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揭阳市委员会:
贵委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77号提案《关于在重要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与榕城区人民政府、揭东区人民政府沟通联系,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提案的落实工作,现就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当前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血管患病率日益增高,病死率也不断升高。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人数超过54.4万。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抢救方式是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机(自动体外除颤仪)进行除颤,促使心跳恢复。提案建议:1.多渠道增加我市AED数量;2.灵活配置,最大限度利用AED;3.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和普法。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多渠道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和AED捐赠活动。一是3月5日,市红十字会、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和榕城区卫生健康局等单位在揭阳万达广场联合举办了以“守护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的AED 捐赠、“三献”宣传暨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讲座活动。活动中,揭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黄永和向揭阳万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振刚捐赠除颤仪(AED);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宣讲应急救护(心肺复苏)、除颤仪(AED)使用等自救互救急救知识和操作方法。二是5月10日在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大楼开展“防灾减灾暨卫生应急进机关”活动,市卫生健康局、市残联、市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及干部职工共60多人参加了活动。市人民医院专家黄国梁、邱晓鑫到现场进行授课,并通过实操演练、互动问答的形式,在机关普及防灾减灾急救知识,重点宣传心肺复苏、AED使用、常见损伤处理、气道异物梗阻等现场急救知识。通过现场教学提高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达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全面促进的效果。三是高度重视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市卫生健康局把普及和宣传急救常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规范专业院前急救行为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面向社会公众的急救知识培训力度,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现场救护知识普及率,提高市民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人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完善公共卫生急救体系建设。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急救体系建设工作,尤其下大力气完善了市区“120”院前急救指挥系统建设。为进一步增点扩面,给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院前急救服务,我局于2018年对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系统实现了辅助指挥调度和决策支持功能,集呼救受理、调度、受理分配、实时数字录音、电子地图显示、手机呼入定位、受理录入、受理信息发送、受理过程计算机存储、事故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从而达到一体化的指挥协调效果,大大缩短了呼救反应时间。同时为适应市区区域调整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急救资源配置和理顺工作关系,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局着手对空港经济区、原产业园两个区的院前急救信号割接工作进行谋划推进。增设了砲台医院、地都卫生院、白塔卫生院、登岗卫生院和空港第一人民医院5个急救站点并完善增设急救站点的配套建设。同时主动与电信、移动、联通和铁通等通讯运营商沟通联系,全面做好信号割接的准备工作。于2014年5月完成对市区的“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接入、受理和指挥调度范围进行调整,顺利将空港经济区、原产业园两个区的院前急救信号割接到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上来,使市区急救网络进一步延伸至农村基层,实现市区急救网络全覆盖,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急救服务。目前,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共有网络急救站11个,市区院前急救实现了平均5分钟以内的快速高效反应。
(三)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建议由揭阳市政府主导,将AED配置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由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拨付专款用于配置AED机并做好后续的维护保养。
(四)建立长效机制。接下来我局将以办理本次政协委员提案为契机,切实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大力推动普及公众急救知识,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这项民生工作,为平安揭阳、健康揭阳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