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粤东新城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解读

现就《揭阳市粤东新城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重要要求,广东全省正在全面大力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粤东新城是揭阳市参与广东省东部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并将打造成为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宜居宜业宜游滨海新城。

为助推揭阳市粤东新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揭阳市粤东新城管委会委托第三方依据《揭阳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聚焦“一城两园”加快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措施》《揭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揭阳市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等规划和文件,编制了本规划。

本规划是粤东新城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招商引资指南,是制定相关产业规划的重要依据,必将对加快揭阳滨海新区及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进而对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发展和广东沿海重要产业集群及产业带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规划》开篇在深入分析粤东新城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确立粤东新城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接着分别就粤东新城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设计。最后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作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主要参考的产业发展目录。

故此,《规划》稿由六个部分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等三个部分,主要阐述粤东新城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短板、未来中长期将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确立粤东新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四、第五等两个部分,分别就粤东新城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体系进行了梳理和设计。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六部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产业发展目录。


三、《规划》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规划》稿第三部分确立发展定位和目标。

发展定位:按照“项目错位布局、产业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融合发展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临港产业园协同联动发展,助推粤东新城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滨海新城、应用型区域创新创业示范高地、滨海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实践区、广东省东部沿海区域新发展极。

发展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2023年,促进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基本建立,支撑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富有滨海新城特色的产业体系和布局框架初见轮廓,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迈出坚实步伐,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房产地产等产业保障功能初步具备,滨海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特色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健康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业态平稳起步,产城融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对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惠来临港工业园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2025年,促进产业发展的机制体制日臻完善,富有滨海新城特色的产业体系和布局框架基本建立,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房产地产等保障产业的先行效果持续增强,滨海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健康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业态初具规模,产业发展的区域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城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商业街、金融街、文创街初见端倪,形成5个产业集群、10个区域性或功能性总部,建成10个平台经济载体,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超过10个,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家。

2035年,“蓝色引擎”动力澎湃,各类资源要素便捷流动,产业体系富有鲜明的滨海特色、广泛的区域影响力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产城融合发展趋向成熟,国内高品质旅游度假区、临海特色产业战略高地和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品牌响亮,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作用凸显,各类主要经济和社会指标排名沿海经济带前列,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辐射带动粤东城市群的强大引擎。


四、《规划》重点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稿第四部分梳理并规划了粤东新城重点产业分区布局。

坚持山海林田湖湿地村庄统筹、产城人融合发展,按照“基于现状、前瞻未来,统筹‘三生’、协调‘三宜’,功能导向、合理分区,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循序推进,加快土地集约化、绿地花园化、环境生态化、载体现代化建设,依循业态类别相合相分规律,合理配置绿心、水体、产业区、生活区、文体中心,形成“六片区十组团”的产业空间配置格局,推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高铁商务金融位于粤东新城西北部,打造环高铁站的现代商贸金融产业集聚区,形成“总部商业”和“金融投资”两个联动发展的组团。在汕汕高铁惠来站周边,按照“合理布局、智能支撑、集聚组团、功能复合”要求,重点发展交通集散、总部经济、现代商务、高端商业、金融服务及高尚楼宇等现代服务产业。

神泉湾文旅位于粤东新城南部,形成“生态湿地”“滨海旅游”和“渔港小镇”三个彼此依托、相互联动的三个组团。在神泉湾,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标准,通过“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重点打造集滨海观光、体验度假、会议会展、时尚购物、休闲娱乐、海上运动、旅居地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滨海旅游综合体。

科教创新位于粤东新城东南部,打造“教育培训”和“研发创新”两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组团。以实现“4E”为目标,着力培育人才培养、科创孵化、创新研发、生态优化等复合功能,构建科教类型多元、“产学研用”融合的“综合性科教创新区”,使之成为粤东新城增长的发动机、功能的孵化器、环境的示范区、竞争的主力军。

城市绿心位于粤东新城中东部,依托绿色静雅的环境,打造“健身休闲”和“文化创意”两个组团。作为揭阳滨海新区功能结构和游憩空间的独特重要组成部分,兼有多种绿地类型和生态景观,维持生物生存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适度导入健身休闲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削弱热岛效应,使生态环境达到规定的标准值,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生态休闲位于粤东新城西南部,打造“田园乡村组团”。着眼建设“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的生态休闲区,重点推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休闲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增加生态产品和休闲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生态产品和休闲产品稳定增值,助力粤东新城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口资源环境和谐格局。

战略预留位于粤东新城东北部,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划定战略预留区,建立空间留白机制,远近结合、留有余地,为未来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更大发展留足稀缺资源和战略空间。


《规划》重点发展产业类型

《规划》稿第五部分着力梳理并构建粤东新城的产业结构体系。

从发挥粤东新城区位和政策优势出发,紧扣揭阳滨海新区“一城两园”总体规划,围绕建设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目标,强化对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惠来临港产业园的服务功能,坚以生产性和生活性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兼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从特色、保障、新兴三个层面打造导向明确、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产业增长新空间新系列,构建“3+4+5”的产业结构体系。同时,紧密结合“互联网+”的产业发展趋势,从智慧产品、智慧数据、智慧服务三个层级上推动服务业以“互联网+”为内在核心,形成纵向有序承接的产业链体系。《规划》明确在拟建产业体系框架下培育若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打造粤东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整体提升粤东新城现代服务业在粤东地区乃至全省的地位和辐射能力。

“3+4+5”的产业结构体系,即:加快发展滨海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三大特色产业优化发展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房产地产等四大保障产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健康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五大新兴业态。

加快发展三大特色产业,发挥禀赋优势,突显当地特色,增强产业市场影响力。(1滨海旅游业,主要包括滨海文化旅游业、海上游艇旅游业、潮汕古邑旅游业、工业观光旅游业。(2)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科技咨询服务科技综合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3)文化创意业,主要包括工业设计业、景观设计业、广告装潢业。

优化发展四大保障产业,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民生保障能力1)生活服务业,主要包括零售服务业餐饮服务业、住宿服务业、家庭服务业。(2)公共服务业,主要包括教育供给、医疗供给、公共供给。(3)商务服务业,主要包括人才引培服务、商务咨询服务、传统金融服务、新兴金融业态、会议会展服务。(4)房产地产业,主要包括高端住宅、公租住房、商业地产、金融地产、文旅地产、康养地产、科技地产、文创地产、工业地产、仓储地产。

大力发展五大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规模快速提升,强化产业的增长活力。1平台经济,主要包括“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生产”、“互联网+创业创新”。(2)总部经济,主要包括制造型企业总部经济服务型企业总部经济、研发型机构总部经济。(3)健康经济,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医药业、健康养老服务业、体育健身服务业。(4)数字经济,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业、数字文创业、数字游戏业、数字技术应用。(5)绿色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服务业节能服务业环保服务业设施园艺业。


六、《规划》工程建设项目

大力促进粤东新城重点产业发展,扎实建立“3+4+5”产业体系,保障本《规划》落到实处,《规划》稿第五部分每中类产业下通过专栏形式梳理、规划了51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点项目计划开工时间远期展望至2035年其中,三大特色产业17项,包括滨海旅游业9项,科技服务业4项,文化创意业4项;四大保障产业19项,包括生活服务业5项,公共服务业5项,商务服务业5项,房产地产业4项;五大新兴业态15项,包括平台经济3项,总部经济2项,健康经济3项,数字经济4项,绿色经济3项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及附录

从实际操作层面考虑,《规划》稿第六部分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服务、构建产业规划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评估监督机制等个方面的具体推进措施,为粤东新城重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优越的外部环境。最后通过附录形式,按照产业发展战略重要性和时序紧迫性,提出了产业发展目录,作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参考。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