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揭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200076745332J/2021-00002 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机构: 揭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1-01-13
名称: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1-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1-01-13  浏览次数:-

市委、市政府:

       去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便民、高效、阳光、温馨”的服务承诺,按照标准化、信息化、透明化、扁平化、均等化的思路,努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凸显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推进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使法治政府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1.优化线下政务服务。制订疫情防控方案,制定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更快更好更方便服务企业和群众。调整优化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一窗”分类受理率达到96.6%。推动税务全职能厅进驻,设置交通运输服务区,方便市民和企业办事。开展100件“一件事”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全市完成242件事项,其中市级47件。与惠州、汕头、梅州、潮州、汕尾签订“跨城通办”合作协议,可在揭阳办理的事项28项。压缩办事时限,其中商事登记、公章刻制、税务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企业社保缴存登记、银行开户6个环节实现一窗、一次、一网、一日办妥,不动产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一般注销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压缩为70个工作日,存量房纳税申报压缩为1个工作日办结。制定了《揭阳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实施细则(试行)》,今年共收到差评工单70件,核实为误评30件,均及时处理并转派。

      2.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全市30个单位,全面完成1285项权责清单的调整实施和取消工作。以评促建,开展“互联网+监管”能力第三方评估迎评工作,全面完成我市802项监管事项梳理工作,开展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迎评工作,推动“减时间、减跑动、提高即办程度”等各项指标大幅度提高。

      3.推进“一网通办”。通过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广东政务服务网)建设,推进我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和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应用,形成省、市、县、镇、村“一网通”全覆盖。至今年12月底,除86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难以实现网上办外,其余市级行政许可事项(898项)均实现网上办。市政务服务网进驻单位45个,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零次跑动比率98.9%。市政务服务网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54293宗。我市已完成221个部门(市级59个、区县级162个)进驻登记及实施工作,开通并签发118种证照目录,累计签发电子证照22876037张, 市级签发101种证照种类,用证事项已启用5981项(其中市级1500项,区县级4481项)。今年,我局联合建设银行揭阳分行在全市28个建行网点部署了98台政务服务一体机。

       4.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印发了《揭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我市2020年“数字政府”改革建设31项工作任务。起草了《揭阳市“十四五”规划数字政府建设前期研究课题报告》,牵头梳理了29个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约30亿元。目前,“粤省事”揭阳版共接入755项服务和64类电子证照,实名注册用户超320万。我市“粤商通”APP可办理事项368项,企业注册数9.5万,完成省下达的9万注册任务数。我市“粤政易”APP开通人数5.16万。

       (二)优化公共服务,打通联系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树立党和政府形象

加强对基层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按照《揭阳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政务服务工作指引》,指导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推动乡镇街道事权规范管理,优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诉举报平台

       1.细化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规范。印发《揭阳市政务热线管理规定》和《揭阳市政务热线话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办法》,明确服务范围,加强话务管理,细化服务程序。

       2.改造升级系统,优化办件流程。按照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对热线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全面提高热线办件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保留原有应用功能的基础上,重建底层架构及软件模块,扩展平台能力,新增系统功能,以应对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同时对接“粤省事”、“好差评”等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相关模块,保持数据对接共享。

       3.延伸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开通优化营商环境模块,企业和群众可针对涉及市场主体开办和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水电气暖接入、不动产登记办理、信贷、纳税、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成本等方面问题进行咨询、投诉以及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好与省热线平台的话务分流对接和数据汇聚工作,实现省市网上办事热线一键呼转。继续延伸热线服务体系,在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空港经济区的三级平台已投入使用的基础上,探索村(社区)四级平台业务办理。形成上下覆盖、部门联动,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4.成立疫情应急机制,保障热线服务优质。我局启动热线夜间人工服务应急措施,充分发挥第一阵地作用。疫情防控期间,热线夜间人工接听服务由热线平台的党员话务人员带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市政务热线电话渠道畅通,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诉求得到及时接收、转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优质服务。

     (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提升全市政府网站运行绩效,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

      1.提升政府网站运行绩效,组织实施考评工作。目前,全市市、县两级10个政府门户网站和32个市政府直属部门频道在省集约化平台揭阳分平台上安全、稳定运行,实现资源优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的工作目标。揭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市政府政务公开第一平台,不断在内容管理和功能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升级完善,在2019年度全省政务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中,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在全省2019年度政府网站考评中,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全省排名较上年提升7个名次,被评定为良好等级。今年12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显示,在全国参评的301家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中揭阳市被评定为良好等级,在潮汕三市中排名第一,总体建设管理水平达到全国较高水平。研究制定《揭阳市2020年度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考评方案》,于12月正式启动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考评工作。考评结果按照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进行分类排名,经市政府审定后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2.强化网站常态化监测,做好整改反馈工作。贯彻落实国办、省府办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季度抽查工作,对不合格网站和新媒体进行全市通报、落实整改。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责任制,及时整改网站错链、暗链和意识形态等错误。

     3.加强安全防护,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重要政务系统安全防范能力。对全市各地各部门部署在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重要政务系统进行全面梳理,组织各单位的技术力量对网络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排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协调机制,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重要政务系统安全防范能力。通过自查整改和攻防演练,检验我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重要政务系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

     4.优化集约化平台,提升安全防御能力。做好新建平台、系统的安全工作,实现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组织规划并建设实施了揭阳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分平台安全防护项目,保障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对网站平台设备的巡检维护,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分析、处理并及时解决,保障网站安全。

      5.全面监管政务新媒体,打造健康政务平台。目前,全市纳入监管的政务新媒体共105个,其中微信公众号60个,新浪微博17个,移动客户端1个,其他27个。积极组织全市各地、各部门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存在问题

      (一)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一些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没有适应“放管服”形势,未能将审批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乙方思维”意识不足。如有的单位排斥进驻大厅,或以单一事项替代整体事项,论证政务服务中心的弊端,或以事项不是面对企业群众等理由要求回单位受理。

      (二)推动实体办事大厅向网上转移方面。我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当前信息系统繁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不同源、资源不共享的问题普遍存在。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尽管技术上具备“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的条件,但使用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面。大部分单位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孤立,集约化程度较低,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难以归集利用。揭阳大数据中心节点尚未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顺,数据治理工作难以开展,未能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诉举报平台方面。受话务人员不足影响,服务热线每天都超负荷爆线,经常出现群众来电排队现象,热线的畅通得不到保障。热线缺乏顶层设计,目前省政府没有专门机构指导各地市政务热线建设,制约了地方政务热线的发展,影响了热线的接办效率。个别承办单位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工作态度不端正,办件不规范,效果不理想。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是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执行中办、国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规定》及《广东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较好完成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局党组会议定期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成立了市政数局普法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普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切实加强本单位法治建设组织领导。二是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局领导以身作则,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督促过问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多方调动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使全局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

       四、2021年工作打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广东“数字政府”的框架下,充分发挥我市政务服务顶层设计较好、运作实践经验较成熟、信息化基础较牢靠的优势,按照“虚实结合、优势互补、机器信任、智能优先、整合资源、消灭权力”的原则和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扁平化、透明化、均等化的思路,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体系“分散--集中--集成”“线下--线上--并联”“审批--服务--智能”的升级蜕变,助力我市法治政府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以实体办事大厅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效载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取消、下放、委托、重心转移、优化整合的方式,压减市级权责清单事项。推动企业开办、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获得电力、办税便利等政务服务核心指标有新的提高,实现减时限、减跑动、减材料。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的管理与推广,加快提高实体大厅评价覆盖率。

      (二)以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网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途径,提高依法行政和政务服务水平。完善政务网建设,推动系统上云,推进支撑平台应用,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持续擦亮“粤系列”服务品牌,组织中小学生入学报名、社保医保等高频民生事项进驻“粤省事”揭阳版。做好“粤商通”平台推广,开发企业开办、经营许可、融资贷款等高频服务板块,便利企业办事创业。加快建设全市统一OA办公系统,部署“粤政易”协同办公平台。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夯实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化电子证照系统应用,推动更多事项“免证办”。

      (三)以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投诉举报平台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实践,畅通便民惠民为民新渠道。扩大热线服务范围,延伸热线服务体系。提升热线平台效率,让热线接得更快。探索热线事项分类,让热线分得更准。加强热线事项的督办,让热线办得更实。

     (四)以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力举措,打造健康政务平台。加强全市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日常监管,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按照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全省推行政务大数据中心省市一体化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筹划、推进广东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揭阳市节点的建设,将以政务大数据中心揭阳市节点为依托,在省的统一规划部署下,推动我市政务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揭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