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专区 > 揭阳新闻

拓片师傅王灿辉:以工养艺,三十年拓“片”潮汕

来源:揭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19 09:45:41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分享到:

  王灿辉是榕城区炮台镇塘埔王村人,是一名工艺美术师,也是炮台镇文化站职工。三十多年来,他走遍潮汕,拓下了大量古碑记石刻。他在炮台镇文化站指导下创办了桑浦文化公司和炮台潮汕书画艺术馆,并出任经理和馆长。


  与拓片结缘后以工养艺


  说到与拓片结缘,王灿辉坦言,因为谋生需要,他早年干过木匠,80年代开始给人做牌匾的时候,有客户拿拓印下来的字让他做,那时起就知道有拓片这种技术。那些拓下来的古字,在王灿辉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野外游玩时,看到年代久远的古老石刻,受风雨侵蚀,有的已经很模糊,如果不及时保留,有可能最后消失。他觉得十分可惜,突发奇想,如果用拓片技术把石头上的字拓下来,在纸上复原就能永久保存下来。于是他拜师学艺做拓片。


  几十年来,因为谋生的需要,王灿辉干过很多工作。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没有忘记要去做拓片这件事。王灿辉说,拓片需要时间也需要经济支持,因为所做事情纯属个人爱好,只能以工养艺。工余一有空,他就会挤时间出去做拓片。


  不辞辛劳收集古迹碑刻


  做碑刻拓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由于拓片过程属于纯自然风干操作,时间跨度比较长,最容易做的也需要3至5小时,正常需要一天,还不包括路上来回时间。为了收集古迹碑刻,王灿辉不辞劳苦,经常翻山越岭,披星出门,戴月回来。


  有些古迹碑刻在高高的大石块上面,需要借助工具。2015年,王灿辉去桑浦山红峰林场里面拓《大观山古记跋》,这块石刻是黄庭坚的第六代孙手书,由于年代久远,周边已经乱石穿空,杂草丛生,需要砍树搭架。在林场工作人员帮忙下,他日以继夜花了2天时间完成。面对这些,王灿辉一点不觉得辛苦,他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很快乐的。


  传承非遗传播技艺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王灿辉不断学习。2021年,他参加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高级非遗传承培训师培训,获得了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高级非遗传承培训师(传统美术)”资格证书。他所在的炮台潮汕书画艺术馆,也在2021年被广东非遗研学院授予“非遗研学基地”,他负责教授拓片和装裱工艺。


  王灿辉有一个远大的计划,他要把整个潮汕的碑刻都拓完,再到全省到全国,能做多少是多少。现在潮汕地区的碑刻已经拓得差不多了,正逐渐扩展到毗邻的其他地方。

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