(改造)专业赛场,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供给,试点推进运动促进健康机构与体育健身场所有机融合,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电竞生态圈,积极申办高规格国际赛,办好马拉松等自主品牌精品赛事,举办“两融三进”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促消费活动。
四是推进教育培训服务消费方面,鼓励市属高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支持在宁高校吸引更多外国留学生来宁学习,鼓励中小学校邀请境外友好学校来宁开展师生交流和研学活动,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鼓励职业学校按照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做响“宁青Yeah校”品牌,扩大艺术培训市场,指导学校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持续推进老年开放大学体系建设。
五是构建养老服务消费生态圈方面,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推进“宁享养老”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供需适配,落实养老机构优惠扶持政策,培育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发展。
六是增加托育服务消费供给方面,完善“15分钟托育服务圈”,鼓励产业园区、医疗机构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托育机构,落实国家关于托育机构相关价格执行政策。
七是推动健康服务消费发展方面,发展卫生健康服务新业态,研发新型中医药健康产品,支持举办“中医夜市”,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引导健康服务机构转型发展。
八是优化居住服务消费供给方面,将不断丰富“物业+”服务消费场景,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拓展业务范畴,开展绿色家电、家装家居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做好老旧电梯更新工作,持续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
九是推动餐饮住宿消费升级方面,将持续举办餐饮促消费活动,推动更多餐饮企业入选美食品牌榜单,推广代表性美食街区,鼓励老字号餐饮把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经营,推进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
十是提升家政服务消费品质方面,实施家政服务机构优选计划,引导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增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素养,持续深化家政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家政服务进社区发展模式。
十一是发展多层次交通服务消费方面,优化机场客运航线,完善货运航空基础设施,谋划开辟远东新集装箱航线,扎实做好网约车新进平台和新增运力管理,持续开展特色低空物流服务,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完善智能投递服务设施建设和布局。
十二是支持新型服务消费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广绿色消费,促进服务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商文旅体展融合发展,打造服务消费多领域业态融合、数实结合的互动式、体验式新场景,推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和服务消费长足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 14条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高质量产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从优质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数据技术创新4个方面予以支持。其中,重点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给予资金支持。对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二是促进高水平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主要从大模型创新应用、场景赋能开放、创新产品推广3个方面予以支持。其中,重点加大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布局支持力度,对牵头申报主体、联合申报主体、合作申报主体,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引进培育参数量超千亿的通用大模型,给予资金支持。对市级培育垂直领域大模型,择优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强化关键要素供给方面,主要从智算平台建设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复用2个方面予以支持。其中,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在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开放、复用高质量数据集,建立一批通用和专用语料库,对被超过3家非关联企业调用,规模和示范效应明显的,给予资金支持。
四是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方面,主要从高端人才招引、金融资本支撑、标准研制、高端交流平台打造、“数据要素×”联动“人工智能+”5个方面予以支持。其中,重点加强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招引力度,对顶尖人才给予项目资助和购房补贴。对入选国家部委“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国家级数据标注优秀案例的人工智能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对获得“数据要素×”全国总决赛奖项的高校院所和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广州市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
日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围绕优政策、解难题、扩市场、促转型、强主体、护安全,出台六大方面共16条措施。
一是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提质增效。动态更新公布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权责清单,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审批平台功能,全面实施材料精简、时限压缩、全城通办等优化便民措施,申办材料全部实现电子化或免予提交。
二是持续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清单式管理模式,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动态跟踪进展,提高环评审批效率。进一步推广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证“两证合一”试点经验,扩大改革范围,助力项目加速落地。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取消家具制造、纸制品制造和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行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机制,细化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等要求。
三是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作用。继续创新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金融支持模式,推动谋划美丽城市投融资示范项目,推动建设美丽广州建设投融资平台,会同有关金融机构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定制化的专项融资服务保障。创新“链金合作”形式,通过政策宣讲会、供需对接会等形式提升政银企互信,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互惠双赢。同时助力碳排放市场化机制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全国和省碳市场建设,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控排企业碳市场履约能力。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开展碳标签示范建设,选取广州优势产品,开展碳标签示范与推广。
四是加大产业园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充分借鉴天河区经验,探索出台区域性现代都市工业生态环境保护指引,明确产业园区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提出优先准入建议,鼓励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序引导工业上楼、入园项目快速落地,建设绿色低碳现代都市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