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揭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揭阳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柳楷斌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你长期以来对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并对如何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我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我局经会同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市招商办,对你提出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和办理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惠企政策宣贯,强化财税支持和融资服务。

  1.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一是组织蒙泰、越群等一批企业参加2023年省内外“专精特新”企业校园招聘活动,力促企业与一批应届毕业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扎实开展企业人才对接工作。二是组织各地开展中小(民营)企业用工需求摸查工作(初步摸查12家企业共32个招聘岗位需求),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省工信厅,协助省通过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向广大毕业生及求职者发布岗位需求情况,帮助企业精准吸纳人才,缓解招人难问题。三是设立揭阳市人才驿站一站式服务专区和揭阳市人社局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完善高层次人才工作服务联络网络。截至目前,共受理人才服务事项349人次,一件事58人次。四是出台揭阳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安居保障申请、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申报、骨干人才奖申报等人才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扶持配套政策。至2023年6月底,全市共认定高层次人才9361人,其中A类人才51人、B类人才460人、C类人才8850人。五是服务专精特新等企业用工,至2023年6月底,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1场,进场企业2746家次,提供岗位24417个次,进场人数197656人次,达成就业意向7654人次。

  2.全面实施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截至2023年7月12日,累计免征增值税金额达3.21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共减免中小企业所得税税额10500.46万元,2023年上半年中小微企业共申请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5457.07万元;2023上半年分别为全市2.59万户、2.86万企业累计减免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504.92万元、4401.58万元;落实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保费政策,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1163户企业缓缴社保费31.13万元。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养老、失业、工伤费款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工伤保险统一阶段性下调单位缴费费率20%。

  3.加大专项资金扶持。一是下达揭阳市2023年省级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计划,支持22家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235万元。二是组织开展2024年省级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申报入库工作,向省申请项目入库7个,申请入库补助资金525.29万元。三是推荐粤财揭阳担保公司纳入2023年中央财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项目库,并获得145万元资金支持。四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3年上半年,全市落实助企纾困减负6690.11万元,其中社保纾困减负3461.52万元。

  4.强化政银企长效对接机制。一是加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和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市专精特新和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市中行、建行等一批合作银行共为我市239家(次)企业提供贷款15.34亿元,目前累计为我市759家(次)企业提供贷款58.04亿元。二是举办揭阳市2023年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重点项目及企业融资服务对接活动,强化重大项目及企业融资保障,推动一批银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金额近60亿元。三是着力引导和支持粤财揭阳担保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规模和业务,全力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2家融资担保公司累计新增融资担保业务440户次,新增担保金额4.17亿元,融资担保余额10.05亿元。全市18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投放贷款62笔,投放金额6539.2万元,贷款余额6.12亿元。四是推荐12家有融资和上市挂牌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由省工信厅协调相关交易所、金融机构对接指导支持。推荐9家企业申请列入揭阳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专项扶持资金企业库,至2023年6月底,本业务累计放款4笔,共计1600万元。五是开展纳税信用提升服务行动,推动金融机构丰富“银税互动”纯信用贷款产品,将企业纳税信用与银行授信有机结合,使纳税信用变成企业的“真金白银”,助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5.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平台作用。一是引导我市企业完成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企业注册,今年上半年,推动19家金融机构和6339家企业注册,申请融资企业数813家,受理贷款次数867次,授信金额2.67亿元,放款金额1.65亿元。二是通过省融资平台发放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利率贴息支持。至目前,各商业银行累计提供授信额度9354.11万元,放款金额7591.6万元。三是推广“粤信融”、“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平台,至今年5月末,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融资笔数818笔,融资金额234.14亿元;粤信融促成融资2713笔,融资金额165.54亿元。

  6.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一是发掘筛选73家优质企业纳入后备资源库(其中专精特新企业28家),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9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6家)。二是联合深交所、北交所和金融机构实地走访越群生物、天诚密封件、利泰制药、聆讯软件、泰嵘医药等拟上市企业,现场为企业“把脉开方”,解决企业上市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举办全面注册制改革主题宣讲暨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粤东行揭阳站活动,进一步加强全面注册制政策宣传,鼓励和推动我市“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助力揭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激励引导,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发展。

  1.狠抓企业梯度培育。一是制订揭阳市培育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方案,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强化推动企业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专注干特定细分市场,在主营领域诼渐形成优势和规模。今年来,推荐广东利泰等8家企业申报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成丰实业等67家申报2023年第一批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目前正在抓紧开展2023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和复核工作。至2023年上半年,我市(在有效期内)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3家。二是发挥“小巨人”“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企业等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举办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带动75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推动巨轮公司的“液压式轮胎硫化机”跻身首批省级单项冠军产品,推动普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项目于今年4月入选省项目培育库。三是指导会同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榕江实验室、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学术机构,开展“揭阳工业企业100强”梳理研究,7月12日召开“揭阳工业企业100强发布活动”,进一步展现揭阳工业经济发展成果,树立骨干工业企业标杆,营造赛龙夺锦、竞标争先“拼经济”的浓厚氛围。

  2.推动重点产业供需对接。一是举办2023年揭阳市重点产业(企业)供需对接活动,组织广东石化、蓝水、万洋等重点企业(项目)与我市有关行业商协会和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洽谈产能合作和产业配套建设,努力推动促成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部件和配套产品,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制定揭阳市2023年高质量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依托8+3”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专班机制,加快推动纺织服装、金属、制鞋等7大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三是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组织我市中小企业参加“大手拉小手”暨战略性产业集群供应链对接活动。遴选产业研究能力和行业影响力较强的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作为咨询机构。四是开展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我市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参加“揭阳市企业家大讲堂”第一、二期活动,推动我市企业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综合素质。举办2023年“惠企暖企”政策宣讲会暨服务推广日活动,深入企业、园区、服务平台和基地开展相关服务活动。五是开展2023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组织我市专精特新等企业积极对接国内各地大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力争进入大企业供应商目录,与大企业促成合作关系,协调推进技术攻关,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3.聚焦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一是鼓励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升级,下达省级奖补资金6356万元,支持17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升级,上半年带动15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确定2024年省级技改拟入库项目19个。二是联合广工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广工揭阳校区构建战略合作关系,聘请校内教授为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顾问。三是印发《揭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积极构建全面科技创新体系,贯彻落实《揭阳市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等政策,提高普惠性奖补项目的比例和标准。四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不同层级、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平台量质提升。目前全市建有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家(市级29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5家)。

  4.全力推进榕江实验室建设。一是积极打造国家级孵化器,设立“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驿站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万洋科技众创城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加快推进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和绿色石化专题调研,形成《揭阳绿色石化科技产业链专题调研报告》。三是加大资金对实验室新场地进行装修,为实验室采购59台套仪器设备,进一步向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提供开放性技术研发、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三)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1.提升产业发展平台。高质量建设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按照“一核双区”(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临港产业园、揭阳高新区)布局,建立“领导小组+平台开发公司+园区管委会”机制,制订并组织实施“主平台开发公司组建及运营方案”,重点发展绿色石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当前我市主平台所在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76家,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43.97亿元、增速375.6%;增加值110.47亿元、增速678.3%,正逐步成为拉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2.出台招商选资政策。一是出台《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选资工作的意见》,突出制造业当家,聚焦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招商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面准确把握“三贡献一高一强”招商选资标准,主动招引一大批高质量项目,在融入大循环、促进双循环中实现更好发展。二是梳理发布《招商引资“财税十条”举措》,推行“一企一策”服务、建立招商引资“白名单”、完善政策找企业机制、实施人才引进奖补政策、丰富以信换贷产品等10个方面,努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留下来”,更有信心“发展好”。三是印发《揭阳市驻东莞招商服务部、驻外招商合作平台工作方案(试行)》,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重点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接三类500强企业、战略投资者、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三贡献一高一强”的产业项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四是梳理国家出台的系列支持制造业税费优惠政策,编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运用短信、微信、电子税务局、门户网站等多渠道精准锁定纳税人缴费人进行税费政策“一对一”推送。

  3.着力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一是引进万洋等专业机构开展通用厂房建设和招商合作,已开工揭阳高新区、榕城潮东2个万洋众创城示范项目,意向入驻中小企业900多家。二是组织我市产业园区、行业商会和企业代表,到东莞、惠州、云浮、阳江、杭州等地开展学习考察和产业对接,做好芯源实业、锦邦集团、集盛电线电缆等招商线索项目跟踪洽谈积极。三是成立揭阳市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对口招商工作专班,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探索“珠三角+”“东莞+”等联合招商模式,采取扫楼登门、逐户拜访等超常规方式,开展定点招商、靶向招商,有关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多次赴珠三角开展揭阳市投资环境推介,与各地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对接洽谈投资事宜。四是组织我市企业和招商代表参加“粤贸全国”、“粤贸全球”计划、“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活动,推动我市企业加强与海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产品对接、产业招商。

  (四)完善服务机制,切实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1.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一是按照“三个最”要求,坚持把惠企暖企作为主责主业紧紧抓在手头,为全市1614家规上企业和174家规下重点企业全覆盖配备企业联络员,举办全市企业联络员培训活动。二是研究制订“工业企业联络员管理评价办法”,开发建设“工业企业监测服务平台”,用心贴心做好企业“娘家人”。三是落实“急难愁盼我来办”留言办理,快速回应企业诉求,2023年共办理留言7条,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3.加大“规范办”服务力度。一是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着力加强登记注册规范统一和便捷高效,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基本压缩至1个工作日。二是实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改革,解除场地证明对市场主体登记的束缚,自实施住所自主申报制度以来,全市有近14万(次)市场主体享受此改革红利,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三是加大网上办工作力度,加大“粤商通APP”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的宣传推广力度,至2023年6月底,全市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网办率90.47%。四是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费服务,全面梳理细化涉税涉费事项,统筹全市服务资源,打造以市级运营中心为主干,县级运营中心为分支,实体办税厅、办税点、社区服务站、“银税互联”服务点为服务节点的服务网络,实现服务渠道扎口运营。

  二、下一步工作

  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个最”工作要求,突出制造业当家,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带动、上下联动和持续推动,全力培育壮大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加快推动揭阳制造业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一是紧紧围绕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目标导向,立足企业规模、特色、成长性等方面,分类分层次确定标准条件,以总体部署、分级培育、整体推进、动态管理的方式,积极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逐级企业培育库,形成优质企业层层递进、分级培育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各地落实责任,精准施策,积极扶持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三是加强推动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省、市中小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库,通过政策支持、精准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形成多层次上市培育梯队,营造良好活跃的上市氛围,助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规范发展。

  (二)进一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一是持续实施好《揭阳市促进工业企业优化升级若干措施》《揭阳市促进产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点在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新一轮变革,逐步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积极引导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与我市战略性产业有效对接、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榕江实验室项目建设,推动实质性科研进展、技术攻关和和成果产出。组织实施好省“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和市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关与产业化,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引进工作。动员符合条件企业积极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工程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重点实验室。四是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的专精特新企业,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制,激发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社团组织等参与研发的积极性,加速攻克我市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推动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扎实做好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国电投海上风电项目等产业链重大项目后续服务,支持推动巨正源、伊斯科、广东纳塔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完善产业链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二是围绕两大产业链大抓招商选资,加强与珠三角等地区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招商和扩产积极谋划新的工业投资项目,力争引进一批高质量制造业项目,尽快形成大产业集群,努力扩大工业投资,推动我市经济在融入大循环、促进双循环中实现更好发展。三是继续争取省普惠性和重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奖补,在2022年争取省普惠性、重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资金约7亿元的基础上,依托中石油、吉林石化ABS、东粤环保等项目,2023年度按再向省争取申报约11亿元用于支持园区和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开展帮扶服务。一是抓实“企业联络员”等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建设完善工业企业监测服务平台,制订联络员管理评价方案,为企业提供全过程跟踪、全流程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二是落实好国家、省专项扶持政策及相关惠企利企暖企政策,统筹推动技术、人才、用地、用工、水电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做大做优做强,示范带动全市中小企业优化发展。三是积极开展政银企融资服务,持续推进和深化金融机构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推进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信贷担保支持力度。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全力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四是加快产业类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省、市各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个性化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产业标准、计量检测、技术认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五是积极组织开展产需对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和展销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动对接大企业大市场,积极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在生产、分配、流通等环节更好地参与国内大循环,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六是聚焦我市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省内外高级研修班培训,支持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等重点企业与技工学院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揭阳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推动“新粤商”“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七是持续推进落实扶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费负担,帮助市场主体增强活力。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延时服务、最多跑一次等服务,确保对纳税人和缴费人的问题及时解答、事项及时办理。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对揭阳“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吴志平 8231630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