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建制县区必须建成办好一所能够提供至少3000个学位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集中力量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14日在全市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我市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要求。近年来,我市中职教育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扩容提质强服务行动计划,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推进中职教育提质
为优化中职教育布局结构,统筹谋划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21年市政府印发《揭阳中职学校提质增效发展工作方案》。市教育局紧扣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撤销、合并、转型等措施进行整合,优化我市中职学校布局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紧贴产业、定位清晰、专业互补的揭阳中职教育体系。
根据我市的产业特点,市教育局遵循“适应需要、适度超前,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持续协调、办出特色”的原则,统筹我市中职所有专业、做强优势突出专业、补充缺失的专业、新建战略性新兴专业、撤销脱离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目前,全市共有9所招生中职学校,其中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4所,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2所。中职专业共分布15个大类、68个专业数、137个专业点,共有国家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1个,建设省级“双精准”专业8个,2021年、2022年分批建设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3个和11个。同时,有条件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打通中高职贯通渠道,提高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近3年来,全市中职毕业生通过对口单招、三二分段、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和普通高考等多种录取途径实现升学4647人,考取率达77%.这些举措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要,拓宽职业发展前景,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20、2021年我市中职学校招生完成率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一,2022年中职学校招生完成率达121%,招生人数创近年新高。
在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上,全市中职学校坚持育训并举并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评,近3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共获省一等奖11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68个。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更多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全市各中职学校与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设立实习就业基地,注重产学研合作,将学校、企业等各种有效资源充分整合,提升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3年,我市中职学校共与3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组织学生实习达2.2万多人次,实习专业点数量达130多个;企业共接受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270余人次,为学校输送兼职教师180余人。2021年普宁职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申请专利3项,完成省级课题3项,编写出版教材8本,充分体现了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为强化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我市积极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开设中餐烹饪、中西面点、幼儿保育、护理、康复技术、中医护理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目前,全市共打造了3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个省级“粤菜师傅”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近3年来,全市中职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近3万实用型、技能型人才。2020、2021年我市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就业率为97.29%,超过省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第6位,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市教育局表示,接下来将围绕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和特征,以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为主线,以招生、就业、技能为抓手,以“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为重点,聚焦发展理念、教育体系、办学格局、育人模式、保障机制等任务,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揭阳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