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早稻秧苗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2014年第二期)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4-03-13 10:24:30 浏览次数: - 【字体: 分享到:

第二期

揭阳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2014年3月12日

早稻秧苗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据市站及各地近期调查:当前我市早稻秧苗主要发生的虫害有三化螟、稻蓟马、稻叶蝉等。

1、三化螟:预计第一代三化螟发生期比去年偏迟,螟蛾盛发期在3月24日—4月8日,螟蛾盛发高峰期在4月2日前后,主要集中在秧田及早插(抛)田产卵。卵孵化高峰期在4月15日前后,防治适期在4月14日前后。主要依据:据各地近期调查化蛹进度,惠来县3月4日化蛹率0(去年3月5日化蛹率为6%),揭东区3月5日前后化蛹率为8.33%(去年同期化蛹率14.8%)。普宁市3月7日化蛹率8.89%(去年3月4日化蛹率7.41%),榕城区3月4日调查,化蛹率占8%(去年3月4日化蛹率7%),空港区炮台站3月6日调查,化蛹率占9.5%,蓝城区3月6日调查,化蛹率占7.7%。

2、稻蓟马和稻叶蝉:据市站3月6日在锡场、云路镇部分早播秧田调查,一般百株秧苗有蓟马8—31头,高的达41头以上;叶蝉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35头,高的达49头。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这两种害虫将会加重发生为害。

防治意见:

去冬今春我市雨水偏少,气温较高,不利提早浸田办田,有利于害虫越冬, 害虫死亡率较往年低;由于各地早稻播插期不一,时段拉长,苗情复杂,利于害虫的辗转繁殖为害。因此各地应加强田间调查,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动态,实行分类指导,适时防治。要严格施好秧苗“送嫁药”,压低病虫源基数。

1、防治第一代三化螟:亩可选用48%毒死蜱60毫升+ 90%杀虫单50克或20%三唑磷70毫升兑水75公斤喷施。

2、防治稻蓟马和稻叶蝉:亩可选用48%毒死蜱60毫升或80%敌敌畏100克兑水75公斤喷施。

3、对局部地区发生苗瘟的,亩可选用22%环庚草醚·三环唑(瘟博克)40克兑水75公斤喷施。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