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局不断推进“放管服”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以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建设成果赋能揭阳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思路和制定的主要规划
(一)全面落实均衡化发展措施,进一步夯实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能力。研究制订《揭阳市推动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均衡化发展项目,努力提高我市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公共支撑、政务服务、区域治理能力,服务好县域振兴工作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进一步做好“粤复用”超市应用,推动“一地创新、各地复用”模式落地见效。
(二)推进“一网通办”,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持续推进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优化政务服务“三个最”工作要求。以“五减少两增加”为抓手,继续精简政务服务审批环节,深入开展“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推进“容缺受理”“跨域通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重点推动“三个最”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提升“粤系列”平台服务效果。进一步拓展粤省事、粤商通和粤智助平台服务广度和深度。三是规范基础服务大厅建设。重点要推进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市场监管、公安派出所业务进驻办理。四是推行政务服务“码上办”。依托电子证照库和“粤省事码”“粤商码”平台,推广身份证等常用电子证照的应用,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五是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各级政务服务场所要积极推进水、电、气、通信网络等事项进驻办理。六是做好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平台应用。充分利用即将建成的全省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平台,构建招商引资资源“一张图”。
(三)加快“一网统管”,强化市域治理。一是启动“一网统管”一期项目建设。建设经济运行等应用专题,助力政府开展市域治理研判和决策。二是打造数字化智慧热线。做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的扩容提质和智能化改造。充分发挥12345热线“民生数据仓”优势,为各级各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支撑。完善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应用,精准化提供诉求辅助。三是建设揭阳市经济运行调节数字化支撑体系。四是做好“一镇一档”工作调度平台应用管理。五是协助做好揭阳市工业企业数据监测和调查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四)推进“一网共享”,挖掘数据价值。一是积极融入广东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培育多元数据流通交易生态。二是夯实数据基础,推动国垂、省垂系统数据回流和本地数据的汇聚、共享。三是拓展数据应用,逐步实现数据资源“一网共享”直达基层、提质增效。四是依托“一网共享”平台揭阳节点,推动公共数据、产业数据深度融合利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优化“一网协同”,提升内部办事效率。深化“数字机关”建设,继续优化全流程网上办理和移动办公。上线领导日程安排等模块,积极探索“内部一件事”集成办理,进打造全市统一、高效的协同办公平台。
(六)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为数字政府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完善安全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数字政府安全防护能力。二是继续统筹全市做好省级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防守工作。三是持续推动提升我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四是把握新一轮信创工程建设机遇,推动揭阳网络安全和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发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作用,培育我市数字化产业。积极支持本市数字化产业企业参与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项目。支持、协助本地数字化产业企业依托“粤复用”发布优秀产品,推动本地数字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实施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三个最”政务服务
1.优化“三个最”政务服务。按照 “三个最”要求,围绕落实“五减少两增加”工作任务,认真配合各部门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出台“容缺办”“免证办”等便利办事制度,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证明材料。“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从原来的206件增至636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增设“金融首贷续贷”等服务窗口,推动公积金业务进驻普宁、揭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9个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优化线上服务,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于2017年实现全市统一部署,对接广东省“一网共享”大数据平台。积极推广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累计签发电子证照2454.67万张,启用用证事项7265项,制发电子印章1981枚,使用810万次。
2.优化便民热线服务。目前,我市热线平台有话务座席27个、话务人员42名,整合、归并了全市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实现“一号对外”。近年来,不断拓宽热线平台受理渠道,开辟了“互联网+12345”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热线平台优势,认真受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安全隐患等专项业务,综合分析、研判,形成专报报送市委、市政府;助力疫情防控,处理涉疫诉求6多万个,及时解决危急求助1581个;加强部门联动,与市公安局110联动处置诉求,向市检察机关推送公益诉讼线索。至目前,热线平台话务量近190万个,即时解答群众来电近100万个,转办企业、群众诉求36万个,服务满意率达99.6%,办结率97%,办结满意率94%。
3.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目前土地矿业、政府采购、建设工程、国有产权等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交易实现网上远程开评标。去年与广州等18个市签订远程异地评标协议,与中山市完成首个异地评标项目。建成启用电子保函系统,全面优化建设工程交易服务,工程项目进场流程实现“四个一”。2022年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78宗,交易总金额117.15亿元,中介服务超市成功交易业务2941宗。9-12月全市共有149个建设工程项目100%进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预算金额68.22亿元,节约交易服务费近400万元。有31个工程项目在中介服务超市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新增38家招标代理机构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注册。
4.强化基层政务服务能力。部署“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全市共完成1666台“粤智助”部署,提供171项服务事项。榕城区实现服务事项“应进全进”,成为全 市各县(市、区)进驻事项最全的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揭东区升级全区镇(街道)、村(居)政务办事大厅信息化,优化政务服务到基层;普宁市推动商事登记等重要领域减证提速,实行“先证后核”“免证办”;揭西县启用“揭西掌上政务通”手机微信小程序,提供多项业务办理服务;惠来县易地改造、建设功能区配套齐全的新政务服务中心。
(二)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升政府数字化基础能力
1.完善顶层设计。认真研究、起草《揭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揭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2022 年工作要点》《揭阳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方案》《揭阳市加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方案》《揭阳市市域治理“一网统管”首期建设实施方案》等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顶层设计和专项工作方案,市政府均已审定印发,为推进我市数字政府2.0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加强政务云运维和管理。近年来,认真做好数字政府政务云的管理和使用,大力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上云,目前有42个部门90个系统迁移和部署上云,发放虚拟机563台。完成信创云、政务云国产密码资源池建设和4个云上系统国产密码的应用部署。
3.完善政务外网建设。去年改造完善政务外网平台,做好IPv6应用规划。扩展政务外网接入方式,部署5G无线接入,形成市、县、镇、村四级广域全覆盖,目前驻京办、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已实现移动5G接入。
4.推进数据交换共享。去年完成“一网共享”大数据平台揭阳节点建设并开展运营。目前,“一网共享”大数据平台揭阳节点已发布5386类本地数据资源、实时数据1.67亿条,回流1528类省级数据资源、数据量4.6亿条。
5.提升网络与数据安全。举办2022年揭阳市数字政府网络(政务云)安全攻防演练活动,做好“粤盾-2022”广东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防守工作。
6.抓好信创工程的建设和应用。我市政务外网信创工程非涉密领域于去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项目替代计算机终端5674台、服务器85台,适配改造应用系统6个,提前超额完成我市的任务台账。
(三)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落地应用,释放数字政府改革红利
1.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做好政务信息化项目评审,规范项目建设方案,去年市级共评审项131个,通过84个,核准投资预算1.09亿元。去年共撤回不合规政务信息化项目47个。参与“党员先锋引领双报到”等重要项目建设思路研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做好“粤复用”应用,组织上架我市优秀案例27个。
2.推动“一网统管”建设。完成“一网统管”基础平台“粤治慧”部署。起草“一网统管”首期建设技术方案。3月5日完成全省第一个经济态势感知研判平台部署并开通。
3.用好“粤系列”平台。组织特色事项进驻“粤省事”,目前“粤省事”揭阳版接入1018项服务和71类电子证照,实名注册用户611万,提供了公积金提取等100项本地事项,累计办理业务365万多宗;“粤商通”揭阳专区共提供企业开办等572项服务,注册企业32万多家;5万公职人员开通“粤政易”,“揭阳市集约化协同办公平台”等本地应用相继进驻工作台。
4.全面启用协同办公平台。2022年4月依托信创云全面启动集约化协同办公(OA)系统应用,初步实现“一网协同”,全市已有1661个单位进驻系统,市委办、市府办等54个单位部署使用内部办文系统,累计发文4.13万件。
5.支撑疫情防控。应用“粤康码”“场所码”“团体码”等数字政府防疫工具,依托数据共享,支撑流调溯源等防控工作。
6.推进数字化应用。协助市直相关单位积极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如市直工委的“先锋引领双报到”平台、市委网信办的“急难愁盼我来办”二期项目等,不断深化数字化应用。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推进“三个最”服务上热下冷。“三个最”在基层的知晓度不高,落实不理想,特别是镇、村两级,措施没有全面落到实处,一些基层政务服务人员存在权力意识和审批思维,乙方思维不足,没能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三个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二)“信息孤岛”未消除,数据安全技术防护能力不足。政务数据集聚程度低、共享交换不充分,未能形成数据规模效应。“一网共享”平台揭阳节点在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不足。
(三)市政务热线压力大。12345热线业务量大且增长快,平台配备话务人员少,工作待遇偏低,人员流失严重,造成热线接通率不高。
(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未全面覆盖。政务大厅尚未对接“粤省事码”“粤商通码”,暂未实现政务服务“码上办”。
揭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