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至26日,地都镇团委会同榕城区地都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积极与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财经大学“古村焕彩”实践团对接,再次深入地都镇邹堂古村落,延续农文旅融合发展之旅,助力地都镇高质量发展。
此前,广财实践团已进行了四次深入实践,明确了“旅游+特色产业+文化教育”三者融合的工作思路。过去一年来,广财实践团搭建了邹堂首个线上小程序“古村焕彩”与首个文创IP“邹堂龙”,设计了1条串联三村的旅游路线,打造并落地了18款文创产品,拍摄了首支文旅宣传片《印象邹堂·上篇》,广受好评。该实践项目在2023年度获评揭阳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品牌大赛大学生乡村振兴项目组一等奖。
持续探索邹堂魅力——以地图呈现梨园风光
邹堂梨花是地都镇的一张名片,每年盛花期都会吸引众多游客。为了让前来观赏梨花的游客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梨园各处点位风光,广财实践团用脚步丈量邹堂梨园的土地,在感受如画的梨园风景的同时,利用软件做好各处观赏点的定位,用于后续绘制线下梨园导览图。这是广财实践团在前期策划好梨文化节方案的基础上,再次答好“如何引领游客深入探索梨园好风光”的必答题目中,给出了又一实际举措。此外,广财实践团在还对邹堂梨脯制作过程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其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这项非遗技艺的传统魅力。
传承邹堂古韵——以镜头记录岁月变迁
保护传承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发展。广财实践团深入钱后村与南陇村两村古村落,续写好邹堂农文旅线路“后半篇文章”。从庄严肃穆的西来古寺,到波光粼粼的南陇水库,再到独具特色的三璧联建筑,团队走遍了大大小小二十余个景点,用镜头捕捉着古村的每一寸美好。邹堂郑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郑周盛也为团队成员对各个景点进行深厚历史底蕴的生动讲解,为后期产出宣传片和文创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在感受古村魅力的同时,广财实践团也深刻体会到了保护与传承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表示,只有用心去呵护、去传承古村落,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后人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温暖与力量。
关注邹堂发展——以交流明晰发展思路
地都镇对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地开展实践活动十分重视和关心。实践期间,地都镇党委书记黄炜,党委副书记、镇长林泽龙与广财实践团及团队指导老师座谈,就该项目共同关注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黄炜书记对团队成员投身“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返乡助力乡村振兴表示赞赏,对团队前期工作成效给予肯定,介绍了地都镇文旅产业发展思路,鼓励团队结合专业优势,找准自身所学与当地发展所需的切入点,在三年结对期内持续推进“古村焕彩”项目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为推动邹堂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接下来,广东财经大学“古村焕彩”实践团将按照地都镇团委提出“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的工作思路,持续聚焦地都镇的农文旅发展,整合并联动当地资源,制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策略,精心策划个性化旅行线路以及创意开发配套衍生品,让邹堂古村焕发新生,为加力提速推进地都镇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