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阳美翡翠玉雕:从国家级非遗到特色大产业
来源:揭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1 16:56:48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天下美石,阳美成器。”

  走进揭东区磐东街道阳美村,道路两旁挂满了以“玉”为主题的招牌,大大小小的商铺里,各种精美玉器琳琅满目,客商、游客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阳美翡翠玉雕 “圈粉”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天下玉,揭阳工。”从清末的萌芽到如今的繁荣发展,阳美翡翠玉雕走过了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它不仅是揭阳的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中国玉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阳美翡翠批发城人群熙攘,摊位林立,购销两旺。

  

  洪荣辉一生与玉相伴,致力弘扬揭阳玉文化。

  

  阳美玉雕《春意盎然》。

  

  阳美玉雕《飞夺泸定桥》。洪荣辉 作

  精雕细琢   造就玉都传奇

  “雕玉先雕心,琢石必琢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洪荣辉对玉雕这门技艺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每一件玉雕作品都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匠人精神世界的投射,只有心怀浩然正气,才能赋予作品真善美的意蕴。选料、设计、雕刻、抛光……从巧夺天工的设计构思到毫厘不差的雕刻打磨,每一刀都凝聚着玉雕师非凡的审美情趣与精湛的技艺水平,这正是阳美玉雕的灵魂所在。

  洪荣辉祖辈三代都从事玉器加工,在家庭长辈的影响下,洪荣辉从小就对玉有着深深的情结。改革开放后,阳美的玉器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洪荣辉抓住机遇,下海经商,创办玉雕加工厂。他边干边学,致力提升自己鉴玉做玉技能,其玉雕刀法越来越娴熟,他的作品大胆取色,凸显创意,雕法多变。其大胆创新的翡翠玉雕《长征》《和平圆梦曲》系列作品荣获中国玉器百花奖“特别奖”,长征系列作品中《过雪山》摆件被上海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龙凤瓶》被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永久收藏。

  洪荣辉的从艺与创业历程,正是阳美玉雕从非遗技艺发展成为特色大产业的一个缩影。在百余年的传承发展中,阳美人不断拼搏奋斗,探索创新,阳美玉雕工艺吸收了古今玉雕精华,融合了潮汕传统木雕、石雕、潮绣、陶塑等精雕细琢的工艺特色,形成了“奇、巧、精、特”的独特风格,打造了“阳美玉,揭阳工”这块在玉器业界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以阳美玉雕为主导,我市逐步形成以阳美村为核心的玉器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翡翠设计、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产业荣誉也接踵而至:2005年,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揭阳市“亚洲玉都”称号;2006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揭阳市“中国玉都”称号;2011年,阳美玉都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购物景区。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阳美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揭阳产业园玉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拥有从事设计和雕刻的玉器工作室500多家,销售门店5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

  薪火相传   涵养产业人才

  在老洪祥非遗馆,洪荣辉向记者展示馆内珍藏的翡翠玉雕作品,这一件件精美的玉雕作品,不仅展现了玉雕师的高超技艺,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到成为享誉国际的“金玉之乡”,这辉煌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玉雕师的努力。

  洪荣辉告诉记者,目前,玉雕技艺的传承主要有三种方式: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相授模式,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学校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持续加大玉文化人才培养力度,通过设立玉文化人才驿站、建立人才信息库,建设中国玉都(揭阳)产教融合基地、开办产业人才培训班等途径,不断壮大玉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据统计,揭阳产业园从原来仅有30多名“官方认证”的玉雕师,已发展到目前拥有各类玉雕人才约1.4万人,涵盖了玉石雕刻、设计、营销、电商、鉴赏、管理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美翡翠玉雕”项目已建立起完善的四级传承人体系,拥有代表性传承人25名,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人、市级10人、县(区)级13人。这一传承人队伍的壮大,为阳美玉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洪荣辉认为,传统的家庭传承、师徒相授模式虽然保证了技艺的原真性,但也面临着传承范围有限的问题。而学校的系统培养,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洪荣辉着重于建立玉雕传承体系,培养新一代玉雕师,并积极推进阳美玉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设立了洪荣辉大师工作室,聘请洪荣辉为客座教授,将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为玉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鲜血液。这种“高校+非遗”的模式,不仅拓宽了传承渠道,也为玉雕技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阳美玉雕的传承已突破传统模式,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文旅融合   擦亮玉都品牌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阳美玉器产业也积极拥抱新业态,引导传统玉器企业向电商模式转型。玉都集聚区现已引进淘宝、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落户,建立了珠宝电商直播基地。这种新业态有效促进了玉产业从“以批发为主”向“批发与终端销售相结合”的转型,玉器直播人气量和线上交易额不断攀升。

  在推进玉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注重文旅融合,通过不断完善博览鉴赏、旅游观光、商务休闲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玉文化节影响力。自2002年开始,每年的玉文化节都会迎来游客高峰,来自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及云南等地的玉商云集玉都,参加玉石拍卖、玉器精品展览、玉文化论坛等活动。

  据统计,2024年玉文化节期间,阳美玉都旅游景区吸引市民游客超过16.41万人次,文旅融合的效益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招商选资,引进缅商玉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助力玉文化产业链实现延链、强链、补链。如今的阳美,已发展成集玉石毛料拍卖,玉器设计、加工、贸易到博览、鉴赏、旅游观光、会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业整体升级成效显著。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我市玉文化产业链如同精雕细琢的翡翠般熠熠生辉,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阳美翡翠玉雕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蓬勃的产业活力,续写着“天下美石,阳美成器”的新篇章。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