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揭阳市农业农村局全方位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揭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22 18:15:41 浏览次数: - 【字体: 分享到:

揭阳市农业农村局全方位推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沃野桑田绘巨变 筑梦“三农”谱新篇

  穿行在我市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条条村道平坦整洁,一户户庭院窗明几净,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如画乡村正成为揭阳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各项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体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发展各项工作,让我市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壮美华章。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铆足干劲、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历史性成效,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先锋队,市农业农村局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我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市建档立卡36998户、105844名相对贫困人口,162个相对贫困村全部稳定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市农业农村局接续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筑牢防止返贫底线,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推动全覆盖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在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为帮扶对象购买防返贫保险和“揭阳市民保”医保补充保险,织密织牢防止返贫致贫“安全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构建“3+2+1”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摸清家底,确保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紧紧抓住省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契机,推动389个省直中直、东莞市、市级、县级单位选派487名干部组成91支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全覆盖帮扶全市91个涉农乡镇(街道、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我市试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以来,揭西茶叶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强了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不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创新思路,完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1.24亿元,创建了揭东竹笋、揭西茶叶、普宁青梅、惠来鲍鱼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其中,普宁青梅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2000万元国家财政奖补资金;累计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205个,获评国家级专业镇3个、专业村3个,省级专业镇9个、专业村100个;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4个、示范点9个,广东农业公园3个;累计培育市级“菜篮子”基地37个、省级“菜篮子”基地13个,连续2轮省“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链长制“激发农业产业活力







发展普宁青梅、揭东竹笋、惠来凤梨等一批基础较好的主导产业,创建了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为乡村产业振兴赋新能。


  2021年,我市试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当年“中国竹笋之乡”揭东区埔田镇竹笋产业总产值达12.6亿元,其中80%的竹笋罐头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竹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我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为乡村产业振兴赋新能的生动写照。

  为整合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我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赋,选准揭东竹笋、炒茶、油茶,揭西茶叶、生猪,普宁青梅、稻蔬,惠来凤梨、家禽、鲍鱼等一批发展基础较好的主导产业,创建了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示范带动揭东蛋鸡,普宁蕉柑、青榄、油甘、蛋鸡,揭西南药、苦笋、橄榄、蔬菜,惠来南药、荔枝等11条县级农业产业链,实现了主要农业县主导产业和主要特色品种全覆盖。

  此外,我市还创新思路,着力构建“链园合一”新机制,把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链长制”一并推进,既建园又建链,加快推进“跨县集群、一县一园”建设。同时,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让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参与并分享乡村产业振兴的收益。如今的揭阳乡村,已形成“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喜人局面,以百花齐放之势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穿行在我市广袤的农村大地,一条条村道平坦整洁,一户户庭院窗明几净,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如画乡村正成为揭阳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图为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村容村貌一角。


  近年来,我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和村巷道硬底化等突出短板强力攻坚,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截至11月底,全市3859个自然村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748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在此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实施美丽宜居村“挂摘牌”动态管理机制,主动接受群众、媒体监督,推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落地,实现乡村长治长美。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打造农村“四小园”,美化绿化村庄。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圩镇建设,集中连线(片)提升乡村风貌,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至2025年全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26条。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行“农民工匠”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建设“省钱、省时、增收”的目的。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市累计采用“农民工匠”法实施项目共3825宗,节约资金2.23亿元,节约成本19.68%,带动农民群众增收1.12亿元。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改革,是充分释放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乡村前进动力的前提。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作为全省3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县之一的揭东区已探索5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揭东区被确定为全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试点,揭西县被确定为全省整县建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惠来县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为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关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后扶持399个行政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1446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目标。同时,实行奖补激励措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优化营商环境是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方式,以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截至11月底,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的70个事项(行政许可62项,行政确认2项,其他类4项,公共服务2项),总共有56项政务事项承诺办结日期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缩优化时限为80%,农药经营许可证申请(限制使用农药除外)“一件事”实行跨部门联办机制后,实现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并联审批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更少、流程更优、时间更短、成本更低。

  战鼓声声催奋进,旌旗猎猎踏征程。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佑知表示,在新征程上,市农业农村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综合改革,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揭阳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三农”力量。

撰文:张晓生  邢晓荣  黄益瑜  洪 日

摄影:张晓生  李维照  林洁松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